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51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64690.7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油嘴、工艺管柱及调节方法。该可调节油嘴包括:管状的外壳和可形变的两个弧形板;其中,所述两个弧形板过盈连接形成油嘴孔;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且所述外壳与所述两个弧形板之间形成腔体;所述油嘴孔的孔径随着所述两个弧形板的形变程度变化,所述两个弧形板的形变程度随着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变化。本发明能够降低成本,简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75101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711064690.7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油嘴、工艺管柱及调节方法。该可调节油嘴包括:管状的外壳和可形变的两个弧形板;其中,所述两个弧形板过盈连接形成油嘴孔;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两个弧形板外侧,且所述外壳与所述两个弧形板之间形成腔体;所述油嘴孔的孔径随着所述两个弧形板的形变程度变化,所述两个弧形板的形变程度随着所述腔体内的压力变化。本发明能够降低成本,简化操作。(56)对比文件DE 2347052 A1,1975.03.27GB 0623007 D0,2006.12.27JP 2011001567 A,2011.01.06US 2010310334 A1,2010.12.09US 4930745 A,1990.06.05王禾丁,周志齐.水平井分层试油管柱及工艺.油气采收率技术.1997,(第04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84790.9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目的层相位判别的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方法和系统,属于油气勘探地震解释领域。本发明方法选取地震目的层内或者附近的地震标志层进行标定,因为地震标志层的波形特征比较明显且受干扰小,所以标定地震标志层的这种方法相比于直接标定地震目的层来说,能够更加清楚地对比合成地震记录的波形特征和地震标志层的波形特征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更加有利于相位判别。本发明方法简便易操作,不需要用测井曲线与相位扫描井旁反演道对比,也就是不需要对井旁地震数据做处理,可以直接用不同常相位子波与工区内选取的井做合成地震记录并标定地震标志层的方法实现地震目的层相位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5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0005367.5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仝可佳 , 阳建平 , 顾乔元 , 陈方方 , 张博 , 魏聪 , 闫更平 , 彭得兵 , 彭涛 , 张键 , 刘应飞 , 张少伟 , 袁源 , 王海 , 苏洲 , 李振华 , 魏华 , 皮秋梅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井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对开采区块内的已投产油井的各采油阶段的采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各所述采油阶段的初始产油量、递减率以及采油期;根据各所述采油阶段的初始产油量、递减率以及采油期,获取待开发单井的产油量的预测函数;根据所述预测函数获得待开发单井年预产油量;根据所述待开发单井年预产油量和待开发单井生产成本得到开发指标,解决了根据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预测油藏产能与实际产能偏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05367.5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仝可佳 , 阳建平 , 顾乔元 , 陈方方 , 张博 , 魏聪 , 闫更平 , 彭得兵 , 彭涛 , 张键 , 刘应飞 , 张少伟 , 袁源 , 王海 , 苏洲 , 李振华 , 魏华 , 皮秋梅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井开发指标的预测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对开采区块内的已投产油井的各采油阶段的采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各所述采油阶段的初始产油量、递减率以及采油期;根据各所述采油阶段的初始产油量、递减率以及采油期,获取待开发单井单位时间的产油量的预测函数;根据所述预测函数获得待开发单井年预产油量;根据所述待开发单井年预产油量和待开发单井生产成本得到开发指标,解决了根据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预测油藏产能与实际产能偏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8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290490.8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走滑断裂三维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走滑断裂结构特征体数据;步骤2,获取走滑断裂三维网格模型;步骤3,获取走滑断裂三维孔隙度模型;步骤4,构建走滑断裂弹性参数模型;步骤5,对得到的走滑断裂弹性参数模型进行迭代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走滑断裂弹性参数模型;步骤6,根据优化后的走滑断裂弹性参数模型对待测的走滑断裂进行检测;本发明突破了常规二维剖面及深度切片模型,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弹性参数模型建立方法,进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84802.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碳酸盐岩溶洞储层的三维地震正演模拟方法及系统,属于油气勘探地震正演领域。将定量雕刻出的溶洞储层的三维纵波速度体融合到地震层速度的方法建立针对溶洞储层的三维地震正演纵波速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的方法;在面向碳酸盐岩溶洞储层的三维地震正演模拟过程中,首次将通过测井岩石物理分析雕刻后的地震反演纵波阻抗体引入纵波速度模型建立过程中,使得所建立的溶洞模型更加符合地质认识和实际情况,建立的地震正演纵波速度模型更加精确。本发明得到的碳酸盐岩溶洞储层的三维地震正演纵波速度模型相比于其他传统方法制作的模型,能够更加真实的代表实际碳酸盐岩溶洞储层的形态及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52710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12862.7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平面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工区目的层平面属性资料,选出符合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工区地质认识的多种敏感地震属性;将所述地震属性按对应顺序排列合并成一个整体的预测数据集;将整体的预测数据集作为输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得到最终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全工区的地震相预测结果以及预测概率。该方法提高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中多种敏感地震属性综合分析预测的解释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83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1910564108.6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超 , 范坤 , 徐彦龙 , 杨德山 , 孙海航 , 夏龙 , 李君 , 何建柯 , 闫更平 , 李立松 , 王开宇 , 鲁明宇 , 冉丽君 , 苏波 , 袁源 , 陈阳阳 , 刘骐峣 , 王恒 , 黄河 , 屈峰超 , 罗庆云 , 曾青 , 庞秋维
IPC: E21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刮泥器固定装置,该刮泥器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节杆和刮泥器装夹件,其中,定位组件用于与井上定位处相连接;调节杆的长度可调节,调节杆的一端与定位组件转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刮泥器装夹件相连接;刮泥器装夹件用于与刮泥器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中,调节杆能够绕与定位组件的连接处转动,以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刮泥器装夹件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连接在刮泥器装夹件上的刮泥器转动,以调整刮泥器的角度;本发明提供的刮泥器固定装置能够通过调节刮泥器的角度,使刮泥器便于与待清洁的倾斜电缆配合和进行清洁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倾斜电缆清洁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8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7732.3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震标定质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待测井的目标时深关系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多个待测井的综合时深关系数据;确定多个待测井的目标时深关系数据与综合时深关系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均方根以及标准差;在多个待测井的第一相关系数,均方根及标准差在设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获取多个待测井的合成地震道数据和实际地震道数据,并确定合成地震道数据和实际地震道数据之间的第二相关系数;基于第二相关系数确定多个待测井的井震标定质量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缺乏对多井井震标定过程及结果的量化质控,造成的多井井震标定质量判别一致性差,井震标定质量难以评估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