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11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1225635.2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E21B47/00 , E21B47/00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冲蚀的射孔套管安全性评价方法,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分析在大规模加砂压裂下冲蚀作用对射孔套管的影响,规则化孔眼冲蚀形貌,计算孔眼冲蚀量,确定在套管壁厚与孔眼冲蚀量影响下使射孔套管安全服役的最小壁厚与最大孔眼冲蚀量,绘制在对应非均匀外挤压力工况下的等效应力图版,可预测临界壁厚与临界孔眼冲蚀量区间内射孔套管的等效应力,通过与套管屈服强度对比以判断套管是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3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696967.8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沥青质析出抑制剂,由有机酸、烷基苯、酚、醚、醇组成。制成的沥青质析出抑制剂,其密度为0.8‑1.2g/cm3,闭口闪点>60℃,凝点为‑5.0~‑35℃,沥青质析出抑制率>80%,不含硫、氯元素,沥青质析出抑制率高,环保低毒,很好的解决了沥青质析出抑制产品抑制率与环保、安全的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9332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10661108.0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装置中气相系统的分离设备,属于聚烯烃生产领域。所述聚烯烃装置中气相系统的分离设备包括:反应釜、分离器、第一过滤器和冷凝器,反应釜、分离器、第一过滤器和冷凝器顺次连通,且冷凝器与反应釜连通,反应过程中,夹带聚烯烃粉粒的聚烯烃气相从聚烯烃浆液逸出后进入分离器和第一过滤器进行分离和过滤,将聚烯烃粉粒除去,然后聚烯烃气相进入冷凝器冷凝得到聚烯烃凝液并流回反应釜。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离器,可以将聚烯烃粉粒从聚烯烃气相中分离,使得聚烯烃气相中的聚烯烃粉粒减少,减少了第一过滤器中积累的聚烯烃粉粒,保证第一过滤器的使用周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检修费用,从根本上降低了聚烯烃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61711.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效支撑系数的泵注设计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考虑层理裂缝的水力裂缝支撑剂运移等效模型;步骤S2:以最优化铺置面积为目标,利用水力裂缝支撑剂运移等效模型模拟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支撑剂运移情况,并计算有效支撑系数;步骤S3:基于有效支撑系数的计算结果,分析不同参数下有效支撑系数变化规律,并建立分布图版;步骤S4:基于分布图版,利用有效支撑系数最优范围优化泵注工艺。本方法能够实现排量、砂比、加砂粒径及粒径组合等泵注关键参数的优化,实现页岩油藏压裂裂缝体系整体的导流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善压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2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698505.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测试岩心蓄能前后渗透率变化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气瓶、三通阀门、中间容器出口阀门、减压阀、岩心夹持器入口压力表、岩心夹持器出口压力表、岩心夹持器、微型气体流量计、中间容器、恒温烘箱、烘箱温度调节器、蓄水池、高速恒流泵、反应釜入口压力表、反应釜入口阀门、反应釜放空阀门、反应釜。本发明结构合理,具有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蓄能焖井的功能,解决了实验室条件与油田现场生产条件不匹配的问题。通过三向阀门合理调节二氧化碳气体进出,高效地进行了渗透率测试和反应釜充气蓄能。通过测试蓄能前后的流量和压力,定量评价了二氧化碳蓄能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013987.0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评价压裂液的性能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压裂液的如下至少之一参数:压裂液的减阻率、压裂液的粒径范围、压裂液的表界面张力、压裂液的吸附量、压裂液的洗油效率及驱油率、压裂液的反排率;依据上述至少之一参数评价压裂液的性能。本申请解决了目前缺少综合评价排驱滑溜水的各种性能对压裂过程的影响的方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468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4838.X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育天然裂缝储层的水平井不同井段岩石可压性判定方法。天然裂缝的水平井不同井段岩石可压性判定方法包括:步骤1: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收集不同井段处的岩屑样品;步骤2: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岩屑样品,得到对应井段的天然裂缝发育情况、岩石脆性和岩石孔隙发育程情况;步骤3:通过权重打分方法计算得到的对应井段岩石的可压性指数。本发明通过对整个水平段岩屑样品的收集和分析,得到水平段岩石可压性指数,进而确定水平段岩石可压性分布,在后续压裂设计中则可以尽量选取得可压性指数高的位置设置射孔点,完成压裂分段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69332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61108.0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烯烃装置中气相系统的分离设备,属于聚烯烃生产领域。所述聚烯烃装置中气相系统的分离设备包括:反应釜、分离器、第一过滤器和冷凝器,反应釜、分离器、第一过滤器和冷凝器顺次连通,且冷凝器与反应釜连通,反应过程中,夹带聚烯烃粉粒的聚烯烃气相从聚烯烃浆液逸出后进入分离器和第一过滤器进行分离和过滤,将聚烯烃粉粒除去,然后聚烯烃气相进入冷凝器冷凝得到聚烯烃凝液并流回反应釜。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离器,可以将聚烯烃粉粒从聚烯烃气相中分离,使得聚烯烃气相中的聚烯烃粉粒减少,减少了第一过滤器中积累的聚烯烃粉粒,保证第一过滤器的使用周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检修费用,从根本上降低了聚烯烃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75120.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版的页岩油水平井压裂砂堵判别方法,针对页岩油藏多尺度裂缝支撑剂运移规律复杂等问题,基于双欧拉和稠密离散相模型构建支撑剂运移模型,充分考虑支撑剂颗粒与液体间的流固耦合作用,明确不同排量、黏度、砂比和支撑剂粒径下的支撑剂运移规律,指导建立水平井筒与缝内砂堵判别图版,利用该图版可综合预测水平井安全加砂范围,指导施工排量、砂比、压裂液粘度等泵注参数优化,改善页岩油复杂裂缝系统支撑剂运移铺置效果,降低砂堵风险,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9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169869.5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3/20 , E21B47/00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储层“压‑注‑驱‑采”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通过对构造应力场测量和天然裂缝发育预测进行压驱油藏模拟,再通过对压驱注采井网优化、压驱工艺设计等过程,利用压裂后形成的裂缝网络,人造裂缝增大了驱替面积及波及体积,显著提升油藏采收率,使低渗透油藏水驱高效开发成为可能。其工艺简单,压裂后实施压驱注水,沟通地层天然裂缝,扩大改造体积,流体向地层内渗流,补充地层能量;同时流体与油藏基质接触,充分利用渗吸采油机制,提高原油采收率。另外,利用压驱注水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压裂材料(压裂液、支撑剂)使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