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556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27114.0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扫组件及其喷嘴,其中吹扫组件包括:环管、支管、弯头和喷嘴,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管和所述弯头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弯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沿所述环管均匀排布,且所述支管与所述环管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管连接所述弯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环管所在平面的下方;所述喷嘴远离所述弯头的一端所在的圆的直径大于所述环管的直径,且相邻所述喷嘴之间的中心夹角相等。吹扫组件采用整体被加厚的喷嘴,减少了整个吹扫组件的喷嘴的更换,增加了整个吹扫组件的使用寿命,使整个吹扫组件能够经久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191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046880.1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Inventor: 王艳红 , 巩传志 , 张慧 , 宋顺利 , 刘学线 , 苑文博 , 王宏丽 , 祝涛 , 杨爽 , 石风玉 , 孙英铭 , 于海 , 赵培余 , 孙德利 , 陶颖 , 王佳杰 , 侯延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烃类物料分离工艺,一种溶剂法分离碳五双烯烃过程中循环溶剂二聚物的脱除工艺,其特征在于,设有静态混合器和溶剂分离罐,操作压力为300~600KPaA,操作温度为40~60℃。将一部分抽余碳五组分和循环溶剂混合,利用二聚物在抽余碳五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剂中的二聚物转移到抽余碳五中,由分离罐顶部分离出来,降低了装置的能耗,以及工艺控制和操作的难度,并且有效保证了循环溶剂中二聚物的控制指标,保证了碳五分离工艺的稳定运行,与传统精馏脱除二聚物工艺技术相比,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装置的能耗。采用萃取工艺,减少了循环溶剂的损失。采用萃取工艺,降低了工艺控制和操作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637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27112.1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氢系统,包括再生器,反应器,催化剂分离装置,热能回收器以及水洗塔;所述催化剂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和所述热能回收器之间;所述催化剂分离装置包括三级旋风分离器,位于所述三级旋风分离器之下的三旋中间罐,以及位于所述三旋中间罐之下的废催化剂罐。根据本发明的脱氢系统实现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延长热能回收器使用寿命,连续运行时间长,异丁烯纯度高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8637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26766.2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7/005 , B01J8/0453 , C07C5/13 , C07C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异丁烯中1,3‑丁二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混有1,3‑丁二烯的反应气体经反应气压缩机压缩后,经过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后的气相部分进入吸收塔,液相部分进入脱轻塔;b)进入吸收塔和进入脱轻塔的两部分物质进行下列操作:i)进入吸收塔的气态物质中的轻组分从吸收塔进入PSA装置,由PSA装置精制得到的氢气送入选择加氢反应器;ii)进入吸收塔的混合碳四经甲苯吸收后进入解析塔,解析后的混合碳四送至气液分离罐,甲苯送至吸收塔,重复利用;iii)液相进入脱轻塔,塔底得到含有1,3‑丁二烯的混合碳四;iv)进入选择加氢反应器中的氢气与含有1,3‑丁二烯的混合碳四反应,消除1,3‑丁二烯,然后进入脱重塔脱重得到纯度高的异丁烯。该方法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产物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637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26767.7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异丁烷脱氢工艺的热回收系统及方法,其中,异丁烷脱氢工艺热回收系统包括:透平压缩机,所述透平压缩机的蒸汽入口与所述热回收单元相连,其乏汽出口与所述分馏单元相连,其中:所述热回收单元包括反应气热能回收器、再生气热能回收器和蒸汽缓冲罐;用于异丁烷脱氢工艺的反应器与所述反应气热能回收器通过管线连接,反应器中产生的反应气在所述反应气热能回收器中换热并产生中压过热蒸汽;用于异丁烷脱氢工艺的再生器与所述再生气热能回收器通过管线连接,再生器中产生的再生气在所述再生气热能回收器中换热并产生中压过热蒸汽(4);所述中压过热蒸汽被输入所述蒸汽缓冲罐中。本发明充分回收利用了余热,节约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67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558753.4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IPC: C07C11/167 , C07C11/12 , C07C7/20 , C07C7/00 , C07C13/2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丁二烯二聚物分离工艺以及装置。分离工艺包括将含丁二烯二聚物的丁二烯单体通入闪蒸罐进行闪蒸,其中,从所述闪蒸罐的顶部加入工业水;通过离心泵将所述闪蒸罐中的液相的一部分加压打入油水分离罐,而另一部分经过冷却器循环回到闪蒸罐;在所述油水分离罐中对加压打入的液相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所述油水分离罐分离出的油相自流进入缓冲罐中,所述油水分离罐分离出的水相自流进入废水储罐中;以及利用所述缓冲罐中的蒸汽盘管对所述缓冲罐进行加热,使少量丁二烯单体气化,与所述闪蒸罐的顶部的丁二烯单体一同回收。丁二烯二聚物分离装置包括闪蒸罐、油水分离罐、缓冲罐、废水储罐、冷却器以及离心泵。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754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205260.8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一种用于碳五分离含环戊二烯的原料储罐,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设有至少三个挡板,单弓形挡板的弓形边成半圆形,单弓形挡板的另一边为直形边,单弓形挡板的弓形边尺寸和球形储罐罐体内圆尺寸一致,与罐体焊接成一体,挡板设置的方向垂直于地面,从底边算起,挡板的弓形边高度尺寸为罐体内圆直径尺寸的30%~70%,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平衡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储罐为球形容器,物流从底部进入,球罐的容积保证物料储藏时间在3~10天,罐体内设置挡板,克服了物料走捷径以及物料流动时的返混问题,可提高环戊二烯转化率,降低进入热二聚反应器环戊二烯的浓度,减少异戊二烯损失,减少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679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58753.4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IPC: C07C11/167 , C07C11/12 , C07C7/20 , C07C7/00 , C07C13/2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丁二烯二聚物分离工艺以及装置。分离工艺包括将含丁二烯二聚物的丁二烯单体通入闪蒸罐进行闪蒸,其中,从所述闪蒸罐的顶部加入工业水;通过离心泵将所述闪蒸罐中的液相的一部分加压打入油水分离罐,而另一部分经过冷却器循环回到闪蒸罐;在所述油水分离罐中对加压打入的液相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所述油水分离罐分离出的油相自流进入缓冲罐中,所述油水分离罐分离出的水相自流进入废水储罐中;以及利用所述缓冲罐中的蒸汽盘管对所述缓冲罐进行加热,使少量丁二烯单体气化,与所述闪蒸罐的顶部的丁二烯单体一同回收。丁二烯二聚物分离装置包括闪蒸罐、油水分离罐、缓冲罐、废水储罐、冷却器以及离心泵。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75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05260.8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一种用于碳五分离含环戊二烯的原料储罐,其特征在于,罐体内设有至少三个挡板,单弓形挡板的弓形边成半圆形,单弓形挡板的另一边为直形边,单弓形挡板的弓形边尺寸和球形储罐罐体内圆尺寸一致,与罐体焊接成一体,挡板设置的方向垂直于地面,从底边算起,挡板的弓形边高度尺寸为罐体内圆直径尺寸的30%~70%,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平衡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储罐为球形容器,物流从底部进入,球罐的容积保证物料储藏时间在3~10天,罐体内设置挡板,克服了物料走捷径以及物料流动时的返混问题,可提高环戊二烯转化率,降低进入热二聚反应器环戊二烯的浓度,减少异戊二烯损失,减少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191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46880.1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Inventor: 王艳红 , 巩传志 , 张慧 , 宋顺利 , 刘学线 , 苑文博 , 王宏丽 , 祝涛 , 杨爽 , 石风玉 , 孙英铭 , 于海 , 赵培余 , 孙德利 , 陶颖 , 王佳杰 , 侯延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烃类物料分离工艺,一种溶剂法分离碳五双烯烃过程中循环溶剂二聚物的脱除工艺,其特征在于,设有静态混合器和溶剂分离罐,操作压力为300~600KPaA,操作温度为40~60℃。将一部分抽余碳五组分和循环溶剂混合,利用二聚物在抽余碳五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剂中的二聚物转移到抽余碳五中,由分离罐顶部分离出来,降低了装置的能耗,以及工艺控制和操作的难度,并且有效保证了循环溶剂中二聚物的控制指标,保证了碳五分离工艺的稳定运行,与传统精馏脱除二聚物工艺技术相比,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装置的能耗。采用萃取工艺,减少了循环溶剂的损失。采用萃取工艺,降低了工艺控制和操作的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