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纤维增韧提高载氧体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5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110946.5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增韧提高载氧体强度的方法,取适量纤维原材料,置于行星球磨机中破碎,过筛,筛分出长度小于170目的短纤维作为增韧材料;取适量载氧体,置于行星球磨机中破碎,过筛,筛分出粒径在50~70目细颗粒作为载体;将短纤维与细颗粒按照质量比1:19置于行星球磨机中混合,将球磨后的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将煅烧后的样品破碎,过筛,筛分出粒径在50~70目的颗粒作为纤维增韧载氧体。本发明使用纤维增韧载氧体,在提高载氧体机械强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高硬度、长寿命载氧体的制备成本和载氧体在循环流化床中的磨损消耗带来的运行成本。

    一种低浓度瓦斯资源再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923321.9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一种低浓度瓦斯资源再利用的方法,步骤如下:将燃料气通入反应器内,与反应器中的氧化态载氧体进行还原反应,燃料气被氧化后排空,氧化态载氧体被还原,还原态载氧体作为反应器中的被氧化物进行氧化反应;将低浓度瓦斯通入氧化反应阶段的反应器中,与还原态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还原态载氧体被氧化成氧化态载氧体,低浓度瓦斯生成CO2、H2O和H2排空,最终实现低浓度瓦斯的完全转化。本发明所述方法使用化学链燃烧技术对浓度为0.25~1.5%的低浓度瓦斯进行利用,系统燃烧效率高,提高低浓度瓦斯的抽采利用率,显著减少瓦斯排空量,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有效利用低浓度瓦斯的难题,缓解了温室效应,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一种低碳协同利用高低浓度抽采瓦斯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91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23210.8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一种低碳协同利用高低浓度抽采瓦斯的装置及方法,步骤如下:将高浓度瓦斯通入燃料反应器,与燃料反应器中的载氧体反应使载氧体还原;还原后的载氧体送入空气反应器内部,同时通入低浓度瓦斯,与还原后的载氧体反应使载氧体氧化,氧化后的载氧体在低浓度瓦斯的带动下送入气固分离器,气固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排空,固体载氧体送入燃烧反应器;燃烧反应器中生成的烟气送入纯氧补燃装置,同时纯氧补燃装置通入混合空分装置制备的纯氧和来自冷凝装置冷凝后的CO2的预混配气系统,使烟气充分燃烧,燃烧气进入冷凝装置进行冷凝,冷凝后的CO2冷凝气送入CO2捕集装置,冷凝水排出。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瓦斯的能量利用,同时能够低成本捕集CO2。

    一种低浓度瓦斯资源再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23321.9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一种低浓度瓦斯资源再利用的方法,步骤如下:将燃料气通入反应器内,与反应器中的氧化态载氧体进行还原反应,燃料气被氧化后排空,氧化态载氧体被还原,还原态载氧体作为反应器中的被氧化物进行氧化反应;将低浓度瓦斯通入氧化反应阶段的反应器中,与还原态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还原态载氧体被氧化成氧化态载氧体,低浓度瓦斯生成CO2、H2O和H2排空,最终实现低浓度瓦斯的完全转化。本发明所述方法使用化学链燃烧技术对浓度为0.25~1.5%的低浓度瓦斯进行利用,系统燃烧效率高,提高低浓度瓦斯的抽采利用率,显著减少瓦斯排空量,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有效利用低浓度瓦斯的难题,缓解了温室效应,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一种基于纤维增韧提高载氧体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5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10946.5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增韧提高载氧体强度的方法,取适量纤维原材料,置于行星球磨机中破碎,过筛,筛分出长度小于170目的短纤维作为增韧材料;取适量载氧体,置于行星球磨机中破碎,过筛,筛分出粒径在50~70目细颗粒作为载体;将短纤维与细颗粒按照质量比1:19置于行星球磨机中混合,将球磨后的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将煅烧后的样品破碎,过筛,筛分出粒径在50~70目的颗粒作为纤维增韧载氧体。本发明使用纤维增韧载氧体,在提高载氧体机械强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高硬度、长寿命载氧体的制备成本和载氧体在循环流化床中的磨损消耗带来的运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