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2088.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曾林峰 , 杨阳 , 杨飞 , 徐晓阳 , 苏玉彬 , 陈圣 , 徐子强 , 辛国旭 , 张衍 , 李韵晨 , 陈鸿云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IPC: G01V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巷道无人履带车进行巷道探测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中心处理器和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在未使用时处于未展开状态,此时体积较小,便于放置及搬运;展开后其收发模式为双发射三接收,其仅需低占空比的阶跃电流即可实现对周围异常体的探测,既节省了电量又加长了探测时间;在进行探测激发时,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的两个发射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共同组成等值反磁通原理线圈结构,消除了磁通量,实现了对一次场干扰的消除,同时两个发射线圈分别与两个第一接收线圈共同组成对偶发射‑接收线圈结构,通过接收的二次场信号正负情况,即能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体及异常体的具体方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9476.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率变化梯度监测入侵地道的方法,先进行首次电法监测获取初始视电阻率数据,对初始视电阻率数据经过计算处理后获得基线电阻率网格数据矩阵,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电法监测,并计算处理后获取t时刻该剖面的电阻率网格数据矩阵,两个矩阵做梯度运算得到t时刻的剖面电阻率变化梯度图;并将t时刻矩阵作为新的基线电阻率数据矩阵;如此重复获得后续各个间隔时间段的剖面电阻率变化梯度图;最后设定阈值,对高异常区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入侵地道和高阻干扰洞体的区分判定;因此本发明在监测过程中能有效区分入侵地道和高阻干扰洞体,从而大大降低误报或漏报的情况,有效保证了入侵地道的监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92464.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辛国旭 , 李晓昭 , 杨欣欣 , 曾林峰 , 陈泓云 , 张衍 , 李韵晨 , 谢刘俊 , 舍子龙 , 申思洪任 , 苏玉彬 , 王滢 , 徐晓阳 , 徐子强 , 陈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封存勘探扩储协同一体化系统及方法,选择二氧化碳封存的目标储层: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震源,在近地表地层的钻孔内产生地震波进行地震勘探,初步确定目标储层位置,然后在致密盖层再进行地震勘探,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目标储层;向目标储层注入二氧化碳: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注入装置,二氧化碳以液化的状态注入目标储层内进行存储;对目标储层进行扩储: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致裂装置,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喷出对周围岩体进行冲击致裂,增加目标储层渗透性、扩大二氧化碳储量的目的;本发明仅需一个系统即能实现储层选址、CO2注入封存和储层扩储的功能,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降低封存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519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312090.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震电联合的疲劳压裂区各向异性探测方法,利用地震CT技术高分辨率以及张量电法探测各向异性;先根据地震CT数据迭代成像出疲劳压裂区的范围,再根据张量电法数据计算出疲劳压裂区含水裂缝的分布方向。该方法通过优化复杂地层探测的有效性,能够在获取精细地下结构详细图像的同时,特别关注含水裂缝在电阻率上表现的显著各向异性。通过采用张量电法技术,准确识别和分析这种各向异性,从而有效确定含水裂缝的具体朝向及其分布情况;使得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对裂缝特征的分析精度,实现对疲劳压裂区域及裂缝分布方向的精准探测,最终实现对后续全面评估疲劳压裂区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8784.0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注浆加固的电法勘探仪及其监测方法,采用无线电法勘探仪,并根据研究发现的原理,在待注浆区域上方巷道、沿巷道走向相互平行布设两条测线,并在巷道底板打设两个钻孔,在各条测线和各个钻孔内均布设有多个电法勘探设备,形成孔‑巷联合的布设方式,用于后续电场监测地电场响应特征;完成布设后,开始对待注浆区域进行注浆,在该过程中各个电法勘探设备对待注浆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并基于发明人的研究发现特点,从而能获得设定时间段内浆液的扩散范围,根据该范围能对注浆参数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最终保证一次注浆即能使浆液扩散至整个待注浆区域,完成注浆待浆液凝固后,使注浆区域获得所需的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837713.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BM的钻探物探一体化探测装置及超前探测方法,包括钻机、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多个检波器、主机和孔外电极;所述钻机能在TBM主梁的外圆周周向转动调节位置;所述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包括随钻电法电极装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和随钻冲击震源装置,随钻电法电极装置用于随钻电法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用于随钻瞬变电磁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冲击震源装置用于随钻地震探测时激发地震波;在钻进过程中可同时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和含水体进行探测,且在钻进过程中从不同钻孔深度位置对异常体进行多点探测,通过三种不同的探测结果相互补充,且相互验证,可减少误报、漏报的可能性,提高探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20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3631.7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探测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范围的方法,先采集微震数据,并对采集的所有微震事件进行筛选,获得有效微震事件,然后获取各个有效微震事件的位置及各自能量大小,接着采用改进的DBSCAN聚类分析法对有效微震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发现的特性,通过设定随能量变化而变化的领域ε,能量越大的微震事件则其领域ε范围越大,能量越小的微震事件则其领域ε范围越小,最终利用这种方式能区分出注浆冲击产生的微震事件,最后获取区分出微震事件的位置,从而确定本次微震数据采集时浆液扩散的范围。使得本发明在具有较大探测深度前提下,还能区分出注浆冲击产生的微震事件,从而能保证对浆液扩散范围的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7713.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BM的钻探物探一体化探测装置及超前探测方法,包括钻机、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多个检波器、主机和孔外电极;所述钻机能在TBM主梁的外圆周周向转动调节位置;所述钻探物探一体化设备包括随钻电法电极装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和随钻冲击震源装置,随钻电法电极装置用于随钻电法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瞬变电磁装置用于随钻瞬变电磁探测时采集数据,随钻冲击震源装置用于随钻地震探测时激发地震波;在钻进过程中可同时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和含水体进行探测,且在钻进过程中从不同钻孔深度位置对异常体进行多点探测,通过三种不同的探测结果相互补充,且相互验证,可减少误报、漏报的可能性,提高探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3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62119.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震‑磁一体化的岩溶区桩基综合探测方法,通过设置随钻接收杆,并将其通过无磁钻杆与常规钻杆同轴连接,预设处于钻孔的不同深度的多个位置点,然后开始钻孔时随钻接收杆随着钻头的钻进进入钻孔内,并在每个位置点通过地面发射阶跃脉冲磁场,八通道接收线圈对反馈的电磁数据进行接收,从而完成该位置周围的异常体探测,如此重复能完成各个位置点的异常体探测,并在钻孔达到孔底时旋转控制器控制三分量检波器与第一空心杆贴合,通过地面激发的各个震源,随钻接收杆内的三分量检波器及地面上各个检波器均接收反馈的地震波信号,并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最终进行反演和联合解释,从而得出岩溶区的位置及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2088.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曾林峰 , 杨阳 , 杨飞 , 徐晓阳 , 苏玉彬 , 陈圣 , 徐子强 , 辛国旭 , 张衍 , 李韵晨 , 陈鸿云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IPC: G01V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巷道无人履带车进行巷道探测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中心处理器和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在未使用时处于未展开状态,此时体积较小,便于放置及搬运;展开后其收发模式为双发射三接收,其仅需低占空比的阶跃电流即可实现对周围异常体的探测,既节省了电量又加长了探测时间;在进行探测激发时,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的两个发射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共同组成等值反磁通原理线圈结构,消除了磁通量,实现了对一次场干扰的消除,同时两个发射线圈分别与两个第一接收线圈共同组成对偶发射‑接收线圈结构,通过接收的二次场信号正负情况,即能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体及异常体的具体方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