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7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1851.7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12P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酒糟二次发酵提高玉米乙醇工艺中DDGS品质的方法。传统玉米乙醇生产工艺以玉米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同步糖化发酵和蒸馏工艺获得燃料乙醇和酒糟。本发明在上述玉米乙醇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获得的酒糟进行二次同步糖化发酵,降低酒糟中纤维素、残留淀粉和残留葡萄糖的含量,增产乙醇的同时减弱DDGS制备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强度,进而获得品质提高的DDGS。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改善DDGS色泽,提高DDGS品质,增强了DDGS市场竞争力和原有玉米乙醇工艺的技术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94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1172.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酒糟pH调控改善玉米乙醇工艺中DDGS色泽的方法。所述工艺以玉米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同步糖化发酵(SSF)、蒸馏为主要工艺生产乙醇,然后在不同条件下(浓缩温度和时间、添加糖化酶、纤维素酶等)对酒糟进行加工,制备生产DDGS。本发明在玉米制备乙醇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在蒸馏出乙醇后对残留醪液,即酒糟进行处理,调节酒糟pH,不仅可以有效地使酒糟滤液浓缩物(DDS)中部分蛋白质沉淀至干酒糟(DDG)中,还能降低美拉德反应的速率,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酒糟蛋白饲料(含可溶物的干酒糟,DDGS)中的营养成分,改善DDGS色泽,提高DDGS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工艺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0285646.1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玉米联产燃料乙醇和DDGS的工艺。所述的工艺将第一代燃料乙醇技术和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结合,通过控制秸秆与玉米粉的质量比为1:3~4,将秸秆水解液与玉米液化液混合,调节pH至发酵菌株的最适pH范围,加入发酵菌株,进行发酵,得到燃料乙醇和高品质的DDGS。本发明联产一代和二代乙醇,同时生产出的DDGS中含有高营养价值的低聚木糖,提升了产品品质,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70744.4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木薯乙醇工艺发酵体系黏度的方法。所述方法以木薯为原料,在传统木薯制备乙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酶制剂降解木薯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导致黏度产生的成分,进而降低发酵体系黏度。发酵体系黏度的降低不仅改善了体系传质和传热效率,提高了乙醇产量,而且还减弱了副产物甘油的合成,提高了淀粉到葡萄糖的转化率,提高整个木薯制备乙醇工艺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5646.1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玉米联产燃料乙醇和高品质DDGS的工艺。所述的工艺将第一代燃料乙醇技术和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结合,通过控制秸秆与玉米粉的质量比为1:3~4,将秸秆水解液与玉米液化液混合,调节pH至发酵菌株的最适pH范围,加入发酵菌株,进行发酵,得到燃料乙醇和高品质的DDGS。本发明联产一代和二代乙醇,同时生产出的DDGS中含有高营养价值的低聚木糖,提升了产品品质,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85626.4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的快速酶解及定量酶回收的方法。所述方法在经过预处理的秸秆中加入水解酶和水,调节pH至酶的最适pH范围,进行24h的酶解反应,并在第1轮酶解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得到的酶解液用于发酵生产乙醇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取其中75%的固体直接进入第2轮酶解反应,第2轮酶解过程加入的酶量为第1轮酶解反应所加酶量的50%,其余条件与第1轮酶解反应相同,进行24小时的反应;另取剩下的25%的固体作为里氏木霉发酵的底物用于产酶,生产的酶用于秸秆的酶水解,重复4轮以上酶解反应及酶解反应结束后的操作,收集产生的乙醇。本发明减少酶用量的同时实现酶的再生,极大程度上节约酶水解的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