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722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644405.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磊 , 白国斌 , 李昌绵 , 刘骞 , 樊兴盛 , 白玉菲 , 田鸿照 , 杨占伟 , 张海波 , 孙野 , 张兆臣 , 于瑶函 , 于刚 , 胡凯 , 方松 , 程辉 , 曹蕾 , 朱艳 , 彭永成 , 李龙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实验样品的水相相对饱和度与水相相对渗透率的第一指数关系确定水相相对饱和度与水相相对渗透率在预设对数坐标系中的第一直线关系,基于油相相对饱和度与油相相对渗透率的第二指数关系确定油相相对饱和度与油相相对渗透率在预设对数坐标系中的第二直线关系;根据第一直线关系、第二直线关系以及预设标准方差确定残余油端点值;根据第一指数关系、第二指数关系和残余油端点值,确定实验样品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而确定实验样品所属流动单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上述技术方案,流动单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更准确描述油藏渗流特征,为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578289.1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鸿照 , 白国斌 , 李昌绵 , 赵国英 , 肖寒 , 张兆臣 , 樊兴盛 , 刘骞 , 王磊 , 白玉菲 , 杨占伟 , 张海波 , 孙野 , 孔德煜 , 曹蕾 , 李龙元 , 袁兆坤 , 张辰 , 王爱霞 ,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筛选氮气吞吐措施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候选井所属油藏影响氮气吞吐的参数,并进行评级;(2)确定所述参数的权重值;(3)分别独立地计算所述参数对应的权重值的加和,得到所述候选井的综合得分,得到目标井;(4)建立目标井区域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周期注入量与换油率之间的关系;(5)根据经济极限换油率以及换油率确定所述目标井实施的优先级。所述方法能够对氮气吞吐措施井的油藏条件、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筛选,不仅节省了选井时间、提高了氮气吞吐的成功率,还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保证了项目运行的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656861.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玉菲 , 易发新 , 白国斌 , 李昌绵 , 刘骞 , 樊兴盛 , 王磊 , 田鸿照 , 曹蕾 , 张兆臣 , 杨占伟 , 肖寒 , 孔德煜 , 张海波 , 孙野 , 彭永成 , 李龙元 , 朱艳 , 袁兆坤 ,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剩余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基础数据,建立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基于所述的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获取投产初期老井的潜力指数,并将其与所述老井的累产油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公式;基于所述的回归公式,结合油田实际的单井经济极限累产油量,计算得到对应油井的极限潜力指数;所述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参数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不仅能用于(56)对比文件赵跃军等.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典型沉积单元剩余油潜力区的计算方法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第84-89页.丁帅伟等.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复杂油气藏》.2016,第41-4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578289.1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鸿照 , 白国斌 , 李昌绵 , 赵国英 , 肖寒 , 张兆臣 , 樊兴盛 , 刘骞 , 王磊 , 白玉菲 , 杨占伟 , 张海波 , 孙野 , 孔德煜 , 曹蕾 , 李龙元 , 袁兆坤 , 张辰 , 王爱霞 ,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筛选氮气吞吐措施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候选井所属油藏影响氮气吞吐的参数,并进行评级;(2)确定所述参数的权重值;(3)分别独立地计算所述参数对应的权重值的加和,得到所述候选井的综合得分,得到目标井;(4)建立目标井区域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周期注入量与换油率之间的关系;(5)根据经济极限换油率以及换油率确定所述目标井实施的优先级。所述方法能够对氮气吞吐措施井的油藏条件、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筛选,不仅节省了选井时间、提高了氮气吞吐的成功率,还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保证了项目运行的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644405.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磊 , 白国斌 , 李昌绵 , 刘骞 , 樊兴盛 , 白玉菲 , 田鸿照 , 杨占伟 , 张海波 , 孙野 , 张兆臣 , 于瑶函 , 于刚 , 胡凯 , 方松 , 程辉 , 曹蕾 , 朱艳 , 彭永成 , 李龙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实验样品的水相相对饱和度与水相相对渗透率的第一指数关系确定水相相对饱和度与水相相对渗透率在预设对数坐标系中的第一直线关系,基于油相相对饱和度与油相相对渗透率的第二指数关系确定油相相对饱和度与油相相对渗透率在预设对数坐标系中的第二直线关系;根据第一直线关系、第二直线关系以及预设标准方差确定残余油端点值;根据第一指数关系、第二指数关系和残余油端点值,确定实验样品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而确定实验样品所属流动单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上述技术方案,流动单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更准确描述油藏渗流特征,为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30994.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蔡雨 , 徐传龙 , 于刚 , 马全华 , 方松 , 宋新新 , 付晓岚 , 张昆山 , 王菲菲 , 杨先范 , 郑凯伦 , 袁兆坤 , 贾海燕 , 孙晓明 , 白国斌 , 赵国英 , 胡庆贺 , 杨宏超 , 韩炜忠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裂缝型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针对大尺度裂缝,根据断裂的方位、大小和组合关系,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针对中尺度裂缝,通过蚂蚁体提取三维空间展布形态,结合断层的距离属性,建立中尺度裂缝的约束体,基于该约束体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中尺度裂缝模型;针对小尺度裂缝,基于裂缝密度曲线与多种属性体的相关系数建立小尺度裂缝的约束体,基于该约束体通过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将上述模型融合成DFN裂缝网络。本发明实现精确、定量表征变质岩潜山裂缝。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保证了项目运行的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656861.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玉菲 , 易发新 , 白国斌 , 李昌绵 , 刘骞 , 樊兴盛 , 王磊 , 田鸿照 , 曹蕾 , 张兆臣 , 杨占伟 , 肖寒 , 孔德煜 , 张海波 , 孙野 , 彭永成 , 李龙元 , 朱艳 , 袁兆坤 ,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剩余油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用途,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基础数据,建立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基于所述的剩余油潜力指数模型,获取投产初期老井的潜力指数,并将其与所述老井的累产油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公式;基于所述的回归公式,结合油田实际的单井经济极限累产油量,计算得到对应油井的极限潜力指数;所述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参数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不仅能用于老井剩余油潜力的评估,还能为部署新井提供指导,且直观快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82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6313.5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碎屑灰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生物碎屑灰岩储层沉积微相划分;建立不同微相的孔渗参数分布区间标准;绘制区域沉积相图,考察不同井位的产能与沉积相带分布状态的关系;通过成岩作用类型分析,建立主要成岩作用类型与岩性的对应关系;孔隙结构研究与储层分类,并根据储层分类结果,给出不同储层类型的孔隙成岩程度划分等级;计算生物碎屑灰岩储层拟变异系数、拟突进系数、拟极差,给出各个级别非均质性参数的数值区间等。本发明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尺度共同研究生物碎屑灰岩储层非均质性,有助于提高储层储渗机理认识,指导油气田的有效开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