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与粉煤灰颗粒复配分散体制备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328492.X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与粉煤灰颗粒复配分散体制备设备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设备和方法制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与粉煤灰颗粒复配分散体,由于粉煤灰颗粒被增溶在分散相中,因此该分散体在油藏地层中流动时,能够极大地减少粉煤灰颗粒与地层孔喉壁面接触的机会,降低其在地层中流动时的吸附量,提高利用效率;该分散体在地层与地层水接触时,能够由二氧化碳包水型的反向微乳液转变为水包二氧化碳型乳液即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转向过程中粉煤灰纳米颗粒会吸附在气液界面,阻碍气泡间气体的扩散,提高气泡液膜的强度,增强泡沫的稳定性,实现对二氧化碳流度的控制,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与粉煤灰颗粒复配分散体制备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28492.X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与粉煤灰颗粒复配分散体制备设备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设备和方法制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与粉煤灰颗粒复配分散体,由于粉煤灰颗粒被增溶在分散相中,因此该分散体在油藏地层中流动时,能够极大地减少粉煤灰颗粒与地层孔喉壁面接触的机会,降低其在地层中流动时的吸附量,提高利用效率;该分散体在地层与地层水接触时,能够由二氧化碳包水型的反向微乳液转变为水包二氧化碳型乳液即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转向过程中粉煤灰纳米颗粒会吸附在气液界面,阻碍气泡间气体的扩散,提高气泡液膜的强度,增强泡沫的稳定性,实现对二氧化碳流度的控制,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96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322036.4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由于连续相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相,因此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尤其是在孔喉较小的超低渗透油藏中。而且,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在地层中运移时,能够在地层孔喉的剪切作用下,与地层水相互作用,形成水包气的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由气包水转相为水包气的过程中,纳米颗粒能够吸附在气液界面,增强泡沫的稳定性,提高其控制二氧化碳流度的时效性。

    一种氮气辅助二氧化碳吞吐开采致密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717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04415.1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致密油藏开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氮气辅助二氧化碳吞吐开采致密油的方法,在第一轮二氧化碳吞吐开采后,第二个轮次将氮气与二氧化碳按照一定的比例先后注入致密油藏,注入完成后进行焖井。焖井时,氮气同二氧化碳向深部地层扩散。由于氮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较小,氮气可有效维持地层压力,从而增加地层弹性能量。氮气与二氧化碳的协同作用使得一次吞吐后,油井可保持较高的采油量。进行多轮次吞吐,可有效维持地层压力,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

    在稠油热采过程中用于调剖封堵的泡沫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泡沫体系以及调剖封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330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344008.2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稠油热采过程中用于调剖封堵的泡沫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泡沫体系以及调剖封堵的方法。该泡沫体系包括气相和液相,气相为氮气,液相为泡沫溶液,该泡沫溶液含有起泡剂、含油污泥混煤燃烧灰渣、分散剂和水,以泡沫溶液的总重量为基准,起泡剂的含量为1‑1.5重量%,含油污泥混煤燃烧灰渣的含量为4‑6重量%,分散剂的含量为0.25‑0.5重量%,水的含量为92‑94.75重量%,其中,起泡剂为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与油茶皂甙的混合物。本发明所述的泡沫体系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煤炭用量,并进一步资源化利用了含油污泥混煤燃烧后的灰渣,实现了从源头到最终产物的整体资源化利用。

    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96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22036.4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由于连续相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相,因此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尤其是在孔喉较小的超低渗透油藏中。而且,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在地层中运移时,能够在地层孔喉的剪切作用下,与地层水相互作用,形成水包气的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由气包水转相为水包气的过程中,纳米颗粒能够吸附在气液界面,增强泡沫的稳定性,提高其控制二氧化碳流度的时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