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1266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85835.2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心管分层注汽系统及方法,该同心管分层注汽系统的蒸汽分配装置的蒸汽入口通道内设有旋流器和混相器,蒸汽入口通道的出口端通过等干度分配室分别连接第一蒸汽出口通道和第二蒸汽出口通道;井口装置的内注汽流道与外注汽流道分别通过内注汽口与外注汽口与蒸汽分配装置相连;同心式分层注汽管柱连接在井口装置的下方,其通过外注汽管柱上的同心配气装置实现向井下第一油层注汽,并通过内注汽管柱向井下第二油层注汽。本发明能够调整由锅炉过来的蒸汽干度,并实现双流道分层注汽,从而保证注汽量的准确性,同时在注汽过程中,对因井内高温使管柱产生的热应力变形提供一定的补偿,提高注汽效果的同时避免管柱破坏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908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012858.5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传兴 , 张洪宝 , 魏凯 , 刘祖合 , 顾辉 , 杨冬梅 , 陈鹏 , 赵树杰 , 魏冉 , 许佳赛 , 塔耀晶 , 李贤杰 , 高彦生 , 徐宝珠 , 庄健 , 孙古华 , 汤天奎 , 戚勇
IPC: E21B43/16 , E21B43/243 , E2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火驱受效井同心式排气掺稀采油生产管柱,由同心套设并分别悬挂于井口设备上的内管柱和外管柱构成;内管柱由第一油管和其下方设置的抽油泵构成;外管柱由上至下顺序连接有第二油管、排气掺稀封隔器、第三油管和气锚;通过排气掺稀油封隔器的独特结构设计,实现了将稀油从油套环空之间掺入,经由封隔器内部交叉桥式通道的纵向通道流到抽油泵下并与原油混合,达到掺稀降粘举升的效果;同时井底气体通过气锚的分离,上浮至封隔器下部,并且通过交叉桥式通道的横向通道进入到内、外管柱之间的环空,最后通过井口设备排出井外,保证了火驱收效井的正常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掺稀油问题,而且避免了残余气体对油井套管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90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12858.5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传兴 , 张洪宝 , 魏凯 , 刘祖合 , 顾辉 , 杨冬梅 , 陈鹏 , 赵树杰 , 魏冉 , 许佳赛 , 塔耀晶 , 李贤杰 , 高彦生 , 徐宝珠 , 庄健 , 孙古华 , 汤天奎 , 戚勇
IPC: E21B43/16 , E21B43/243 , E2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火驱受效井同心式排气掺稀采油生产管柱,由同心套设并分别悬挂于井口设备上的内管柱和外管柱构成;内管柱由第一油管和其下方设置的抽油泵构成;外管柱由上至下顺序连接有第二油管、排气掺稀封隔器、第三油管和气锚;通过排气掺稀油封隔器的独特结构设计,实现了将稀油从油套环空之间掺入,经由封隔器内部交叉桥式通道的纵向通道流到抽油泵下并与原油混合,达到掺稀降粘举升的效果;同时井底气体通过气锚的分离,上浮至封隔器下部,并且通过交叉桥式通道的横向通道进入到内、外管柱之间的环空,最后通过井口设备排出井外,保证了火驱收效井的正常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掺稀油问题,而且避免了残余气体对油井套管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202914055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59909.7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偏心小直径配水器,其包括:上接头,其下端连接有外套,所述外套具有第一中心线;扶正体,其穿设在所述外套内,所述扶正体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上接头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二中心线偏离所述第一中心线;主体,其上端与所述外套相连,其下端连接有下外筒,所述主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重合,所述主体内设有导向体;下接头,其上端与所述下外筒相连,所述下接头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的全偏心小直径配水器密封承压可靠,其可应用于5″套管细分注水技术,能够保证测调仪的顺利下入。
-
公开(公告)号:CN203175508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018008.1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传兴 , 张洪宝 , 魏凯 , 刘祖合 , 顾辉 , 杨冬梅 , 陈鹏 , 赵树杰 , 魏冉 , 许佳赛 , 塔耀晶 , 李贤杰 , 高彦生 , 徐宝珠 , 庄健 , 孙古华 , 汤天奎 , 戚勇
IPC: E21B43/16 , E21B43/243 , E21B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火驱受效井同心式排气掺稀采油生产管柱,由同心套设并分别悬挂于井口设备上的内管柱和外管柱构成;内管柱由第一油管和具下方设置的抽油泵构成;外管柱由上至下顺序连接有第二油管、排气掺稀封隔器、第三油管和气锚;通过排气掺稀油封隔器的独特结构设计,实现了将稀油从油套环空之间掺入,经由封隔器内部交叉桥式通道的纵向通道流到抽油泵下并与原油混合,达到掺稀降粘举升的效果;同时井底气体通过气锚的分离,上浮至封隔器下部,并且通过交叉桥式通道的横向通道进入到内、外管柱之间的环空,最后通过井口设备排出井外,保证了火驱收效井的正常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掺稀油问题,而且避免了残余气体对油井套管的损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