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1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72894.8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IPC: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图像的高压储气库泄漏点带压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带压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相机、柔性薄膜、固定支架、隔板和疏油膜,通过薄膜感知两侧压差引起的形变,并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泄漏点进行检测;薄膜的柔性特性使其在压差作用下产生感知变形,而薄膜上涂有特殊标记,在变形过程中通过相机拍摄得到图像,以便对数据处理分析;为了确保检测精度,装置设计了固定支架保持薄膜张紧状态,确保图像质量;照明灯的设置保障了拍摄过程中的光线充足,从而提高了图像采集的准确性;疏油膜有效防止油气污染,提高检测过程的稳定性;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精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带压条件下的泄漏点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9846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06105.0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储气库泄漏点带压检测装置,包括机械臂,机械臂包括基座,基座上表面的中部活动铰接安装有大臂,大臂的另一端呈“L”形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另一端均活动安装有固定座,第一支臂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有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第二支臂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内表面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薄膜传感器,固定支架远离第二支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设有支撑腿,固定支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集成机。本发明有利于实现对高压储气库壁面的全面检测,查找壁面是否存在漏气情况,以降低高压储气库的使用风险,保障储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281750.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城市深部岩溶塌陷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城市活动胁迫模拟加载系统,用于模拟不同城市活动胁迫对深部岩溶塌陷的影响,城市活动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和/或降雨情况和/或静动载荷和/或开挖扰动;测控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试验系统的各种参数,以测量和控制模型试验过程中的参数的变化情况;参数至少包括压力、水位、变形。本系统中的城市活动胁迫模拟加载系统可以模拟地下水位变化、降雨情况、静动载荷、开挖扰动等城市活动,更真实地模拟了实际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深部岩溶塌陷的风险;还采用了测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试验系统压力、水位、变形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深部岩溶塌陷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13424.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煤矿软岩巷道压气储能承载密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浅埋煤矿软岩巷道压气储能承载密封结构设于浅埋煤矿软岩巷道围岩内,为中空的圆柱结构,其内部空间用于存储压缩空气;所述压缩空气储能承载密封结构自巷道中心向巷道侧壁围岩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钢密封层、第一滑移层、第一钢筋混凝土内衬层、第二滑移层、第二钢密封层、第三滑移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内衬层,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内衬层连接外部围岩层。本发明可解决利用浅埋煤矿软岩地下空间压缩空气储能面临的安全、密封难和造价高的瓶颈问题,为实现高效、经济、安全利用大量关退浅埋煤矿软岩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826719.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利用关闭/废弃煤矿地下空间进行压气储能的模型实验系统,属于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其模型实验系统主要包括真三轴地应力模拟加载系统、复合硐室结构、试验控制系统、高压气加载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测采集系统,通过真三轴地应力模拟加载系统为物理模型施加不同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以及不同的侧压力系数,以模拟不同压气储能实验硐室所处的真实地应力情况。所述模型实验系统通过围岩‑配筋混凝土衬砌‑密封层模拟复合硐室结构,并设计封堵构件,构建压气储能储气库的模型,并将空气压缩后储存进气囊制作成的密封层中,模拟压气储能过程中产生的高压气体压力。本发明增加了在探索利用关闭/废弃煤矿地下空间进行压缩空气储能硐室方面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储气库硐室复合结构设计、储气过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承载密封结构设计等提供实验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81750.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城市深部岩溶塌陷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城市活动胁迫模拟加载系统,用于模拟不同城市活动胁迫对深部岩溶塌陷的影响,城市活动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和/或降雨情况和/或静动载荷和/或开挖扰动;测控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试验系统的各种参数,以测量和控制模型试验过程中的参数的变化情况;参数至少包括压力、水位、变形。本系统中的城市活动胁迫模拟加载系统可以模拟地下水位变化、降雨情况、静动载荷、开挖扰动等城市活动,更真实地模拟了实际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深部岩溶塌陷的风险;还采用了测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试验系统压力、水位、变形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深部岩溶塌陷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44431.3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软岩巷道的复合衬砌高压储气库及施工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地下储能技术领域,包括:衬砌结构,设置于软岩巷道内,钢筋混凝土传力桩沿周向布置于衬砌结构的外侧,其一端与衬砌结构连接,另一端向远离衬砌结构的方向伸入软岩巷道内。当衬砌结构受到内部高压空气的压力时,压力由衬砌结构传递至钢筋混凝土传力桩,钢筋混凝土传力桩沿长度方向与软岩巷道产生摩擦,即将高压空气从内向外产生的压力转化为钢筋混凝土传力桩与软岩巷道之间的摩擦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避免高压空气压力直接压载于软岩巷道,维持软岩巷道结构稳定性,实现了压缩空气储能结构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4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1580483.2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地下水影响煤矿巷道压气储能稳定性的实验装置,包括:储气库硐室,储气库硐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围板,且密封围板与储气库硐室之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储气库硐室的外侧为围岩层;供气系统,供气系统穿过其中一密封围板与储气库硐室的内室连通,另一密封围板上设置有排气孔;地下水模拟系统;围岩压力监测系统,围岩压力监测系统设置在围岩层上;储气库应力应变监测系统,储气库应力应变监测系统设置在储气库硐室的外壁上;围压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对关退煤矿井巷地下空间开展压缩空气储能多工况、动态全过程的真实模拟,为多种运行工况条件下储气库硐室复合结构受力变形特性及参数设计研究提供装备及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501977.7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岩溶隧道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喷涌防治系统,包括改良剂混合机构、改良剂输送机构和盾构开挖机构,所述改良剂混合机构的出料端与改良剂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改良剂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盾构开挖机构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改良剂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入模块,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存储器、信号接收器和电源,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本发明通过改良剂混合机构和改良剂输送机构的设置,可以对渣土改良剂进行混合输送,从而可以显著改善渣土的和易性,同时能有效降低土仓内渣土的渗透性,进而遏制喷涌的发生,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6719.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利用关闭/废弃煤矿地下空间进行压气储能的模型实验系统,属于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其模型实验系统主要包括真三轴地应力模拟加载系统、复合硐室结构、试验控制系统、高压气加载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测采集系统,通过真三轴地应力模拟加载系统为物理模型施加不同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以及不同的侧压力系数,以模拟不同压气储能实验硐室所处的真实地应力情况。所述模型实验系统通过围岩‑配筋混凝土衬砌‑密封层模拟复合硐室结构,并设计封堵构件,构建压气储能储气库的模型,并将空气压缩后储存进气囊制作成的密封层中,模拟压气储能过程中产生的高压气体压力。本发明增加了在探索利用关闭/废弃煤矿地下空间进行压缩空气储能硐室方面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储气库硐室复合结构设计、储气过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承载密封结构设计等提供实验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