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279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15005.9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6/00 , E21B7/04 , E21B7/20 , E21B33/13 , E21B43/30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煤矿顶板水害治理的含水层抽排孔布置方法,涉及矿井水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炭覆岩由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Q,第三系N,白垩系K和侏罗系J;考虑到疏放水之后的抽排施工,钻孔确定为直孔,从上至下共计四段,第一段:通过设置套管防止松散层段坍塌堵塞钻孔,首先从地面施工,第一段孔径Φ220‑240mm,套管直径Φ200‑220mm,灌注水泥浆隔离,计算套管长度L1;第二段:施工孔径Φ150‑190mm,下套直径Φ130‑170mm的花管,计算该段钻孔长度L2。第三段:钻孔孔径Φ100‑110mm,下套直径Φ80‑90mm的花管,计算该段钻孔长度L3;第四段:钻孔孔径Φ70‑90mm,钻孔至冒落带顶部,全段裸孔。最后提出工作面钻孔布置方法,由于指导现场打孔施工。本发明通过对含水层抽排来治理煤矿高位顶板水害,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9573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16232.3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指标的顶板离层突水预报方法,涉及矿井水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收集矿区和工作面地层资料,建立采动覆岩工程地质模型,识别矿区和工作面采动覆岩的突水离层带,收集矿区和工作面地质资料,包括勘探钻孔资料、水文地质资料等,根据开采煤层、岩性、含水层等信息,建立采动覆岩工程地质模型,识别出矿区和工作面采动覆岩的突水离层带。然后基于识别的突水离层带赋存层位,确定影响发生离层突水的多元非线性预报指标;随后,基于已采工作面,确定突水预报指标(P1(x)和P2(x))的阈值P10和P20,建立离层突水预报指标计算公式;最后使用建立的突水预报指标来预报其他工作面的突水位置。本发明能够反映开采过程中突水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而实现对采煤矿区和工作面的精准、连续的突水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93893.4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层结构演化的煤矿顶板离层突水微震预警方法,包括:收集矿区/工作面的地层资料,建立采动覆岩工程地质模型,识别矿区/工作面采动覆岩的突水离层带;建立采动覆岩突水离层带结构力学模型,分析采动作用下突水离层带下位隔水层和上位岩层破断规律,查明离层突水致灾机理;分析采动覆岩突水离层带下位隔水层和上位岩层的破断顺序,在此基础上筛选、处理、综合多个微震指标,建立微震综合预警指标,获取携泥砂突水微震前兆信息。本发明能够解决采动工作面离层突水微震预警指标选取方法不明确,离层突水难以准确预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1249.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动围岩体应力和地震波监测设备及方法,其中,监测设备包括外壳、内壳和承载块,外壳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一壳底,外壳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出液孔;内壳具有第二腔室和第二壳底;内壳同轴设于第一腔室内;承载块设于内壳内,承载块上设有光纤光栅、陀螺仪和检波器;其中,第二壳底的外表面与第一壳底的内表面之间具有储液空间,储液空间用于储存液态环氧树脂;内壳能够在第一腔室内向第一壳底的方向移动,以压缩储液空间并使储液空间内的液态环氧树脂从出液孔流出,以将外壳与钻孔孔壁粘结固定。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环氧树脂的使用量,还能够实现监测部件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06293.8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智能设备本体,所述智能设备本体设有智能切削装置、供储电装置、设备控制器、岩芯岩性鉴定装置、岩芯物理力学测试装置;所述智能切削装置包括切芯装置和钻芯装置,所述智能切削装置一侧安装有智能载物传输器;所述设备控制器包括显示屏、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智能芯片以及信号接收和发送器;所述岩芯岩性鉴定装置包括智能扫描识别模块;所述岩芯物理力学测试装置包括待测区、自动变角载物台、液压泵和岩芯存储装置。本发明解决了在野外对岩芯进行鉴别及测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1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00812.8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力解除地应力测量的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该设备包括组合量测设备和手持信号传输设备;组合量测设备包括钻头钻进组合装置、传感器装置以及壳体;钻头钻进组合装置包括从内到外通过卡簧装置依次贴合嵌套在一起的内层孕镶金刚石钻头、夹层倾斜孕镶金刚石钻头以及外层孕镶金刚石钻头,手持信号传输设备能够控制钻头钻进组合装置内的各个钻头变换位置进行施工,本设备能够快速、便捷、有效的进行矿井井下地应力测量的施工,为矿井围岩稳定性分析以及实现地下工程安全开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充分满足了地应力测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0815005.9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6/00 , E21B7/04 , E21B7/20 , E21B33/13 , E21B43/30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煤矿顶板水害治理的含水层抽排孔布置方法,涉及矿井水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炭覆岩由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Q,第三系N,白垩系K和侏罗系J;考虑到疏放水之后的抽排施工,钻孔确定为直孔,从上至下共计四段,第一段:通过设置套管防止松散层段坍塌堵塞钻孔,首先从地面施工,第一段孔径Φ220‑240mm,套管直径Φ200‑220mm,灌注水泥浆隔离,计算套管长度L1;第二段:施工孔径Φ150‑190mm,下套直径Φ130‑170mm的花管,计算该段钻孔长度L2。第三段:钻孔孔径Φ100‑110mm,下套直径Φ80‑90mm的花管,计算该段钻孔长度L3;第四段:钻孔孔径Φ70‑90mm,钻孔至冒落带顶部,全段裸孔。最后提出工作面钻孔布置方法,由于指导现场打孔施工。本发明通过对含水层抽排来治理煤矿高位顶板水害,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2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623408.5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体卸压类椭圆形钻孔导向开槽卸压方法,其利用主钻头配合能够向两侧伸展的副钻头,在钻进过程中施工类椭圆孔,本方法能够准确、有效的扶正钻孔施工方向,保证钻孔施工平直,有效遵循卸压设计,且通过施工类椭圆形钻孔,使得应力可以有效沿着类菱角处进行释放转移,达到有效卸压的目的;通过在类椭圆形卸压孔内部进行导向开槽,有效增强传统类椭圆形卸压孔卸压效果,使得应力可以按照导向槽进行释放,此外,为水力压裂和爆破卸压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优化了压裂方向和爆破范围,达到增透卸压的目的,充分满足矿井绿色安全高效生产,防治冲击地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88959.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E21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动覆岩突水离层带层位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识别突水离层带积水离层;步骤S2、基于所述突水离层带可积水离层的位置,在可积水离层到煤层顶板之间的岩层划分为由上向下的多个组合岩层,将最上方不包含滑移面的组合岩层确定为下位隔水层。本申请实现了采动覆岩突水离层带层位的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98531.4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采动覆岩顶板突水复合灾害危险性分区预测方法,包括:收集矿区/工作面地层资料,建立采动覆岩工程地质模型,识别矿区/工作面采动覆岩的突水离层带;确定影响发生强矿压‑携泥砂离层突水的影响因素,构建强矿压‑携泥砂离层突水危险性综合预测数学模型;将矿区/工作面上分布的所有钻孔各因素统计结果代入构建的强矿压‑携泥砂离层突水危险性综合预测数学模型,计算各钻孔的离层突水危险性等级综合评价指标,对矿区/工作面进行危险性分区预测。本发明可对顶板离层突水危险性分区‑分级‑分类的预测,能够解决采前矿区离层突水危险性不明确,复合灾害组合类型难以预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