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77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1292610.5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技术服务分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固井分公司
IPC: G06F30/28 , E21B33/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层井筒水泥浆体系模拟的控压固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作业井的基础数据和固井数据,模拟井筒水泥浆的水化反应,根据模拟实时计算固井过程中的井底压力,调节所述节流管汇的开度以控制井口回压,从而使地层孔隙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77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2610.5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技术服务分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固井分公司
IPC: G06F30/28 , E21B33/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层井筒水泥浆体系模拟的控压固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作业井的基础数据和固井数据,模拟井筒水泥浆的水化反应,根据模拟实时计算固井过程中的井底压力,调节所述节流管汇的开度以控制井口回压,从而使地层孔隙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87580.4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V15/00 , E21B47/11 , E21B47/117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41/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石法的新型指示物及迟到时间修正方法,属于油气上窜速度测量领域,新型指示物呈球体,内层为电石,外层采用氧化铝陶瓷包裹,指示物外径与钻头水眼直径相等,总体密度与钻井液密度相等。本发明的新型指示物中,氧化铝陶瓷外壳具有重量轻、成本低、优良的耐磨性能、防水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能,且硬度大,韧性差,可以满足现场实际应用的条件。本发明利用钻杆内压力的变化分析出指示物从钻头水眼出泵出的时间,此时电石才与水发生反应,从而改善传统指示物法下行时间测量不准的问题,通过修正后的迟到时间进行油气上窜速度计算,设计出合理的起下钻期间的安全作业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36527.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深层钻井溢漏同存工况快速压井系统及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井口防喷器的上部通过输液管线、第一三通控制阀、第二三通控制阀连接第一泥浆泵和堵漏泥浆罐;第二三通控制阀的下口连接第二泥浆泵和泥浆池;第一三通控制阀的下口连接第一压井液罐和第二压井液罐;在井口装置的一侧连接气液分离罐,在第一三通控制阀的左口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流量计,在第四三通控制阀左口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流量计。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解决溢漏同存处理工艺复发、钻井液用量大、配浆不及时、泥浆泵泵压低以及节流循环和反推法交替使用转换时机不及时等问题,为深层超深层安全钻井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27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14103.1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钻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自反馈调节钻井液性能参数的井底压力调节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模拟井筒单元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其中,还包括模拟地层气侵单元、液相循环系统,模拟地层气侵单元包括空压机、调气阀,空压机通过管线、调气阀连接到三通球阀,三通球阀还通过管线和平衡流量计连接到气液两相流入口,所述液相循环系统包括节流阀、液固混合器、加重剂储罐、降重剂储罐、加黏剂储罐、模拟泥浆池、管路密度计、水泵、平衡流量计。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模拟检测不同井深处由于钻杆震动产生的剪切速率,以及不同井深不同温压条件下的钻井液流变参数变化情况,为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及流变性控制井筒压力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68794.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热效率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LBM方法计算基于多场耦合的水合物平均渗透率与平均热扩散率随饱和度变化关系表达式;建立加压加热段的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建立水合物开采段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水合物储层多场耦合流动及热对流状态;计算开采系统的产气能力和热效率。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可以预测经过储层改造的热效率计算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开采方案之间的比较,提高利用地热的开采效率。本发明可以提高水合物储层渗流及热对流的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3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86303.X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7D223/10 , C09K8/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合物双效抑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水合物双效抑制剂,包括具有下式所示结构的烷基‑2‑(2‑己内酰胺)乙酰胺,质量含量≥50%。烷基‑2‑(2‑己内酰胺)乙酰胺含有烷基、胺基和酰胺基团。胺基和酰胺基团可以吸附在天然气水合物颗粒表面,抑制天然气水合物颗粒的生长;烷基在天然气水合物颗粒表面向外延展,形成一层包覆,将天然气水合物颗粒的表面润湿性由亲水性改为疏水性,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位阻,可在深水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钻采的井筒工作液中低用量下(0.5~2.0%)有效降低天然气水合物颗粒间的内聚力及天然气水合物颗粒与壁面间的粘附力,抑制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和粘附管壁。#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054166.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1/00 , E21B43/01 , E21B43/16 , E21B43/24 , E21B7/04 , E21B33/138 , E21B43/11 , E21B43/26 , C09K5/16 , C09K8/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生热辅助降压强化开采水合物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注浆分支井中通过射孔裂隙向水合物储层上覆岩层注入低水化热水泥浆体系,关井候凝直至形成稳定强度、致密低渗的覆盖水合物储层人工顶板;在水合物储层上分层内钻有多分支井,将含自生热体系的高压空气以自生热体系注入方向泵入储层,并沿着簇状孔隙‑裂隙移动和扩散,最终分布在孔隙内或水合物颗粒周围;有益效果是:借助储层同一分层上的多分支井、储层不同分层的多分支井分别交叉、接替开展强化开采水合物及CO2地质埋存工作,很好地将水合物生产、安全、碳埋存统一起来,既提高了水合物开采产能,又控制了工程地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2628.5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气井非常规协同压井装置及方法,属于钻井井控技术领域。安装在连接井口和防喷器的管线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采集压力和流量数据;不同数据采集点均与计算机连接,实时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处理并分析,进而控制管线上各个阀门的开度和压井液注入泵组的功率;压井液注入泵组两端分别与压井液储罐和注入管线相连,分别将压井液注入钻杆或者是环空,进而实现高压气井安全高效压井。本发明通过结合置换法和压回法两种非常规压井方法协同来保障高压气井压井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并发明了相应的协同压井装置,为实现高压气井安全高效钻探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52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515041.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K8/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水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低剂量PKO的复配型双效水合物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含低剂量PKO的复配型双效水合物抑制剂,制备原料包含乙二醇(MEG)、PKO助剂和CDEA溶剂,所述乙二醇、PKO助剂和CDEA溶剂的质量比为10~30:0.05~0.1:2.5~5。本发明中涉及的常见的MEG与低剂量PKO复配后,可以显著提高MEG的抑制性能,既发挥了传统MEG的热力学抑制效果,又发挥了PKO的阻聚效果;同时复配后大幅度降低了MEG的注入浓度(最高可降低50~60%),降低了抑制剂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