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763.5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6 , C08F4/02 , C08F4/642 , C08F4/649 , D01F6/04 , D01F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喷工艺的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茂金属催化剂和活化剂、乙烯和共聚单体、分子量调节剂加入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乙烯共聚物;将聚乙烯共聚物经过脱气和造粒,得到聚乙烯树脂;该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中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该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751.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6 , C08F4/6592 , C08F4/02 , C08F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喷聚乙烯的茂金属催化剂,该用于熔喷聚乙烯的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醇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乙烯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754.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6 , C08F110/02 , C08F4/6592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喷聚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茂金属催化剂和活化剂、乙烯和共聚单体、分子量调节剂加入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乙烯共聚物;将聚乙烯共聚物经过脱气和造粒,得到熔喷聚乙烯树脂;所述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醇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熔喷聚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中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乙烯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761.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载体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将高温处理后的无机载体与聚乙烯多元羧酸酯、MAO在溶剂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负载有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MAO的负载载体;将负载载体和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在溶剂搅拌下进行反应负载,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623.8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该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7747.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0/02 , C08F4/6592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喷聚乙烯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无机载体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将无机载体与聚乙烯多元醇、MAO在溶剂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负载有聚乙烯多元醇和MAO的负载载体;将负载载体和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在溶剂搅拌下进行反应负载,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茂金属催化剂;该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醇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乙烯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9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74500.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研究薄层水平井部署技术界限的方法,属于地质特征研究应用技术领域,利用薄层水平井开采方法开展井位部署研究以增储上产,并提高难采储量区块动用程度,在部署界限分析的过程中,分析小洼油田已钻水平井的生产情况、地质条件和产油情况,对于部署界限分析,考虑经济效益因素和技术可行性,前者用累产油量来衡量,后者则用砂体钻遇率来衡量。本发明利用薄层水平井部署技术界限重新评价油层,将曾经的“差”部位变成“好”部位,大大提高部署区储量动用程度。例如洼38块的边部,东三段平均厚度为3.7~4.26m,未能有效动用。通过薄层水平井部署技术研究,在该部位部署薄层水平井5口,提高部署区储量动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97166.7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10/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包括酚胺型内给电子体、镁络合物、钛化合物和有机铝化物,酚胺型内给电子体具有如下结构,R1、R2、R3、R4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Rm取代的硅基、未取代的C1~C10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未取代或Rm取代的C6‑C20的芳基;Rm选自C1~C5直链或支链的烷基;镁络合物为含卤素的镁化合物与有机醇在惰性溶剂中反应得到的混合物。包含该酚胺型内给电子体组合物的催化剂颗粒形态更好、细粉更少,聚合物产品粒径分布更集中。#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816333.1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2/38 , C08F2/00 , C08J5/18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制品用LDPE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由乙烯、引发剂、链转移剂和大分子捕获剂混合后进行聚合得到反应产物,所述反应产物经过沉降和过滤后得到该LDPE树脂;其中,所述大分子捕获剂为芴基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聚合反应中添加大分子捕获剂诱发LDPE大分子通过自聚交联突破自身尺寸范畴,最终被滤网抓获,降低产品中大分子含量,减少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746932.0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4/685 , C08F4/02 , C08F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峰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两段反应工艺,所述两段反应工艺包括第一段反应和第二段反应,所述第一段反应的原料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乙烯和氢气,所述第二段反应的原料包括所述第一段反应得到的混合物和α烯烃;其中,所述主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包括含铬化合物和含钒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进一步通过调控两个串联反应釜的操作条件,主要为反应釜的氢气分压以及α烯烃共聚单体浓度,实现在双釜串联聚合模式下三峰聚乙烯产品的生产,相比于现行单金属中心聚乙烯催化剂‑三釜串联生产工艺,可明显提高三峰聚乙烯的生产效率,降低三峰聚乙烯的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