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01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35883.6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巷道围岩裂隙演化的离散元方法,包括现场煤岩层取芯并记录RQD值,观测巷道变形并统计煤层裂隙分布特征;室内测试煤岩试样的力学参数,根据RQD值计算出岩体的强度;利用UDEC-Trigon模块建立数值模型调整参数与岩体强度相匹配校正模型参数;建立工程尺度的数值模型调整参数与现场变形特征匹配,最终模拟巷道围岩裂隙演化。本发明为离散元数值模拟巷道变形提供准确的基础力学参数,可确保模拟结果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15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635883.6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巷道围岩裂隙演化的离散元方法,包括现场煤岩层取芯并记录RQD值,观测巷道变形并统计煤层裂隙分布特征;室内测试煤岩试样的力学参数,根据RQD值计算出岩体的强度;利用UDEC‑Trigon模块建立数值模型调整参数与岩体强度相匹配校正模型参数;建立工程尺度的数值模型调整参数与现场变形特征匹配,最终模拟巷道围岩裂隙演化。本发明为离散元数值模拟巷道变形提供准确的基础力学参数,可确保模拟结果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71049.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沿空留巷可张开式预应力对拉锚杆束及使用方法,包括锚杆本体、预应力钢筋、八分撑和连接钢筋,先将三个八分撑通过两个连接钢筋组成一体结构,然后将一体结构的三个八分撑通过前滑块和后滑块滑动设置在锚杆本体上,并处于闭合状态;然后将预应力钢筋分别穿过各个三分撑和两个内锁具;接着将初步组装的对拉锚杆穿过充填袋,使三个八分撑处于充填袋内;接着通过拉拔设备对连接钢筋施加拉力,其中连接钢筋受拉力作用会使各个八分撑由闭合状态变成撑开状态,进而使各个预应力钢筋发生拉伸变形,最终达到完全撑开的状态;然后,采用预应力绞车对各个变形后的预应力钢筋施加预应力,完成后向充填袋内注入高水充填材料,待凝固后形成充填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47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0635887.4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裂隙演化的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确定方法,包括现场观测巷道变形和煤柱裂隙分布特征,构建UDEC‑Trigon数值模型匹配现场情况确定模型参数,反演不同煤柱宽度内部裂隙的演化规律,基于裂隙演化贯通确定合理煤柱宽度,最后提出高预应力锚杆锚索技术控制煤柱稳定五个步骤。本发明采用损伤因子对裂隙演化贯通进行量化评定,最终确定最佳的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可确保煤柱在服务期间内部裂隙不贯通,在稳定承载的同时可有效隔离采空区瓦斯。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4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35887.4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裂隙演化的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确定方法,包括现场观测巷道变形和煤柱裂隙分布特征,构建UDEC-Trigon数值模型匹配现场情况确定模型参数,反演不同煤柱宽度内部裂隙的演化规律,基于裂隙演化贯通确定合理煤柱宽度,最后提出高预应力锚杆锚索技术控制煤柱稳定五个步骤。本发明采用损伤因子对裂隙演化贯通进行量化评定,最终确定最佳的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可确保煤柱在服务期间内部裂隙不贯通,在稳定承载的同时可有效隔离采空区瓦斯。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5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371049.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沿空留巷可张开式预应力对拉锚杆束及使用方法,包括锚杆本体、预应力钢筋、八分撑和连接钢筋,先将三个八分撑通过两个连接钢筋组成一体结构,然后将一体结构的三个八分撑通过前滑块和后滑块滑动设置在锚杆本体上,并处于闭合状态;然后将预应力钢筋分别穿过各个三分撑和两个内锁具;接着将初步组装的对拉锚杆穿过充填袋,使三个八分撑处于充填袋内;接着通过拉拔设备对连接钢筋施加拉力,其中连接钢筋受拉力作用会使各个八分撑由闭合状态变成撑开状态,进而使各个预应力钢筋发生拉伸变形,最终达到完全撑开的状态;然后,采用预应力绞车对各个变形后的预应力钢筋施加预应力,完成后向充填袋内注入高水充填材料,待凝固后形成充填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439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910699081.1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多段封堵、致裂、注浆、注水一体化设备,包括,前置封孔器,与前置封孔器通过连接头连接的若干个过渡封孔器,以及通过连接头与最后一节过渡封孔器连接的后置封孔器;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多根搭配组合的前置封孔器、过渡封孔器和后置封孔器,在实际钻孔中,可以互相搭配组合,在多根封孔器的协同作用下,同时具有多段封堵、致裂、注浆、注水等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更简单高效施工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54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617101.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裂隙和能量演化的锚杆支护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施加不同预紧力时锚固体在加载过程中的能量演化特征;根据锚固体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不同预紧力下锚固体的裂隙发育情况和变形破坏特征;并根据锚固体加载过程中的能量演化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变形破坏特征建立预紧力‑能量‑锚固效果之间的关系评价锚杆支护效果。本发明从能量和微观角度对锚固体破坏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锚杆支护效果评价方法,解决了采用应力‑应变来描述锚固体变形破坏过程不能真实反应出锚固体的变形破坏规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5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3253.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坚硬顶板定向水压致裂沿空巷道快速掘巷方法,属于岩层移动及巷道围岩控制领域;其步骤包括:确定坚硬顶板层位和厚度;制定坚硬顶板内定向水平钻孔布置方案和水力压裂方案;采用定向钻机依次施工定向水平钻孔并进行水力压裂;进行沿空巷道开挖作业。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减小煤柱上方坚硬悬顶长度,优化巷道围岩应力环境,降低沿空巷道围岩控制难度,加快巷道掘进速度,缩短巷道贯通时间,缓解采掘接替紧张。本发明钻孔数量少,有效压裂范围大,施工周期短,顶板切落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81705.7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扇形辐射状胶结膏体充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和充填施工,隔离气囊设置在一个支架节点处形成采空区帷幕区域,相邻两隔离气囊间隔一支架节点;设置帷幕注浆孔和内部注浆孔,帷幕注浆孔沿帷幕区域两侧设置且呈扇形排列,内部注浆孔设置在帷幕区域中部且呈扇形排列;将料浆浓度为75%的充填材料注入帷幕注浆孔,30%的充填材料注入内部注浆孔,本发明设定的每个循环间,采用扇形分布的形态,使得两个循环间的扇形充填区域强弱互助效应,促使两个循环交接位置形成的充填区域与扇形中间充填区域的强度近似,使得本发明形成的整体扇形充填区域承载能力均等,均匀承载采空区覆岩,减缓地表整体沉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