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876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479084.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金属封堵实施方法,涉及石油完井领域中的油气井封堵技术领域。本方法采用井下金属熔融工具来实现金属封堵,井下金属熔融工具包括储存筒,储存筒为锥形中空结构,其内部中间同轴设置有一个套筒,在储存筒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闸板;在套筒和储存筒的外壳中间设置有低熔点金属;储存筒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在盖板上端设置有悬挂环;井下金属熔融工具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储存筒内部的套筒内设置有电阻加热机构,与地面电源接通进行加热。本发明具有作业效率高、能量消耗少、智能可控的特性,能实现弃置井的永久、稳定及快速的金属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79073.2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套管金属原位修复方法,涉及石油完井领域中的套管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井下套管金属原位修复工具,井下套管金属原位修复工具由内外金属筒构成,外筒为浇铸成型的低熔点金属筒,钢质金属内筒内设置有燃烧剂和点火机构;该方法中,首先下入铣锥清理井筒,然后下入井下套管金属原位修复工具并熔化外筒低熔点金属,流动的低熔点金属将填充套管损坏部分,待低熔点金属完全冷凝固化后,下入铣锥对套管内部多余低熔点金属进行清理,完成套管的修复并恢复套管管柱通道和通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井下套管金属原位修复方法具有作业效率高、施工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井下套管修复的效率,简化施工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24315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328339.6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21B28/00 , E21B31/00 , E21B31/113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双向水力振荡器,包括:容纳有传动短节的外套筒;套设于传动短节外部的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第一芯轴与第二芯轴之间形成液压腔,传动短节具有与液压腔相连的进液孔和泄流孔;为芯轴提供复位力的第一复位件;设置有与泄流孔对应的第一通孔的静阀;设置有与进液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的动阀;为动阀提供复位力的第二复位件;至少部分动阀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穿设于传动短节内,位于第一位置时,动阀遮挡于泄流孔与第一通孔之间,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通孔与泄流孔连通。本说明书提供过的双向水力振荡器能够产生两个方向的往复振荡作用,可大幅度作用在井底钻柱上的摩擦阻力,提高钻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9445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043369.3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7/2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双向谐振钻井提速工具,包括工具壳体,工具壳体内设置轴向固定且能周向旋转的驱动轴,驱动轴的下方设置能周向摆动且能轴向滑动的钻头座,驱动轴的侧壁下部设置第一外扇形凸,各第一外扇形凸上设置径向贯通的第一侧通透槽;钻头座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内扇形凸,第一内扇形凸上设置径向贯通的第二侧通透槽,钻头座的外壁上设置第二外扇形凸,相邻两个第一内扇形凸之间构成能允许钻井液间歇性驱动钻头座轴向滑动的轴向腔体,相邻两个第二外扇形凸之间构成能允许钻井液间歇性驱动钻头座周向摆动的扭转腔体。该工具通过给PDC钻头施加双向的谐振载荷,增加PDC钻头的切入深度,提高了软硬交错地层的机械钻速,具有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8592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89679.X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7/24 , E21B17/042 , E21B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三维水力振荡减阻钻井工具,包括:外壳体;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下部沿侧壁周向对称设置有贴合凸台;换向筒;所述贴合凸台与所述换向筒相抵靠;传动短节;所述传动短节上端同轴套设一周向密封端盖;所述周向密封端盖上端同轴套设一轴向密封端盖,所述周向密封端盖的外壁上设有周向密封凸台;其中,所述传动短节的内壁设置一轴向承压内凸台与所述轴向密封端盖构成允许钻井液周期性驱动所述传动短节轴向滑动的轴向压力腔体;所述传动短节的外壁设有的周向换液凹槽与所述周向密封端盖构成允许钻井液周期性驱动所述传动短节周向摆动的周向压力腔体。该钻井工具具有较佳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510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161646.2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Inventor: 闫伟 , 邓金根 , 王厚东 , 刘书杰 , 曹砚峰 , 邓福成 , 张磊 , 孙金 , 朱培珂 , 高佳佳 , 刘凯铭 , 汪伟 , 蔚宝华 , 谭强 , 刘伟 , 闫新江 , 陈建国
Abstract: 一种评价防砂管冲蚀速率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利用现场所用筛管加工成筛管片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过程不同时段的产出砂做激光粒度分析来评价防砂管精度的变化,通过对实验前后筛管片质量的变化来评定筛管在特定储层条件和生产条件下的冲蚀速率,最终达到预测筛管的冲蚀速率及使用寿命的目的。为解决此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评价防砂管冲蚀速率装置,为一整套流体循环装置,其中包括循环液储备罐1、高压泵2、压力表3、流量监控设备4、安全排气阀6、压力传感器7、密闭高压釜体8、油砂分离器9、数据采集系统10。其中冲蚀台架14、清洗喷嘴22、冲砂喷头15都安装在密闭的高压釜体8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46373.5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 E21B49/00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煤层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属于煤层钻井工程技术领域。煤岩强度低、脆性大、非均质性显著,导致井壁极不稳定。现有煤层井壁稳定分析方法未能反映煤层应力-损伤-渗流耦合过程,计算所得泥浆密度在实际钻井过程中难以奏效。本发明基于多孔介质弹塑性与渗流流动理论及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发展了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层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准确预测应力、损伤、渗流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井周煤岩坍塌破坏形状与尺寸,结合目标煤层钻井实际情况,提出对井壁坍塌区域尺寸的限制,确定相应的煤层钻井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本发明计算精度高,预测效果好,设计的钻井泥浆密度在现场钻井中稳定井壁,又能起到储层保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609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810325664.3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冲击工具。本发明复合冲击工具,包括:外壳体以及容纳在外壳体内部的动作单元;动作单元包括冲击锤和阀筒;冲击锤包括锤筒和锤体,锤体固定在锤筒的外侧面;阀筒套设在冲击锤外侧,且阀筒的内侧面设置有螺旋状导轨槽;锤体容纳在导轨槽内,且导轨槽的下端向内凸出形成冲击面;阀筒的下端用于与第二接头连接;外壳体内的高压钻井液交替进入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驱动锤体沿导轨槽上下滑动,以使锤筒的下端面与冲击碰撞或者远离冲击面。本发明利用高压钻井液驱动冲击锤的锤体沿阀筒的螺旋导轨槽上下运动,使钻头获得轴向与扭向的复合冲击载荷,解决深井地层钻压施加困难和底部钻具粘滑失速问题,提高钻头的机械钻速,提高钻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838120.9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地层呼吸效应的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实验舱,设置有均互相相邻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处设置有第一注液孔、第一出液孔和第一液压活塞,第二端口处设置有第二注液孔和第二液压活塞,第三端口处设置有第三出液孔和第三液压活塞,第一液压活塞、第二液压活塞和第三液压活塞用于分别向岩心施加方向相互正交的压力;岩心,设置于所述实验舱内部,设置有用于模拟井筒的孔洞,孔洞贯穿岩心且与第一注液孔及第一出液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泵,用于将钻井液从第一注液孔注入实验舱;第二泵,用于将地层流体从第二注液孔注入实验舱。装置可以用于更准确地模拟地层呼吸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65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38120.9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地层呼吸效应的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实验舱,设置有均互相相邻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处设置有第一注液孔、第一出液孔和第一液压活塞,第二端口处设置有第二注液孔和第二液压活塞,第三端口处设置有第三出液孔和第三液压活塞,第一液压活塞、第二液压活塞和第三液压活塞用于分别向岩心施加方向相互正交的压力;岩心,设置于所述实验舱内部,设置有用于模拟井筒的孔洞,孔洞贯穿岩心且与第一注液孔及第一出液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泵,用于将钻井液从第一注液孔注入实验舱;第二泵,用于将地层流体从第二注液孔注入实验舱。装置可以用于更准确地模拟地层呼吸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