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4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1228855.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溶古地貌图的绘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侵蚀面的位置、残余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和补偿沉积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绘制研究地层截面图;根据研究地层截面图中侵蚀面的位置、残余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以及补偿沉积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确定沉积期构造趋势面在所述研究地层截面图中对应的趋势线和岩溶古地貌中不同地貌单元的位置;绘制初始古地貌图;根据岩溶古地貌处的实际钻井数据,得到能够指示油气层位置的岩溶古地貌图。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解决岩溶古地貌图的绘制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28855.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溶古地貌图的绘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侵蚀面的位置、残余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和补偿沉积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绘制研究地层截面图;根据研究地层截面图中侵蚀面的位置、残余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以及补偿沉积地层的厚度等值线的位置,确定沉积期构造趋势面在所述研究地层截面图中对应的趋势线和岩溶古地貌中不同地貌单元的位置;绘制初始古地貌图;根据岩溶古地貌处的实际钻井数据,得到能够指示油气层位置的岩溶古地貌图。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解决岩溶古地貌图的绘制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71680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34196.2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K8/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低渗透油田污水回注深度调剖剂,解决了现场清水资源相对较少的状况;具体由油田采出污水、主剂、添加剂及交联剂组成,所述交联剂由清水、三氯化铬、乳酸及氢氧化钠组成,所述主剂质量体积浓度为1500-2500mg/L,添加剂硫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00-1000mg/L,主剂与交联剂的交联比为10:1。因油田采出污水矿化度介于4000~5000mg/L之间,处于调剖体系交联有利矿化度范围内,所以如果使用油田污水调配调剖剂就不需要添加氯化钠、碳酸氢钠等辅剂来增加污水的矿化度,有效利用了油田产生的污水,提高了经济效果和调剖剂配方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0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596415.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 E21B43/12 , E21B43/267 , E21B43/30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低渗透储层井网改造‑补能一体化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动用特低渗储层(k≤5mD)的剩余可采储量的问题。该方法包括:1)、根据储层脆塑性分类标准及主力油层筛选标准,明确储层脆塑性特征及主力油层;2)、进行整体治理潜力区筛选,优选出整体治理潜力区;3)、进行不同井距井网储层改造设计及工艺优选;4)、基于优选的不同井距井网的储层改造设计及工艺,进行不同排距的能量补充设计和工艺优选。本发明综合考虑储层脆塑性、主力油层分布、整体治理潜力区及井距、排距影响,及储层改造和补能方面成熟单井治理技术,开展井网‑砂体‑改造‑补能设计,为改善特低渗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96013.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 G01N1/28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T扫描进行岩心中流体识别的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先制备的具有环状间隙的热缩套管,将目标流体充注进目标岩心与热缩套管之间的空隙中,再据此利用CT扫描设备进行扫描识别出目标流体区域,并将其代入至目标岩心的本体三维数据体中就能够使得目标流体轻易的被识别出来。本发明利用了不同物质在CT扫描下呈现的灰度值不同,通过在岩心周围固定部位充注目标流体,获得该目标流体的灰度值范围,将该灰度值范围代入岩心中,据此可以较为准确判断出岩心中目标流体的分布情况,从而有效解决了原有技术不能直观获得岩心中流体微观赋存情况的技术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03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596415.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 E21B43/12 , E21B43/267 , E21B43/30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低渗透储层井网改造‑补能一体化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动用特低渗储层(k≤5mD)的剩余可采储量的问题。该方法包括:1)、根据储层脆塑性分类标准及主力油层筛选标准,明确储层脆塑性特征及主力油层;2)、进行整体治理潜力区筛选,优选出整体治理潜力区;3)、进行不同井距井网储层改造设计及工艺优选;4)、基于优选的不同井距井网的储层改造设计及工艺,进行不同排距的能量补充设计和工艺优选。本发明综合考虑储层脆塑性、主力油层分布、整体治理潜力区及井距、排距影响,及储层改造和补能方面成熟单井治理技术,开展井网‑砂体‑改造‑补能设计,为改善特低渗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