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961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349428.2
申请日:2013-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5/12 , C08F251/00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4/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重量百分比计,该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的原料组成包括:淀粉基体6-12%、丙烯酸12.6-14.7%、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3.6-9.6%、复合引发剂0.4-0.8%以及水余量。该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将淀粉基体、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在50-60℃、搅拌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4-6h后,制备得到所述的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本发明的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能够应用于油田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阻垢工作。本发明的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具有耐高温、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2384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84692.1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该新型缓蚀阻垢剂包括质量比为0.1-1:1-90:0.1-10的缓蚀剂、阻垢剂和羟基乙叉二膦酸,其中,缓蚀剂为复配缓蚀剂,其原料组成包括:油酸、二乙烯三胺、季铵化试剂、复配物,该复配缓蚀剂是使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得到咪唑啉中间体,然后再与季铵化试剂反应得到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最后加入复配物进行复配得到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缓蚀阻垢剂是能同时起到缓蚀和阻垢作用的新型阻垢剂,能有效解决油田领域中的油田水结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8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1439.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井油管堵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管电加热清蜡解堵装置及解堵工艺。包括电缆、爬行臂、电机、空心杆、可伸缩刮片、熔解剂储存盒、转动环、空腔加热体、加热挡板、加热棒、可伸缩支杆、电阻丝、钢管、隔热层、绝缘材料、加热头。实现更快速、更彻底的解堵效率,保障了油井开采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5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94375.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04 , H01R13/10 , H01R13/40 , H01R13/46 , H01R24/00 , H01R24/28 , H01R24/76 , H01R43/26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充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载体、井下充电插头装置以及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其中,所述载体,用于携带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将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下放至井下,使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插入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内部;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包括:第一充电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外充电电缆;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充电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的内部,与井下充电短节装置中的充电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插入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内部的情况下,对接所述第一充电连接结构。该方案实现了同心对接式井下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8808.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电加热调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调功装置、井下电加热器、控制系统和干度传感器;所述调功装置通过电缆与所述井下电加热器连接,且所述调功装置通过光纤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调功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井下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光纤与所述调功装置和所述干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调功装置的输出功率,以及监测所述干度传感器获取的蒸汽干度值;所述井下电加热器通过电缆与所述调功装置连接,所述井下电加热器用于控制井下的蒸汽干度值;所述干度传感器通过光纤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干度传感器用于获取井下的蒸汽干度值。本发明能够实现井下蒸汽干度值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13991.1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下微型测井系统、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系统包括微型测试仪、降密度模块和增密度模块;所述微型测试仪与所述降密度模块连接,所述微型测试仪用于动态监测水平井对应的温度参数、压力参数以及流量参数;所述降密度模块与所述微型测试仪和所述增密度模块连接,所述降密度模块用于降低所述井下微型测井系统的整体平均密度,其中,所述降密度模块为空腔的高强度低密度耐压外壳;所述增密度模块与所述降密度模块连接,所述增密度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井下微型测井系统的整体平均密度,其中,所述增密度模块为遇水可溶解金属固体。本申请能够实现水平井井下数据动态监测,以及控制微型测试仪自动返回水平井井口。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50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694375.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04 , H01R13/10 , H01R13/40 , H01R13/46 , H01R24/00 , H01R24/28 , H01R24/76 , H01R43/26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充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载体、井下充电插头装置以及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其中,所述载体,用于携带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将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下放至井下,使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插入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内部;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包括:第一充电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外充电电缆;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充电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的内部,与井下充电短节装置中的充电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井下充电插头装置插入所述井下充电短节装置内部的情况下,对接所述第一充电连接结构。该方案实现了同心对接式井下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72384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684692.1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该新型缓蚀阻垢剂包括质量比为0.1-1:1-90:0.1-10的缓蚀剂、阻垢剂和羟基乙叉二膦酸,其中,缓蚀剂为复配缓蚀剂,其原料组成包括:油酸、二乙烯三胺、季铵化试剂、复配物,该复配缓蚀剂是使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得到咪唑啉中间体,然后再与季铵化试剂反应得到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最后加入复配物进行复配得到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缓蚀阻垢剂是能同时起到缓蚀和阻垢作用的新型阻垢剂,能有效解决油田领域中的油田水结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4961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49428.2
申请日:2013-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5/12 , C08F251/00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4/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重量百分比计,该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的原料组成包括:淀粉基体6-12%、丙烯酸12.6-14.7%、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3.6-9.6%、复合引发剂0.4-0.8%以及水余量。该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将淀粉基体、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在50-60℃、搅拌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4-6h后,制备得到所述的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本发明的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能够应用于油田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阻垢工作。本发明的耐高温淀粉基阻垢剂具有耐高温、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443706U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20526107.0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K1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稠油热采注汽管道热损失在线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注气管道(1)的保温层(2)外的测温光纤(3),测温光纤(3)依次通过光端机(12)和光信号处理器(11)与数据采集处理装置(10)连接。该稠油热采注汽管道热损失在线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管道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并计算出管道沿程不同位置的热损失情况,准确判断出保温层失效、破损及管道泄露的位置,为注汽管道的维护、节能技改提供依据,从而可以降低注汽管道沿程热损失,提高注汽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