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9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9605.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6 , E21B43/22 , C12N1/20 , C02F3/34 , C02F1/40 , C12R1/72 , C12R1/125 , C12R1/10 , C12R1/07 , C12R1/385 , C12R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驱油领域,公开了复合微生物和微生物驱油剂及其应用和微生物驱油的方法和微生物驱油的装置。所述复合微生物包含酵母菌,以及芽孢杆菌和/或假单胞菌;其中,所述酵母菌为保藏号为CGMCC No.3456的维斯假丝酵母菌Candida viswanathii;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总活菌数与酵母菌的活菌数之比为2‑8。本发明的微生物驱油剂能够显著降低界面张力,具有很好的驱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5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649364.7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E21B43/1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中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通过获取二氧化碳‑原油基础数据,开展原油组分劈分和原油饱和压力拟合,获得原油各组分的特征参数;根据中获得的原油各组分的特征参数,开展多级溶胀实验,得到不同注入气含量下对应的泡点或露点压力及对应的油气界面张力,油相和气相密度和粘度;绘制不同压力与油气界面张力、油气密度比和油气粘度比曲线,并根据得到不同压力参数下油气界面张力、油气密度比和油气粘度比曲线上出现的拐点对应的压力值相等时,即为二氧化碳‑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采用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用于二氧化碳驱的油藏筛选,提高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1432604.8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趾端滑套的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套筒、趾端滑套,上、下环空封堵环及其形成的环空空间,上试压堵头,下封堵头和上、下法兰,将所述趾端滑套放入所述套筒内,将下环空封堵环套在所述趾端滑套与所述套筒形成的环空内下部,所述趾端滑套内部分别安装上、下封堵头,所述上、下法兰封堵所述套筒两端。该发明主要用于对趾端滑套井下环境条件下的试验和测试,能够实现模拟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及趾端滑套被固井水泥浆凝固状态下测试趾端滑套的开启性能,为趾端滑套工具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趾端滑套工具的现场使用成功率,减少固井事故,降低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76890.X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微机电系统井下地震检波器、制作方法及串联方法,该检波器包括保护壳和置于保护壳内部的加速度芯片、质量块、滤波片、陶瓷插芯和陶瓷底座;加速度芯片与质量块为一体化结构,质量块下表面与滤波片上表面固定形成带阻反射面,陶瓷插芯上端面与滤波片下表面平行,构成F‑P腔;陶瓷插芯尾纤和出射光纤分别从保护壳两端引出。本发明基于滤波片带阻原理实现单根光纤上串联复用多个地震检波器,形成检波器阵列。本发明具有串联复用、耐井下高温高压、横向串扰小、尺寸小、批量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可实现井下压裂微地震信号的长期实时监测,为压裂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40542.8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岩心二氧化碳驱混相程度动态变化定量表征方法,涉及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基于细管法,测试目标油藏原油与二氧化碳的最小混相压力;步骤二、利用长岩心物模装置,开展长岩心二氧化碳驱实验,建立二氧化碳未从出口产出前的注气量和测压点气体前缘位置变化曲线;步骤三、综合不同测压点压力和前缘位置,建立混相程度随注气量动态变化关系曲线,实现混相程度的动态变化定量表征。本发明针对目前关于混相程度动态变化定量表征的现有技术中,只能按照混相和非混相进行定性划分,而无法符合实际地层压力随时空变化的现状,提高了表征准确度,使结果更符合实际地层的混相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16725.8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开发井排距合理性定量判识方法,具体为:建立页岩油水平井开发采收率预测模型;利用地层原油和气体的基础高压物性参数及岩心平均孔隙体积压缩系数,通过开发采收率预测模型,计算页岩油藏衰竭式开发全生命周期的采收率;根据目标区块生产动态数据,计算页岩油弹性开发单井可采储量;根据计算页岩油弹性开发单井可采储量和采收率,计算单井控制地质储量,折算单井控制半径;根据单井控制半径,计算井排距合理性程度系数,根据井排距合理性程度系数进行井排距的合理性判识。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预测周期长、成本高及影响因素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16599.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自刚 , 王永宏 , 高春宁 , 苟聪博 , 张永强 , 熊维亮 , 王靖华 , 张庆洲 , 袁颖婕 , 上官阳南 , 张洁 , 范伟 , 杨承伟 , 周晋 , 袁国伟 , 曾山 , 张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开发地质储量控制程度预测方法,具体为:建立页岩油水平井全生命周期采收率预测模型;利用原油和气体的基础高压物性参数及岩石不同压力下的压缩系数,通过采收率预测模型,计算未饱和页岩油藏衰竭式开发全生命周期的采收率;根据目标区块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目标区块所有水平井可采储量;根据目标区块所有水平井可采储量和采收率,计算水平井控制地质储量;根据水平井控制地质储量和实际地质储量,计算地质储量控制程度,根据地质储量控制程度给出开发建议。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预测难度大、周期长及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41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1319091.7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采收率提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驱油效率的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根据实验得到的相同类型油藏不同区块的大量岩心水驱相对渗透率测试结果,得到驱油效率与渗透率、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等渗点饱和度、等渗点相渗、残余油水相渗透率6个参数的标准回归系数,完成对不同参数对驱油效率影响程度的排序,明确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判识,为后续改善水驱驱油效率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针对性强,驱油效果提高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45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1206947.X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24 , C07C67/14 , C07C69/54 , C08F283/06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脂肪醇聚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活性大单体与反应小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聚合的方式,制备得到所述复合型防蜡剂。该复合型防蜡剂可直接使用,或用溶剂进一步稀释后使用。本发明通过在传统聚合物型防蜡剂分子侧链上,引入了醚酯基团,使其达到兼具聚合物蜡晶分散防蜡与表面活性剂防蜡的双重功效,防蜡效果大幅度提升。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防蜡效果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740797.1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泡沫驱用发泡体系,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30%~50%、稳定剂2%~13%、脱氧助剂20%~25%、余量为水。本发明的空气泡沫驱用发泡体系,适用于温度在40~80℃的油藏,具有较强的发泡性能、稳泡性能和除氧能力。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就加入了稳定剂,在施工时无需添加额外的稳定剂,无需在井口增加除氧装置对空气进行脱氧,与空气交替或一起注入地层后,具有较强的封堵性能,并能大大降低氧气窜入油井的风险,实现空气泡沫驱安全、高效及低成本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