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4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0807.5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K8/512 , C09K8/508 , C09K8/518 , C09K8/584 , C09K8/588 , C09K8/594 , E21B33/13 , E21B43/22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6/06 , C08F22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网络凝胶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该凝胶泡沫体系由高盐环境下四元共聚物所形成的动态三维空间网络和高强度化学交联网络双网络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四元共聚物0.3~0.6%,酚类交联剂0.2~0.5%,醛类交联剂0.2~0.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0.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余量为矿化度为4500~5500mg/L的矿化水;所述四元共聚物包括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N‑丙烯基己内酰胺、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本发明的凝胶泡沫体系稳定性强,当进入温度为150~170℃、矿化度为200000~230000mg/L的超深层缝洞型油藏后可发生盐响应增稠及化学交联反应,进而形成强稳定的双网络凝胶泡沫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9625.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泡沫灭火剂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泡沫耐热稳定性评价装置和方法,所述泡沫耐热稳定性评价装置,主要包括泡沫装载模块、加热模块、泡沫析液模块、测试模块,能够评价常温环境、普通高温环境、对流环境以及高温热对流环境中泡沫的热稳定性,涵盖了泡沫的一系列稳定性能测试;同时能对泡沫的热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影响泡沫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高所选泡沫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10807.5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K8/512 , C09K8/508 , C09K8/518 , C09K8/584 , C09K8/588 , C09K8/594 , E21B33/13 , E21B43/22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6/06 , C08F22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网络凝胶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该凝胶泡沫体系由高盐环境下四元共聚物所形成的动态三维空间网络和高强度化学交联网络双网络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四元共聚物0.3~0.6%,酚类交联剂0.2~0.5%,醛类交联剂0.2~0.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0.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余量为矿化度为4500~5500mg/L的矿化水;所述四元共聚物包括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N‑丙烯基己内酰胺、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本发明的凝胶泡沫体系稳定性强,当进入温度为150~170℃、矿化度为200000~230000mg/L的超深层缝洞型油藏后可发生盐响应增稠及化学交联反应,进而形成强稳定的双网络凝胶泡沫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0547.4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地质封存效果模拟实验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了一种评价岩石对超临界CO2吸附效果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该装置通过将CO2气瓶与注气泵连通,注气泵通过注气三通分别与着色容器和可视化反应釜连通,着色容器通过流体泵与可视化反应釜连通,着色容器上设置有染料投放口,着色容器上还设有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可视化反应釜内设置有与注气泵和流体泵连通的分级式疏散流体穴道,可视化反应釜内质量检测装置,可视化反应釜的外部还设置有颜色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通过该装置及实验方法能够模拟地质温压环境条件下,实现岩石对超临界CO2吸附效果定性和定量评价,为评价超临界CO2地质埋存效果提供实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14793.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针对气驱油藏中井间窜流通道的封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由气窜通道连通的待封堵油藏;将无机盐溶液通过注入井注入地层,当生产井采出液中检测到无机盐溶液时停止注入;将含CO2气体通过注入井注入地层。本发明提供的封窜方法,利用CO2与无机盐溶液不断接触,促使无机盐溶液中的无机盐结晶析出,从而将井间窜流通道进行封堵。无机盐溶液相较现有技术中注入的试剂,具有更好的耐温和耐盐性能,具有更广泛的油藏适用性,同时溶液形式可以确保其良好的可注入性,配合后续含CO2气体的注入,使溶液在地层中运移距离更深远、封窜效果更持久。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79625.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泡沫灭火剂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泡沫耐热稳定性评价装置和方法,所述泡沫耐热稳定性评价装置,主要包括泡沫装载模块、加热模块、泡沫析液模块、测试模块,能够评价常温环境、普通高温环境、对流环境以及高温热对流环境中泡沫的热稳定性,涵盖了泡沫的一系列稳定性能测试;同时能对泡沫的热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影响泡沫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高所选泡沫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0547.4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地质封存效果模拟实验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了一种评价岩石对超临界CO2吸附效果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该装置通过将CO2气瓶与注气泵连通,注气泵通过注气三通分别与着色容器和可视化反应釜连通,着色容器通过流体泵与可视化反应釜连通,着色容器上设置有染料投放口,着色容器上还设有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可视化反应釜内设置有与注气泵和流体泵连通的分级式疏散流体穴道,可视化反应釜内质量检测装置,可视化反应釜的外部还设置有颜色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通过该装置及实验方法能够模拟地质温压环境条件下,实现岩石对超临界CO2吸附效果定性和定量评价,为评价超临界CO2地质埋存效果提供实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3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395294.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一种基于稠油蒸汽开采的冷凝、驱油一体化实验装置。包括蒸汽发生注入管路、辅助开采流体管路、冷却水管路、冷凝装置、冷凝流体回收管路以及产出流体回收管路。所述岩心室由外层环形加热筒与内层隔热材料贴合构成;所述冷凝回收管路中含有压力控制系统;所述产出流体回收管路中设有独立的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冷却腔为一个半球形空腔,直径与实验岩心相同。本发明考虑了岩石四周热量对冷凝效果的影响,通过调整冷却装置的温度和冷凝腔的压力模拟蒸汽冷凝环境。关闭冷却装置出口阀门与冷凝回收管路中的回压阀后,可对同一岩心开展各类流体辅助蒸汽的驱油实验,保证驱油实验的结果与测量的蒸汽冷凝规律相匹配,避免了岩心差异所造成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217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61894.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F35/92 , B01F27/9212 , B01F27/90 , B01F27/93 , B01F27/921 , B01F23/235 , G01N1/38 , B01F1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粘弹性泡沫动态可持续生成和注入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连续生产粘弹性泡沫,并利用装置内部结构实现对流体内气液进行多次剪切分散,有效提高了气液混匀程度,显著提升了泡沫生成效率和泡沫生成效果;通过设置加热套和保温层,实现了制备过程中对地层条件的模拟,并简化了实验设备、优化了实验流程;在制备不同类型泡沫时,根据泡沫特性选取不同制备参数,在保持搅拌功率、消除液体停滞区、保护易碎颗粒的前提下,促进气体和液滴细微化,最后产生均匀、细腻的粘弹性泡沫体系,为开展粘弹性泡沫的模拟实验奠定基础,保障模拟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314793.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针对气驱油藏中井间窜流通道的封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由气窜通道连通的待封堵油藏;将无机盐溶液通过注入井注入地层,当生产井采出液中检测到无机盐溶液时停止注入;将含CO2气体通过注入井注入地层。本发明提供的封窜方法,利用CO2与无机盐溶液不断接触,促使无机盐溶液中的无机盐结晶析出,从而将井间窜流通道进行封堵。无机盐溶液相较现有技术中注入的试剂,具有更好的耐温和耐盐性能,具有更广泛的油藏适用性,同时溶液形式可以确保其良好的可注入性,配合后续含CO2气体的注入,使溶液在地层中运移距离更深远、封窜效果更持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