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3938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23139.5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观岩石网络模型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提取孔喉通道,对孔喉通道中的孔隙和喉道进行分离,获得孔隙图案和喉道图案,分别制作孔隙掩膜和喉道掩膜;利用所述孔隙掩膜和喉道掩膜对基片进行刻蚀,形成刻蚀基片;将所述刻蚀基片与盖片进行键合,形成微观岩石网络模型。本发明通过孔喉分离、图像对准和重复光刻在微观玻璃模型上实现了更加贴合油藏实际的微纳米油气流动通道,刻蚀工艺中反应时间的控制精确,通道的深宽比、光滑度和平整度较好,键合过程无需提供压力,能够更好地保护纳米通道,实现了微米孔隙和纳米喉道的真实砂岩微观模型的键合,使二维平面模型上不能发生的海恩斯阶跃以及非润湿相聚并等微观动态变化得以呈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0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23138.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模型润湿改性的方法。其中包括:依次用第一溶液、石油醚、乙醇、蒸馏水对油藏模型进行第一次冲洗;烘干所述油藏模型;向所述油藏模型中通入第二溶液,将所述油藏模型由第一特性改为第二特性;依次用第三溶液、石油醚、乙醇、蒸馏水对所述油藏模型进行第二次冲洗;烘干所述油藏模型。本发明的润湿改性方法,采用溶液冲洗油藏模型中孔喉通道,可以对玻璃油藏模型或者聚合物油藏模型中的通道进行灵活地润湿改性,形成水湿、油湿或混合润湿的油藏模型,有助于致密油藏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也使得微观油藏模型中的通道更符合实际的致密油藏中的油气运移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793938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1123139.5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观岩石网络模型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提取孔喉通道,对孔喉通道中的孔隙和喉道进行分离,获得孔隙图案和喉道图案,分别制作孔隙掩膜和喉道掩膜;利用所述孔隙掩膜和喉道掩膜对基片进行刻蚀,形成刻蚀基片;将所述刻蚀基片与盖片进行键合,形成微观岩石网络模型。本发明通过孔喉分离、图像对准和重复光刻在微观玻璃模型上实现了更加贴合油藏实际的微纳米油气流动通道,刻蚀工艺中反应时间的控制精确,通道的深宽比、光滑度和平整度较好,键合过程无需提供压力,能够更好地保护纳米通道,实现了微米孔隙和纳米喉道的真实砂岩微观模型的键合,使二维平面模型上不能发生的海恩斯阶跃以及非润湿相聚并等微观动态变化得以呈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0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123138.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模型润湿改性的方法。其中包括:依次用第一溶液、石油醚、乙醇、蒸馏水对油藏模型进行第一次冲洗;烘干所述油藏模型;向所述油藏模型中通入第二溶液,将所述油藏模型由第一特性改为第二特性;依次用第三溶液、石油醚、乙醇、蒸馏水对所述油藏模型进行第二次冲洗;烘干所述油藏模型。本发明的润湿改性方法,采用溶液冲洗油藏模型中孔喉通道,可以对玻璃油藏模型或者聚合物油藏模型中的通道进行灵活地润湿改性,形成水湿、油湿或混合润湿的油藏模型,有助于致密油藏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也使得微观油藏模型中的通道更符合实际的致密油藏中的油气运移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815016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0041400.5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观油藏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该微观油藏模型包括:模型骨架,模型骨架内部包括孔喉通道;润湿相通道用于为润湿相提供流通通道;非润湿相通道用于为非润湿相提供流通通道;其中,润湿相通道和非润湿相通道分别与孔喉通道连通,润湿相通道和非润湿相通道分别处于孔喉通道的两侧,润湿相通道的口径和非润湿相通道的口径均大于孔喉通道最小的口径。本发明中的微观油藏模型,通过设置口径大于孔喉通道的润湿相和非润湿相通道,为真实油藏渗吸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也提供了直观呈现渗吸采油开发中孔隙尺度油水分布及运移模式的手段,能够大幅度缩短研究实验时间,有助于油藏渗吸机理的理论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30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75598.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藏中乳化剂作用机理研究装置及方法。该乳化剂作用机理研究装置包括乳化反应器,以及与所述乳化反应器连接的油藏模型;其中,所述乳化反应器,用于注入油、乳化剂溶液和乳化稳定剂,使得所述油、所述乳化剂溶液和所述乳化稳定剂混合反应生成乳状液;所述油藏模型,用于接收容纳在所述乳化反应器中生成的所述乳状液,并模拟所述乳状液在真实油藏中的渗流过程。本发明能够直观观察到乳状液在多孔介质油藏模型中的渗流过程、分布位置以及乳状液的驱油效果,能够定量描述和评价乳状液的渗流流态,有助于揭示乳状液渗流机理和原油采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30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1175598.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藏中乳化剂作用机理研究装置及方法。该乳化剂作用机理研究装置包括乳化反应器,以及与所述乳化反应器连接的油藏模型;其中,所述乳化反应器,用于注入油、乳化剂溶液和乳化稳定剂,使得所述油、所述乳化剂溶液和所述乳化稳定剂混合反应生成乳状液;所述油藏模型,用于接收容纳在所述乳化反应器中生成的所述乳状液,并模拟所述乳状液在真实油藏中的渗流过程。本发明能够直观观察到乳状液在多孔介质油藏模型中的渗流过程、分布位置以及乳状液的驱油效果,能够定量描述和评价乳状液的渗流流态,有助于揭示乳状液渗流机理和原油采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50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41400.5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观油藏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该微观油藏模型包括:模型骨架,模型骨架内部包括孔喉通道;润湿相通道用于为润湿相提供流通通道;非润湿相通道用于为非润湿相提供流通通道;其中,润湿相通道和非润湿相通道分别与孔喉通道连通,润湿相通道和非润湿相通道分别处于孔喉通道的两侧,润湿相通道的口径和非润湿相通道的口径均大于孔喉通道最小的口径。本发明中的微观油藏模型,通过设置口径大于孔喉通道的润湿相和非润湿相通道,为真实油藏渗吸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也提供了直观呈现渗吸采油开发中孔隙尺度油水分布及运移模式的手段,能够大幅度缩短研究实验时间,有助于油藏渗吸机理的理论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