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90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21412.9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缝洞储集体的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了振幅残差能量值来体现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程度。本发明基于叠前OVT道集对缝洞储集体是否发育的地震响应,造成快波、慢波差异性(缝洞储集体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快波、慢波速度差异小),然后导致缝洞储集体发育和不发育时,OVT道集校正前、后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具有明显不同(缝洞储集体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大,缝洞储集体不发育时振幅能量残差值小),这一方法,以叠加剖面振幅能量残差值来准确的预测碳酸岩缝洞储集体的分布。

    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007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1402581.3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及装置,其中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包括: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构造数据,确定出多个构造层的厚度和刚性强度;确定与上部滑脱层、膝折变形层以及下部滑脱层分别对应的可形变介质的位置、厚度和刚性强度;基于上覆压力地层的厚度,确定上部滑脱层受到的地层压力,并将地层压力转换为垂向负载应力;确定膝折变形层的挤压比例,并将膝折变形层的挤压比例转换为第二可形变介质的目标挤压比例;向第一可形变介质施加垂向负载应力的同时向第二可形变介质施加横向挤压应力,直至第二可形变介质被挤压至目标长度值,获得膝折构造模拟结果,从而准确模拟膝折构造的形成过程,提高地质勘探的准确性。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1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157402.7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本发明考虑到了层位的变形程度对深度域速度场的影响,对初始深度域速度场按照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处理,以建立更准确的深度域速度场,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深度域数据体。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Hessian优化的非均质速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55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88918.1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数据Hessian优化的非均质速度建模方法,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速度建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地震观测数据和地震模拟数据;S2、给定所需主频的地震子波,并将地震子波与所述地震观测数据和地震模拟数据进行褶积,得到地震分频数据;S3、利用分频后的地震模拟数据和观测数据的地震波场残差,建立目标函数;S4、利用地震波场残并基于拟牛顿法优化Hessian矩阵中的高阶导数项,再利用优化后的高阶导数项得到速度模型的迭代更新方向;S5、利用目标函数并基于Barzilar‑Borwein方法和非单调准则得到速度模型的迭代步长,再利用迭代步长更新速度模型。本发明利用Hessian矩阵的主要特性,可以有效的提高速度反演精度。

    断层断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362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40479.6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断层断距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目标地层所在地理区域的地震剖面图;在所述地震剖面图中显示所述目标地层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最大正曲率属性点以及一个或多个最小负曲率属性点;若检测到对所显示的一个最大正曲率属性点和一个最小负曲率属性点的第一选择指令,则将所述一个最大正曲率属性点与所述一个最小负曲率属性点之间的深度差值作为所述目标地层中的第一断层的断距。如此,对于断距较小、在地震剖面图中没有表现出明显错断的第一断层,也能实现对其断距的准确确定。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57402.7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深度域速度模型,当接收到针对深度域速度模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一区域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一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一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一深度域数据体;当接收到针对第二区域的第二速度更新指令时,对第二区域中的速度进行更新,得到第二深度域速度场,对第二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第二深度域数据体。本发明考虑到了层位的变形程度对深度域速度场的影响,对初始深度域速度场按照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处理,以建立更准确的深度域速度场,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深度域数据体。

    一种基于真地表的自适应面波压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21430.8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真地表的自适应面波压制方法,包括:一:求取双程走时和相应的面波最大视速度;二:刻画面波在时间‑空间域中的展布特征,该展布特征包含面波在不同排列中的时距曲线;三:分别拟合每个排列中面波的时距曲线,得到各排列的拟合系数,并基于拟合系数求取各排列中面波的自适应去噪因子;四:对每个排列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二阶非线性拉东变换,利用自适应去噪因子对变换后的拉东域系数集合进行压制,得到去噪后的拉东域系数集合;五:对去噪后的拉东域系数集合进行非线性拉东反变换,得到各排列去除面波噪声后的地震波形数据。该方法分为面波识别和自适应噪声压制两个阶段,通过该两个阶段的结合,实现了面波的有效压制。

    真振幅的偏移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36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202035.8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真振幅的偏移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所述偏移成像方法包括:确定发射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所述发射点为地震波的震源所在的位置;将模拟多次波以所述发射点为衍射点进行衍射,所述模拟多次波是基于实际多次波生成的,所述实际多次波是指所述地震波经过地层多次衍射所形成的波;获取所述模拟多次波在衍射过程中的衍射波形图;基于所述衍射波形图,得到地震数据的真振幅偏移图像。本公开通过该成像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地震数据的真振幅偏移成像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