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3586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18230.3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藏低品质储层水平井优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水平井部署所需井网井距,筛选出能够部署水平井的骨架井;2)针对步骤1)筛选出的骨架井,依据测井解释结果将目的层储层品质进行分类,并根据低品质储层厚度从上述骨架井中选出骨架井作为水平井出发井;3)基于地质知识库约束,对步骤2)的水平井出发井与末端井井间进行储层预测,最终确定是否部署水平井,解决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气田开发中后期,储层品质明显下降情况下,水平井井位优选的研究,具有简单、快速的筛选出水平井出发井,进行致密砂岩气藏低品质储层区域的水平井井位部署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78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810841172.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剩余地质储量评价方法,本发明针对埋藏深、储层条件差、不能依靠自身能量而需通过人工辅助外加能量手段而获得的那部分储量来进行研究。综合测井、录井,试气以及生产等动、静态资料,通过优选适合气田勘探开发现状的储量计算方法,进行储量复算,建立致密非均质性多层系储层储量分类评价标准,评价已动用地质储量,落实气田剩余未动用储量分布,根据储层的不同叠置方式,结合地面条件,创建基于不同目标储层的三种井丛组合方式及三种部署模式,用于指导井型优化,以挖掘纵向相对优势储层。为气田井网、井型优化,井位优选等稳产技术对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1007713.X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浮萍 , 余浩杰 , 冯敏 , 田清华 , 白慧 , 段志强 , 赵忠军 , 李义军 , 于占海 , 黄丹 , 张晨 , 罗川又 , 黄文芳 , 史红然 , 李武科 , 朱亚军 , 张志刚 , 王树慧 , 尹涛 , 孙艳辉 , 孙卫锋 , 马志欣 , 薛雯 , 王文胜 , 白玉奇 , 席怡 , 孙岩岩 , 张波 , 肖锋 , 岳君 , 郑腊年 , 刘鹏程 , 李鹏 , 霍明会 , 罗建宁 , 贺云勤 , 马艳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井震结合的定量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具体步骤为:(1)基础资料数据收集与梳理分析:收集地质背景资料、测井数据带、录井岩性描述以及地震叠前时间偏移数据、钻井岩芯及薄片、分层数据、不同层位的岩性厚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梳理分析;(2)结合钻井岩芯及薄片资料,以测井数据带、录井岩性描述数据为基础,采用频谱分析法,对已有的分层数据进行校验,分析不同地层的发育特征及识别标志,建立地层标准柱状图;本方法充分应用基础性资料,有效的利用井震数据对岩溶古地貌进行定量恢复,不仅提高了岩溶古地貌恢复的精度,而且还可以为岩溶有利区的预测提供准确的依据,进而提升岩溶储层的勘探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07713.X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浮萍 , 余浩杰 , 冯敏 , 田清华 , 白慧 , 段志强 , 赵忠军 , 李义军 , 于占海 , 黄丹 , 张晨 , 罗川又 , 黄文芳 , 史红然 , 李武科 , 朱亚军 , 张志刚 , 王树慧 , 尹涛 , 孙艳辉 , 孙卫锋 , 马志欣 , 薛雯 , 王文胜 , 白玉奇 , 席怡 , 孙岩岩 , 张波 , 肖锋 , 岳君 , 郑腊年 , 刘鹏程 , 李鹏 , 霍明会 , 罗建宁 , 贺云勤 , 马艳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井震结合的定量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具体步骤为:(1)基础资料数据收集与梳理分析:收集地质背景资料、测井数据带、录井岩性描述以及地震叠前时间偏移数据、钻井岩芯及薄片、分层数据、不同层位的岩性厚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梳理分析;(2)结合钻井岩芯及薄片资料,以测井数据带、录井岩性描述数据为基础,采用频谱分析法,对已有的分层数据进行校验,分析不同地层的发育特征及识别标志,建立地层标准柱状图;本方法充分应用基础性资料,有效的利用井震数据对岩溶古地貌进行定量恢复,不仅提高了岩溶古地貌恢复的精度,而且还可以为岩溶有利区的预测提供准确的依据,进而提升岩溶储层的勘探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01617.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气井产能的预测方法,可基于待预测井的静态资料而快速预测其产能,包括:首先收集已完钻碳酸盐岩储层气井开发主力层的测井参数与该层单试产能;利用图版交会法将产能与各个测井参数分别进行交会,根据交会结果分析不同产能所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同时利用拟合曲线相关系数R确定气井产能与各个测井参数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较强的测井参数计算该井产能预测因子F,利用多个气井样本点即可以拟合出不同岩溶古地貌单元气井产能与所述产能预测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式,利用所述关系式即可快速预测待测试井产能。本发明是把岩溶古地貌与气井产能预测因子相结合来预测产能,产能符合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9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50733.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采气井无阻流量预测方法,通过反映储层条件的地质参数及反映储层改造效果的压裂施工参数,多元线性回归出合采气井无阻流量预测公式,提升了单纯依靠地质参数预测无阻流量的准确度,同时降低新井投产周期,节约开发成本,提升单井开采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0201617.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气井产能的预测方法,可基于待预测井的静态资料而快速预测其产能,包括:首先收集已完钻碳酸盐岩储层气井开发主力层的测井参数与该层单试产能;利用图版交会法将产能与各个测井参数分别进行交会,根据交会结果分析不同产能所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同时利用拟合曲线相关系数R确定气井产能与各个测井参数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较强的测井参数计算该井产能预测因子F,利用多个气井样本点即可以拟合出不同岩溶古地貌单元气井产能与所述产能预测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式,利用所述关系式即可快速预测待测试井产能。本发明是把岩溶古地貌与气井产能预测因子相结合来预测产能,产能符合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750733.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采气井无阻流量预测方法,通过反映储层条件的地质参数及反映储层改造效果的压裂施工参数,多元线性回归出合采气井无阻流量预测公式,提升了单纯依靠地质参数预测无阻流量的准确度,同时降低新井投产周期,节约开发成本,提升单井开采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86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118230.3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藏低品质储层水平井优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水平井部署所需井网井距,筛选出能够部署水平井的骨架井;2)针对步骤1)筛选出的骨架井,依据测井解释结果将目的层储层品质进行分类,并根据低品质储层厚度从上述骨架井中选出骨架井作为水平井出发井;3)基于地质知识库约束,对步骤2)的水平井出发井与末端井井间进行储层预测,最终确定是否部署水平井,解决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气田开发中后期,储层品质明显下降情况下,水平井井位优选的研究,具有简单、快速的筛选出水平井出发井,进行致密砂岩气藏低品质储层区域的水平井井位部署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78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41172.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致密非均质储层剩余地质储量评价方法,本发明针对埋藏深、储层条件差、不能依靠自身能量而需通过人工辅助外加能量手段而获得的那部分储量来进行研究。综合测井、录井,试气以及生产等动、静态资料,通过优选适合气田勘探开发现状的储量计算方法,进行储量复算,建立致密非均质性多层系储层储量分类评价标准,评价已动用地质储量,落实气田剩余未动用储量分布,根据储层的不同叠置方式,结合地面条件,创建基于不同目标储层的三种井丛组合方式及三种部署模式,用于指导井型优化,以挖掘纵向相对优势储层。为气田井网、井型优化,井位优选等稳产技术对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