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3958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710119457.4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开采温控变粘酸酸压裂方法,首先用常规盐酸酸洗工序解除炮眼的污染;然后用温控变粘酸酸压裂工序,或前置液温控变粘酸酸压裂工序,或用温控变粘酸酸压裂闭合酸化工序,或用前置液温控变粘酸酸压裂闭合酸化工序,温控变粘酸各组分按重量比为:基础酸液为100份;温控变粘酸主剂0.5~1.5份;温控变粘酸缓蚀剂1~3份;破乳剂0.5~1份;铁离子稳定剂0.5~1份;高效助排剂0.5~1份;最后用2%KCL清水将温控变粘酸顶替入地层;温控变粘酸易于现场配制,摩阻低可泵性强,可以高排量施工;在储层高温条件下,鲜酸和残酸均具有较高粘度,提高了酸蚀裂缝长度;作业完成后,残酸的粘度降低,利于残酸的返排。
-
公开(公告)号:CN101353958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10119457.4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开采温控变粘酸酸压裂方法,首先用常规盐酸酸洗工序解除炮眼的污染;然后用温控变粘酸酸压裂工序,或前置液温控变粘酸酸压裂工序,或用温控变粘酸酸压裂闭合酸化工序,或用前置液温控变粘酸酸压裂闭合酸化工序,温控变粘酸各组分按重量比为:基础酸液为100份;温控变粘酸主剂0.5~1.5份;温控变粘酸缓蚀剂1~3份;破乳剂0.5~1份;铁离子稳定剂0.5~1份;高效助排剂0.5~1份;最后用2%KCL清水将温控变粘酸顶替入地层;温控变粘酸易于现场配制,摩阻低可泵性强,可以高排量施工;在储层高温条件下,鲜酸和残酸均具有较高粘度,提高了酸蚀裂缝长度;作业完成后,残酸的粘度降低,利于残酸的返排。
-
公开(公告)号:CN201460800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09682.4
申请日:2009-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可回收式油管堵塞阀,应用于石油开发完井、修井作业井封堵油管。特征是:上接头与中心管顶端外壁连接。在上接头的下端外壁上套有摩擦块。中心管外壁螺纹上固定有圆筒形上锥体。在上锥体的外壁上套有卡瓦套和摩擦块,在中心管上套有卡瓦。在中心管的外壁上套有下锥体。下锥体的上端面为斜坡。在下锥体的下端并在中心管的外壁上套有胶筒衬套和胶筒。在中心管下端螺纹连接有下接头。在下接头的中心孔内有击落塞。效果是:该工具能够完成井口换装采油树或防喷器期间对油管的封堵,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满足现场要求,消除了在更换井口时油管内发生井喷的安全隐患,有效杜绝井喷事故的发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9597223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22096701.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洁 , 张新新 , 谷团 , 马成龙 , 徐大光 , 孙雪娇 , 魏友谊 , 颜东东 , 李之旭 , 王祁 , 曹超 , 高毓璐 , 付崇清 , 杨承禹 , 王睿哲 , 杨森 , 范红招 , 杨建军 , 殷黎明 , 冯凯龙 , 马铭择 , 张斌 , 包玲 , 王建伟 , 焦健
IPC: B01L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质录井中用于标准气瓶的恒温加热装置,恒温加热装置包括一上端呈敞口的立方体容器,其敞口端设置顶盖,顶盖上设有多个用于插设标准气瓶的圆孔;容器内底部设有多根加热棒,容器内设置水泵并装满循环液体;容器外侧设有与加热棒电连接的温控仪,容器内还设有与温控仪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地质录井中用于标准气瓶的恒温加热装置,能够给连续轻烃录井实时监测提供稳定的、恒温的轻烃组分标准气,能够满足连续轻烃录井现场使用不同配比浓度的标准气快速进行标定工作曲线和效验设备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18794089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257001.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2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举升工艺与配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砂垢沉降旋流分离装置,通过在整筒式抽油泵下方装配旋转分离装置,旋转分离装置将井液进行了分离,使得将砂垢通过旋转分离装置的下端流入至沉砂尾管中,通过整筒式抽油泵的作用将分离后的井液吸入至整筒式抽油泵内,通过分离砂垢,从而减小了固体颗粒进入整筒式抽油泵的机率,避免卡泵、堵塞及漏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