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9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6793.9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F30/27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质统计和深度学习协同驱动的三维储层建模方法,包括:利用多点地质统计随机模拟方法,根据已知储层的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生成多个等可能概率的三维储层结构模拟结果;在所述模拟结果中选择全局连通性好的三维储层结构构建储层结构模式库;构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利用所述储层结构模式库训练所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后的生成网络模型构建目标储层的三维储层结构模型;解决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模拟结果全局连通性较差及深度学习建模方法训练优化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0114884.9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文钢 , 吴钧 , 梁兴 , 杨志祥 , 罗鹏飞 , 吴建华 , 高兰 , 江雪芹 , 朱琳 , 王继国 , 柳盛森 , 冷冰 , 姜雷 , 张红朋 , 胡胜勇 , 罗军 , 孙翠容 , 安岩 , 刘强 , 邢心 , 曾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泄油机构的有杆泵,包括泵筒、柱塞、游动阀及固定阀,柱塞及泵筒均为空心管状结构,固定阀定位于泵筒的下端,柱塞能往复滑动地设于泵筒的内部,且柱塞的外表面与泵筒的内表面密封接触,游动阀定位设于柱塞的内部,柱塞的下端连接设有下开启机构,固定阀的顶部连接设有上开启机构,在柱塞与对应的泵上脱接装置及抽油杆分离的状态下,柱塞能沿泵筒向下滑动,且下开启机构能伸入至固定阀中开启固定阀,上开启机构能伸入游动阀中开启游动阀。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泄油机构的有杆泵能有效实现稳定的泄油功能,满足大排量油井有杆泵举升工艺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6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413594.5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压举升管柱,该增压举升管柱包括:举升管柱本体,所述举升管柱本体包括泵上腔室和泵下腔室;射流组件,设置在所述泵下腔室内,所述射流组件的输出端朝向于所述泵上腔室;通道,连通于所述泵上腔室和所述射流组件的输入端。该增压举升管柱泵上腔室内的部分液体会经由管道输送至射流组件,这部分液体会通过射流组件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液体与井底液体混合吸入到泵下腔室内,提高了泵下腔室的吸入压力,能够有效降低悬点载荷和提高举升系统整体泵效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13594.5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压举升管柱,该增压举升管柱包括:举升管柱本体,所述举升管柱本体包括泵上腔室和泵下腔室;射流组件,设置在所述泵下腔室内,所述射流组件的输出端朝向于所述泵上腔室;通道,连通于所述泵上腔室和所述射流组件的输出端。该增压举升管柱泵上腔室内的部分液体会经由管道输送至射流组件,这部分液体会通过射流组件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液体与井底液体混合吸入到泵下腔室内,提高了泵下腔室的吸入压力,能够有效降低悬点载荷和提高举升系统整体泵效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1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4184.9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地质与地球物理图形符号的编绘与共享方法。主要解决了不同软件之间地质概念难以表示统一及规范化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石油行业绘图符号标准规范,将符号按地质要素分类,与生产实际用到的符号图式进行对比,完善符号样式;分类建立符号目录,每个符号由图式及唯一的参数信息组成;(2)研究分析所有符号图式,将符号的几何特征转化为图形数据信息,定义每种元素的属性参数;(3)按照符号绘制规则矢量化编绘标准符号;(4)通过支持存储公共矢量图形格式的接口输出符号图式的XML矢量定义文件,形成共享符号库;(5)用户应用共享符号库。该方法可实现绘图符号统一管理和透明应用,为油田地质研究提供支持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599800.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抽油泵,包括:泵筒;设置于所述泵筒内的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包括柱塞筒、以及套设于所述柱塞筒外的膨胀套;所述柱塞筒的筒壁上设有沿径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沿径向与所述膨胀套相对;所述柱塞筒的下端设有游动阀座;中心杆;所述中心杆套设于所述柱塞组件内;所述中心杆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游动阀座相配合的游动阀芯;所述中心杆带动所述柱塞组件向上移动时所述游动阀芯与所述游动阀座接合,液压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膨胀套扩径至与所述泵筒内壁密封贴合;所述中心杆带动所述柱塞组件向下移动时,所述游动阀芯与所述游动阀座相脱离,所述膨胀套复位至与所述泵筒之间存在间隔间隙;位于所述游动阀芯下方的固定阀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90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067454.5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洪君 , 梁兴 , 王文钢 , 吴钧 , 罗鹏飞 , 孙翠容 , 张曦宇 , 李峰 , 赵吉成 , 王志刚 , 黄稚 , 陈伟 , 罗军 , 马振 , 高春阳 , 吴晓明 , 候兴卫 , 李洪斌 , 王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中空管加工成螺杆泵定子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第一成型模具,其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模腔,模腔具有多个依序连接的型腔单元,每个型腔单元具有窄径部和宽径部,模腔上内还突设有与定子的螺旋线相对应的第一突起。成型的第二成型模具,其与螺杆泵定子相对应,并包括成型上体和成型下体,第二成型模具具有与定子的螺旋线相对应的第二突起,第二成型模具具有能对第一成型模具加工后的中空管内腔中注入压力液的导流通道,以使成型上体和成型下体能对第一成型模具加工后的中空管进行定形。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此模具的成型方法,此方法克服了车床、铣床以及铸造等传统加工工艺在对薄壁金属定子加工精度不够,定子易变形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90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67454.5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洪君 , 梁兴 , 王文钢 , 吴钧 , 罗鹏飞 , 孙翠容 , 张曦宇 , 李峰 , 赵吉成 , 王志刚 , 黄稚 , 陈伟 , 罗军 , 马振 , 高春阳 , 吴晓明 , 候兴卫 , 李洪斌 , 王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7/10 , B21D3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中空管加工成螺杆泵定子的模具,该模具包括:第一成型模具,其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模腔,模腔具有多个依序连接的型腔单元,每个型腔单元具有窄径部和宽径部,模腔上内还突设有与定子的螺旋线相对应的第一突起。成型的第二成型模具,其与螺杆泵定子相对应,并包括成型上体和成型下体,第二成型模具具有与定子的螺旋线相对应的第二突起,第二成型模具具有能对第一成型模具加工后的中空管内腔中注入压力液的导流通道,以使成型上体和成型下体能对第一成型模具加工后的中空管进行定形。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此模具的成型方法,此方法克服了车床、铣床以及铸造等传统加工工艺在对薄壁金属定子加工精度不够,定子易变形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370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114891.9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4B3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筒珩磨工具,包括具有顶杆及涨芯的芯轴部、具有相接的第一万向节及第二万向节的万向联轴部及具有管状本体且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珩磨头的珩磨部,第一万向节轴线与第二万向节轴线之间能产生夹角,各珩磨头上有多个珩磨条;顶杆贯穿第一万向节伸至第二万向节内部,本体与第二万向节相接,涨芯设于本体内部,顶杆与涨芯抵接;顶杆推动涨芯滑动,涨芯驱动各珩磨条向凸出珩磨头外周面的方向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万向联轴部,使本发明自身能产生一定夹角,从而在进入泵筒的过程中达到自动导正的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珩磨头能进一步对珩磨部进行导正,使珩磨部均匀地对泵筒内壁进行珩磨,有效满足大直径、长泵筒珩磨工艺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40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82538.6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8/20 , G06F8/61 , G06F8/658 , G06F9/451 , H04L9/40 , H04L67/02 , H04L67/51 , H04L67/12 , G06Q10/0631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石油行业多种架构软件集成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架构的石油软件集成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集成认证中心进行注册;(2)按集成粒度进行模块重组,在集成平台中进行软件集成和模块集成;(3)通过集成认证服务实现集成平台登录多方互信登录认证;(4)混合架构集成应用定制。通过提供统一入口服务,基于统一集成平台框架,实现油田业务人员应用的各类软件有机集成,为油田勘探开发过程的地质研究、工程施工、重点井监控、动态监测、地质工程一体化和协同办公提供共享环境,可实现地面地下一体化、前后方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开发一体化井全生命周期管理、多学科协同研究服务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