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5026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85239.5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聚合反应撤热方法;在多个聚合釜之间胶液管线上设置冷却器,冷却器为套管冷却器,冷却器管程介质为胶液,壳程介质为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循环水或制冷剂,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过程中,各聚合釜之间胶液管线上的冷却器使聚合反应温度在±1℃之间波动;该方明解决了溶液聚合法合成橡胶过程中聚合釜反应热难于撤出问题,使聚合反应温度平稳可控、分布合理,生产高质量合成橡胶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557308.9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C4~C10丙烯酸酯基化合物、第一共聚单体、第一引发剂和第一分子量调节剂进行预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产物溶液;将预聚产物溶液、甲基丙烯酸甲酯、第二共聚单体、第二引发剂、第二分子量调节剂和脱模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通过聚合反应形成以预聚物弹性体片段为分散相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韧性。由于上述预聚物作为弹性体的分散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折光指数很接近,分散相尺寸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又在聚甲基丙烯酯甲酯中分散相对均匀,因而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还具有优异的透光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13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50320.7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33/80 , B01J19/00 , C08F220/14 , C08F4/34 , C08F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聚烯烃系高聚物的制备系统和制备方法。该聚烯烃系高聚物的制备系统包括混合单元、聚合单元和微型评价单元,聚合单元与混合单元通过混合物输送管线相连;微型评价单元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微型评价装置,各微型评价装置连接在混合物输送管线上。应用该制备系统,通过在聚合单元前在混合物输送管线上设置多个并联的微型评价装置,在多个微型评价装置中设置不同的反应条件,从而为大批量工业生产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378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811645728.4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38 , C08F2/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向反应器中间歇加入聚合料液,进行间歇聚合反应。聚合料液包括第一聚合单体和第一引发剂;向反应器中连续加入聚合单体料液与引发剂料液的混合物,进行连续聚合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聚合单体料液包括第二聚合单体,引发剂料液包括第三聚合单体和第二引发剂。该制作方法,能够实现本体聚合的稳定运行,在较低的聚合温度下,使用较少的引发剂的加入量,得到较高的聚合转化率45%~75%,缩短聚合停留时间至120min~150min,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少二聚物的产生,使得聚合物中二聚物的含量至1%以下,获得高纯度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15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724976.1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65/06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丙烯酸酯类树脂。该抗冲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水、乳化剂、第一引发剂和第一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混合,形成预乳化液;(b)将水和乳化剂进行混合至乳化剂溶解后,加入第二引发剂、第一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交联剂,形成第一乳液体系;(c)将该预乳化液添加至该第一乳液体系中,形成第二乳液体系;(d)将第二丙烯酸酯类单体和第三引发剂添加至该第二乳液体系中,形成第三乳液体系;(e)过滤并干燥该第三乳液体系,经造粒得到该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该制备方法操作简易且能耗低,且由其制备的丙烯酸酯类树脂具有较强的耐候性和透光度以及显著提高的抗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2895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571634.8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36/12 , C08F236/06 , C08F220/44 , C08F220/16 , C08F2/26 , C08F2/38 , C08F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改性的丁腈橡胶及其生产方法;按质量份数由丁二烯64-65;丙烯腈20-21;丙烯酸丁酯0.30-0.31;油酸钠4.0-4.1;叔十二碳硫醇0.18-0.19;焦磷酸钠0.30-0.31;油酸0.9-1.1;亚硫酸钠0.05-0.06;氢氧化钠0.04-0.05;终止剂0.20-0.21;防老剂D1.0-1.1;水180-181;经单体原料精制、聚合、脱气、凝聚干燥后处理工艺获得的丁腈橡胶;该方法生产出一种具有综合性能较好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油、及压缩变形小等特性,且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廉的丁腈酯橡胶。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00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051930.6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稀土异戊橡胶湿法凝聚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橡胶己烷溶液经蒸汽预热,经计量泵进入胶液预处理装置与循环热水进行分散,体积比1∶4,压力0.3Mpa,得到的90-95℃胶水悬浮液以脉动式双流体方式,经有顶针的喷嘴喷入釜中;釜顶搅拌为高效宽叶轴流桨和曲面轴流桨,转速300rpm;釜底搅拌为六叶复合圆盘涡轮搅拌,转速400-500rpm;在釜底搅拌及蒸汽的强剪切力作用下,迅速分散在90-95℃的凝聚热水中,胶液中己烷及单体瞬间汽化,形成均匀的胶粒,于釜顶搅拌和螺旋挡板作用下,将胶粒全分散在热水中,停留20-30分钟。胶粒在釜底搅拌位置切向斜上30度方向排出,己烷和单体以气相从釜顶排出冷凝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002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51930.6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稀土异戊橡胶湿法凝聚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橡胶己烷溶液经蒸汽预热,经计量泵进入胶液预处理装置与循环热水进行分散,体积比1∶4,压力0.3Mpa,得到的90-95℃胶水悬浮液以脉动式双流体方式,经有顶针的喷嘴喷入釜中;釜顶搅拌为高效宽叶轴流桨和曲面轴流桨,转速300rpm;釜底搅拌为六叶复合圆盘涡轮搅拌,转速400-500rpm;在釜底搅拌及蒸汽的强剪切力作用下,迅速分散在90-95℃的凝聚热水中,胶液中己烷及单体瞬间汽化,形成均匀的胶粒,于釜顶搅拌和螺旋挡板作用下,将胶粒全分散在热水中,停留20-30分钟。胶粒在釜底搅拌位置切向斜上30度方向排出,己烷和单体以气相从釜顶排出冷凝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789616.1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19/20 , B01J19/00 , B01J4/00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树脂的高效反应装置及工艺。本发明的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反应装置内的螺杆搅拌器,进料口和出料口,与螺杆搅拌器相连接的搅拌传动泵,设置在反应装置内底部的管道输送泵,与出料口相连接的出料齿轮泵,与进料口相连接的进料齿轮泵,搅拌传动泵、进料齿轮泵、出料齿轮泵和管道输送泵均配备变频器。本发明的反应装置通过带有强力搅拌和高效混合效果的螺杆搅拌器,保证原料单体与高粘度聚合体系之间的高效互混、互溶。带有变频器调节控制的机泵组合,使反应装置能够连续进料、出料,实现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树脂时停留时间短、转化率高的工艺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8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296616.7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14 , B01J19/00 , B01J19/18 , B01J19/20 ,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导光板。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反应原料在预反应装置中进行预聚合反应,得到预聚合产物;使预聚合产物输送至反应挤出装置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其中,反应原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采用上述制备方法有利于减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热分解指数,黄色指数,以及树脂中挥发分的含量和杂质的含量,从而最终获得了高纯度高透光率(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