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8330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23185.5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物理模拟方法,该模拟方法设置有真三轴模拟压裂实验架,真三轴模拟压裂实验架内部放置有带有模拟井筒的压裂试件,压裂试件的八个角部用塑胶各自紧密粘结有声发射探头,声发射探头通过声发射信号放大器连接有声发射接收仪;真三轴模拟压裂实验架外部连接有液压稳压器;模拟井筒顶部通过压裂液管线连接有油水隔离器,油水隔离器上部添加有胍胶水压裂液,油水隔离器下部添加有油;油水隔离器底部连接有控制台;该一种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物理模拟方法在进行实验室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过程中实时监测裂缝在试件内部的产生与扩展,注重裂缝的立体性特征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裂缝在压裂试件表面延伸的观察,能更好地反映裂缝延伸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3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410257662.7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7/00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井上下立体联合抽采方法,在裂隙带与弯曲下沉带之间的过渡区域采用水平井和直井对接,水平井水平段适当靠近回采工作面回风巷一侧;采用直径200 mm以上的大直径抽采管,利用分段水力压裂、分段密封和梯度负压抽采技术,在煤炭开采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抽采井进行煤层气抽采。该方法在煤炭回采后,时间上可实现不同区域的同步抽采,空间上可实现不同区域的立体式抽采,提高了煤层气抽采效率,同时可抽采煤层顶板的围岩气,实现了不同类型气体的联合抽采和“一井多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9529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399042.7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0 , E21B43/006 , E21B43/14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开采井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将具有相同视储层压力的储层划分为同一含气系统层,第二方面选择产能较高的煤层作为煤层气开采的主要目的层,第三方面根据多煤层区含气系统层的数量确定钻井平台需要钻进的垂直钻井数量,并据此确定各垂直钻井的射孔及非射孔层位。使用该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开采井设计方法,不仅结合直井及丛式井的优点,而且提出一种新的丛式井井型设计,即在同一钻井平台上,分别向各个含气系统层各钻进一口煤层气垂直井,各煤层气井间互不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开采出区域内的煤层气,达到提高煤层气井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95292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399042.7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开采井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将具有相同视储层压力的储层划分为同一含气系统层,第二方面选择产能较高的煤层作为煤层气开采的主要目的层,第三方面根据多煤层区含气系统层的数量确定钻井平台需要钻进的垂直钻井数量,并据此确定各垂直钻井的射孔及非射孔层位。使用该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开采井设计方法,不仅结合直井及丛式井的优点,而且提出一种新的丛式井井型设计,即在同一钻井平台上,分别向各个含气系统层各钻进一口煤层气垂直井,各煤层气井间互不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开采出区域内的煤层气,达到提高煤层气井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31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257662.7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7/00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井上下立体联合抽采方法,在裂隙带与弯曲下沉带之间的过渡区域采用水平井和直井对接,水平井水平段适当靠近回采工作面回风巷一侧;采用直径200mm以上的大直径抽采管,利用分段水力压裂、分段密封和梯度负压抽采技术,在煤炭开采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抽采井进行煤层气抽采。该方法在煤炭回采后,时间上可实现不同区域的同步抽采,空间上可实现不同区域的立体式抽采,提高了煤层气抽采效率,同时可抽采煤层顶板的围岩气,实现了不同类型气体的联合抽采和“一井多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