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合物颗粒之间黏附力及准液态层厚度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4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880440.4

    申请日:2024-07-02

    Inventor: 王玮 肖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合物颗粒之间黏附力及准液态层厚度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水合物溶液,将水合物溶液雾化并分散到基底上,然后用油将分散液滴覆盖;利用显微镜进行测试,使用探针拾取基底上的液滴,并将其移动到基底上另一液滴正上方;启动温控系统,将实验体系温度设定至所需温度,用显微镜观察水合物的生成情况,待水合物生成后稳定一段时间,而后逐渐升温至实验温度,并再次稳定一段时间;设置原子力显微镜的实验参数,以一定速度测试水合物颗粒间的黏附力;根据实验获得水合物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力曲线确定黏附力的大小,并从力曲线中得到两个水合物颗粒相互分离时的间距;结合黏附力模型和间距,计算出水合物颗粒表面准液态层厚度。

    一种复杂结构井多相渗流三维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8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840070.7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结构井多相渗流三维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填砂箱、底液组件、填砂组件、加热组件、监测组件、注采组件和倾角调整组件,填砂组件可从三维空间内构建不同非均质程度的地质情况;监测组件用于监测填砂箱内的环境参数,包括监测组件在内的多种监测手段综合分析非常规井的流场变化;注采组件包括多个水平注入件以及各种结构井,可达到全方位评价复杂结构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多相渗流目的;倾角调整组件模拟不同倾角范围内的地质情况;通过设置上述组件,该模拟装置井型种类多、监测手段多、角度可调节,同时具有简便、易制备、重复性高的优点,能够研究各类地层条件下复杂结构井的渗流规律,指导现场工艺优化。

    二氧化碳源汇匹配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633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92874.3

    申请日:2023-12-11

    Inventor: 王玮 焦玉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源汇匹配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方法如下步骤:以CO2在超临界相和密相输送条件下管输过程中的水热力分析为基础,将规划区内各潜在连接的管输水热力条件以管输安全流量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耦合,构建保证CO2管输运行可行性的源汇匹配优化数学模型,将规划区内各潜在连接的安全管输流量传递给源汇匹配优化数学模型,通过调整运行工况来对拟建规划区开展最优源汇匹配分析。该方法引入CO2管输水热力仿真机理,构建了一种单周期源点与汇点连接结构下的考虑CO2管道输送水热力条件的用于评估CCS工程性能的源汇匹配优化数学模型。

    一种复杂结构井多相渗流三维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83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0070.7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结构井多相渗流三维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填砂箱、底液组件、填砂组件、加热组件、监测组件、注采组件和倾角调整组件,填砂组件可从三维空间内构建不同非均质程度的地质情况;监测组件用于监测填砂箱内的环境参数,包括监测组件在内的多种监测手段综合分析非常规井的流场变化;注采组件包括多个水平注入件以及各种结构井,可达到全方位评价复杂结构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多相渗流目的;倾角调整组件模拟不同倾角范围内的地质情况;通过设置上述组件,该模拟装置井型种类多、监测手段多、角度可调节,同时具有简便、易制备、重复性高的优点,能够研究各类地层条件下复杂结构井的渗流规律,指导现场工艺优化。

    一种油田集输管道的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729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16754.1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集输管道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改性方法包括至少依次推入清洗液、刻蚀液、清洗液、植酸溶液、植酸与三氯化铁的混合溶液、清洗液中的植酸溶液、植酸与三氯化铁的混合溶液、清洗液步骤,直至完成整个油田集输管道的表面改性。本发明的改性方法可以抑制高含水原油黏壁现象,达到良好的水下疏油效果,并且操作简便。

    基于核磁共振的岩石孔隙分形维数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0081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0829765.4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岩石孔隙分形维数评价方法及装置,在不同深度下进行核磁共振法测试,测量获得不同深度下储层的核磁共振T2谱,再通过将不同深度下储层的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不同深度下储层对应的伪毛管压力曲线,并对不同深度下储层对应的伪毛管压力曲线转换至双对数坐标系下,获得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不同深度对应的直线,从而可以根据相应直线的斜率K,计算获得不同深度储层对应的分形维数D,其中D=2‑K。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伪毛管压力曲线的构建,可以利用核磁共振法简便地对油井中各储层分形维数进行测量,能够快速得到目的储层的分形维数,有利于石油矿藏的开采开发。

    一种吸附二氧化碳的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2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4872.2

    申请日:2019-06-14

    Inventor: 王玮 闫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二氧化碳的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乳状液包括连续相、分散相、表面活性剂和2-甲基咪唑;其中,分散相的添加量为连续相的体积的20%-40%;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0.1mol/L以上;2-甲基咪唑的添加量为该乳状液的总质量的5%-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吸附二氧化碳的乳状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乳状液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可以增加二氧化碳在乳状液中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

    基于综合流体识别指数识别储层流体的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1822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160135.2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综合流体识别指数识别储层流体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油井的储层的浅电阻率与深电阻率之间的比值、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储层的核磁共振差谱孔隙度、以及储层的含水饱和度;根据储层的浅电阻率与深电阻率之间的比值、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储层的核磁共振差谱孔隙度、以及储层的含水饱和度,确定储层的综合流体识别指数;根据储层的综合流体识别指数,确定储层的储层流体类型。在进行储层流体类型的识别的时候,同时参考了多种参考指标,进而可以准确的识别出储层的储层流体类型,识别精度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