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32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61733.3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文涉及二氧化碳捕获量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智能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第一训练样本数据集,训练第一初始模型,得到第一碳储量预测模型;第一训练样本数据集包括:地层参数样本集及某一时间节点对应的地层二氧化碳捕获量标签数据集;获取第一碳储量预测模型的输出数据,得到二氧化碳捕获量;根据地层参数样本集及二氧化碳捕获量,确定第二训练样本数据集;将第二训练样本数据集输入基于LSTM的第二初始模型,得到第二初始模型输出的二氧化碳捕获量初始预测值;根据损失函数、二氧化碳捕获量初始预测值及第二训练样本,训练第二初始模型,构建二氧化碳捕获量预测模型。本方案快速准确得到不同时间的地质二氧化碳捕获量,效率高、时效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4897.2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地质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可视化高温压地质模型驱替系统及方法。地质模型制备方法包括:目标地质体按断层、岩性、孔渗特性进行地质单元划分,确定各地质单元的形状、尺寸、孔隙度、渗透率和岩性,等比例缩小确定地质模型中各模拟地质单元的形状和尺寸并确定其孔隙度、渗透率和岩性;按各模拟地质单元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岩性进行岩板压制,并按其形状和尺寸切割得到各模拟地质单元,各模拟地质单元用粘合混合料粘合得到模拟地质体;在模拟地质体测点位置打孔并埋入管线、流体注入和采出位置打孔并埋入注入井和采出井;将PDMS薄膜覆盖在模拟地质体观测面并粘牢,用环氧树脂进行整体胶封,得到地质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73204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561733.3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文涉及二氧化碳捕获量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智能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第一训练样本数据集,训练第一初始模型,得到第一碳储量预测模型;第一训练样本数据集包括:地层参数样本集及某一时间节点对应的地层二氧化碳捕获量标签数据集;获取第一碳储量预测模型的输出数据,得到二氧化碳捕获量;根据地层参数样本集及二氧化碳捕获量,确定第二训练样本数据集;将第二训练样本数据集输入基于LSTM的第二初始模型,得到第二初始模型输出的二氧化碳捕获量初始预测值;根据损失函数、二氧化碳捕获量初始预测值及第二训练样本,训练第二初始模型,构建二氧化碳捕获量预测模型。本方案快速准确得到不同时间的地质二氧化碳捕获量,效率高、时效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25841.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K9/6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成岩参数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和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成岩作用样本,多个成岩作用样本均包括成岩条件参数和根据成岩条件参数演化得到的实际成岩参数;根据成岩作用样本和成岩条件参数的总维度,构建成岩参数预测初始模型;利用成岩作用样本训练成岩参数预测初始模型,直至成岩参数预测初始模型得到的成岩参数预测值与实际成岩参数的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或成岩参数预测值达到预设准确率时,得到训练好的成岩参数预测模型。本方法能够根据已有的成岩作用样本训练得到成岩参数预测模型,从而解决成岩参数预测计算量大、不确定性强、误差大,进而导致储层评价精度低,限制了油气勘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0022.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岩心薄片高温压可视化微观驱替夹持器及岩心薄片微观驱替实验方法。该夹持器包括岩心夹持器本体;岩心夹持器本体包括可拆卸装配的筒形夹持器釜体、夹持器底盖和夹持器顶盖;夹持器顶底盖均设置有贯穿盖体的可透光蓝宝石柱;夹持器釜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岩心薄片样品的载物台;载物台或者载物台与夹持器釜体侧壁之间设置有连通载物台上下空间的液流通道;岩心夹持器本体设置有驱替入口通道、驱替出口通道、第一围压流体通道和第二围压流体通道;驱替入口和驱替出口通道分别用于向岩心薄片样品供给和导出驱替液;第一围压流体通道连通外部和夹持器釜体内部载物台之上空间,第二围压流体通道连通外部和夹持器釜体内部载物台之下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609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91080.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均质地质条件下的CO2封存潜力评价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内任一位置处在不同深度下的多个地质数据;根据每一深度下的多个地质数据以及CO2注入条件进行非均质性建模,得到多个不同深度分别对应的一维网格模型,其中多个不同深度的一维网格模型的CO2注入条件相同;基于多个不同深度分别对应的一维网格模型,模拟得到多个不同深度的CO2封存量;综合多个不同深度的CO2封存量,分别对多个地质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影响CO2封存量的主控因素;基于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将其中受主控因素影响的地层确定为具有CO2封存潜力的地层。通过本说明书实施例能够提高CO2封存潜力评价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97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25841.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成岩参数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和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成岩作用样本,多个成岩作用样本均包括成岩条件参数和根据成岩条件参数演化得到的实际成岩参数;根据成岩作用样本和成岩条件参数的总维度,构建成岩参数预测初始模型;利用成岩作用样本训练成岩参数预测初始模型,直至成岩参数预测初始模型得到的成岩参数预测值与实际成岩参数的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或成岩参数预测值达到预设准确率时,得到训练好的成岩参数预测模型。本方法能够根据已有的成岩作用样本训练得到成岩参数预测模型,从而解决成岩参数预测计算量大、不确定性强、误差大,进而导致储层评价精度低,限制了油气勘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91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323815.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V10/74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确定流体与岩石相互反应过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通过流体与岩石相互反应得到的实测数据集合和相互反应过程中的条件参数;从岩石中目标矿物的比表面积取值范围内选取多个比表面积值,并对每个比表面积值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比表面积值和条件参数执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模拟数据集合,并计算模拟数据集合与实测数据集合之间的相似度;将最高相似度对应的比表面积值作为目标比表面积;根据目标矿物的目标比表面积、条件参数执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目标流体样本与目标岩石样本的相互反应过程。本方案能够精确地确定目标矿物的比表面积,得到准确的相互反应过程,从而根据该相互反应过程进行地质勘探的结果会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323815.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V10/74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确定流体与岩石相互反应过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通过流体与岩石相互反应得到的实测数据集合和相互反应过程中的条件参数;从岩石中目标矿物的比表面积取值范围内选取多个比表面积值,并对每个比表面积值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比表面积值和条件参数执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模拟数据集合,并计算模拟数据集合与实测数据集合之间的相似度;将最高相似度对应的比表面积值作为目标比表面积;根据目标矿物的目标比表面积、条件参数执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目标流体样本与目标岩石样本的相互反应过程。本方案能够精确地确定目标矿物的比表面积,得到准确的相互反应过程,从而根据该相互反应过程进行地质勘探的结果会更准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