分离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9292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372534.5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包括:三旋壳体、分离结构单体和颗粒循环再生机构,分离结构单体设置在三旋壳体内部,其包括:相耦合的旋风分离器和移动床;颗粒循环再生机构自下而上包括:提升管、喷动床再生器、连接喷动床再生器与移动床的再生斜管;喷动床再生器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其中,喷动床再生器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套筒将所述喷动床再生器的内部分割为喷泉区和环隙区,喷动床再生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环隙区相连通的再生气体出口。本发明可同时实现离心分离与移动颗粒床对细粉颗粒的拦截过滤,从而可在低压降下高效率分离细粉颗粒,并能连续地将拦截到的粉尘颗粒与颗粒床颗粒高效地分离,保证颗粒床颗粒的可持续循环。

    管道夹持工具和管道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054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10860.9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夹持工具和管道提升方法。所述管道夹持工具包括:基座;夹持管道的夹持部,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基座上;驱动所述夹持部转动的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对所述夹持部锁紧的锁紧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道提升方法,所述管道提升方法包括:用第一液压缸驱动夹持部转动并夹紧管道,然后驱动锁紧部,阻止所述夹持部转动,然后提升所述管道并在提升中停止对所述第一液压缸供油。

    分离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9292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810372534.5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包括:三旋壳体、分离结构单体和颗粒循环再生机构,分离结构单体设置在三旋壳体内部,其包括:相耦合的旋风分离器和移动床;颗粒循环再生机构自下而上包括:提升管、喷动床再生器、连接喷动床再生器与移动床的再生斜管;喷动床再生器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其中,喷动床再生器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套筒将所述喷动床再生器的内部分割为喷泉区和环隙区,喷动床再生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环隙区相连通的再生气体出口。本发明可同时实现离心分离与移动颗粒床对细粉颗粒的拦截过滤,从而可在低压降下高效率分离细粉颗粒,并能连续地将拦截到的粉尘颗粒与颗粒床颗粒高效地分离,保证颗粒床颗粒的可持续循环。(56)对比文件CN 1201403 A,1998.12.09CN 104190332 A,2014.12.10US 2934494 A,1960.04.26J Gao, ET AL《.novel fluid catalyticcracking processes》.JOHN WILEY & SONS,INC,2017,全文.高思鸿,张丹丹,范怡平.气体干法净化旋流吸附耦合设备压降特性《.化工学报》.2018,第69卷(第5期),873-1883.李联波. 旋流喷动气固两相流场中颗粒运动行为研究《.工程科技Ⅰ辑》.2006,(第1期),全文.卢春喜等.径向移动床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5,第1卷49-57.hugi,E et al.focous on solid strandformation improves separationperformance of highly loaded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ecyclecyclone《.chemical engineering andprocessing-process intensification》.2000,第39卷(第3期),263-273.

    用于海底跨接管道下放安装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055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0871.7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海底跨接管道下放安装的装置,用于对接海底管道与跨接管道,所述用于海底跨接管道下放安装的装置包括:支撑底架(3);初步对中海底管道的管道卡箍(1),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架(3)上,所述管道卡箍(1)具有容纳所述海底管道的空腔(10);上部支撑框架(2),连接在所述支撑底架(3)的上方;管道夹持机构(4),包括夹持所述跨接管道的管道夹(48)和与所述管道夹(48)连接的夹持液压缸(46),所述管道夹持机构(4)可上下移动的连接在所述上部支撑框架(2)上,并且所述管道夹(48)可前后移动和左右移动的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框架(2)上。本发明确保了下放安装跨接管道中的精确性。

    管道夹持工具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04829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299585.8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夹持工具。所述管道夹持工具包括:基座;夹持管道的夹持部,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基座上;驱动所述夹持部转动的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对所述夹持部锁紧的锁紧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夹持工具结构对称,受力均匀。2、本夹持工具在夹紧管道时,卡紧装置动作,锁住夹紧状态;在管道提升过程中,提升力传递到基座上,而液压缸几乎不受力,既实现了夹持工具的功能,又减轻了液压系统的负担。

    分离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44386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588988.1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包括:三旋壳体、分离结构单体和颗粒循环再生机构,分离结构单体设置在三旋壳体内部,其包括:相耦合的旋风分离器和移动床;颗粒循环再生机构自下而上包括:提升管、喷动床再生器、连接喷动床再生器与移动床的再生斜管;喷动床再生器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其中,喷动床再生器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套筒,套筒将所述喷动床再生器的内部分割为喷泉区和环隙区,喷动床再生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环隙区相连通的再生气体出口。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离心分离与移动颗粒床对细粉颗粒的拦截过滤,从而可在低压降下高效率分离细粉颗粒,并能连续地将拦截到的粉尘颗粒与颗粒床颗粒高效地分离,保证颗粒床颗粒的可持续循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管路组件及包含其的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002642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639563.4

    申请日:2017-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组件及包含其的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管路组件包括本体管和套设在所述本体管外的第一防护套管,所述第一防护套管具有由自蔓延陶瓷衬里构成的内壁层。本实用新型的组件适用于存在较强烈的局部冲蚀气固流场、但又无法用常规方法对接触的金属表面进行耐磨衬里施工的其他工况,能够有效延长相关装置或者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装置或者设备的长周期可靠性、延长修理周期和节约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

    用于海底跨接管道下放安装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769045U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20297924.9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海底跨接管道下放安装的装置,用于对接海底管道与跨接管道,所述用于海底跨接管道下放安装的装置包括:支撑底架(3);初步对中海底管道的管道卡箍(1),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架(3)上,所述管道卡箍(1)具有容纳所述海底管道的空腔(10);上部支撑框架(2),连接在所述支撑底架(3)的上方;管道夹持机构(4),包括夹持所述跨接管道的管道夹(48)和与所述管道夹(48)连接的夹持液压缸(46),所述管道夹持机构(4)可上下移动的连接在所述上部支撑框架(2)上,并且所述管道夹(48)可前后移动和左右移动的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框架(2)上。本实用新型确保了下放安装跨接管道中的精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