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矸石高孔隙充填材料架后自移式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738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259621.5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矸石高孔隙充填材料架后自移式充填方法,包括:在液压支架后方铺设轨道并设置喷浆装置;前方工作面割煤、移架并推移刮板输送机后推移喷浆轨道,并在第一个液压支架后方投放煤矸石颗粒;开始喷浆,煤矸石与料浆固结形成充填体,新形成的充填体厚度达到0.3m时停止喷浆和煤矸石落料;而后将喷浆装置移动至下一液压支架后方,在此处开启煤矸石落料并向煤矸石喷洒料浆,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煤和充填作业完成。本方法简单安全高效,可执行架后自移式的喷浆作业,能够在煤矸石落料的同时,自由往返喷洒快速粘凝材料,煤矸石与快速粘凝材料共同形成充填体,实现高效充填开采。

    一种矸石高孔隙充填材料架后自移式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7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59621.5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矸石高孔隙充填材料架后自移式充填方法,包括:在液压支架后方铺设轨道并设置喷浆装置;前方工作面割煤、移架并推移刮板输送机后推移喷浆轨道,并在第一个液压支架后方投放煤矸石颗粒;开始喷浆,煤矸石与料浆固结形成充填体,新形成的充填体厚度达到0.3m时停止喷浆和煤矸石落料;而后将喷浆装置移动至下一液压支架后方,在此处开启煤矸石落料并向煤矸石喷洒料浆,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煤和充填作业完成。本方法简单安全高效,可执行架后自移式的喷浆作业,能够在煤矸石落料的同时,自由往返喷洒快速粘凝材料,煤矸石与快速粘凝材料共同形成充填体,实现高效充填开采。

    高电导率氧化物@碳化物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57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83442.1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领域,具体涉及高电导率氧化物@碳化物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氢氟酸水溶液与钛碳化铝粉末进行水热反应,过滤取沉淀,经水洗、醇洗后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即得到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的碳化钛前驱体粉末;将金属离子源、尿素、葡萄糖、水和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的碳化钛前驱体粉末进行水热反应,过滤取沉淀,经水洗、醇洗后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在惰气气氛中煅烧,以得到表面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的碳化钛复合材料;所述金属离子源包括七钼酸铵、氟化铈、乙酸钴或氟化钛中的任一种;所述表面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的碳化钛复合材料中含有Metal‑Ti化合键。

    一种充填开采工作面埋管取热高效数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1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77465.1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开采工作面埋管取热高效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获取顶底板煤岩体的热物理性能参数,确定计算区范围;建立包括充填体、充填体内布置的热交换管以及顶底板围岩的数值计算模型;模型划分网格,在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中设置对称边界条件,并根据取热工况设定模型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运行计算模型,根据不同位置埋管的换热特征,确定计算模型中代表性热交换管的数量;并计算整个充填工作面埋管取热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地计算整个充填空间的取热性能,评估充填开采工作面取热能力,提高计算效率、节约计算成本,有效解决井下大尺度充填空间埋管取热模拟计算速度的难题,为井下空间地热提取高效计算提供借鉴。

    一种煤矸石电化学活性提升用微米级制备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899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61677.4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矸石电化学活性提升用微米级制备设备,涉及煤矸石电化学活性技术领域,包括设备主体、传输筛选盒和锥形转动桶,设备主体外部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设备主体外部开设有滑动凹槽,设备主体外部固定安装五号电机,传输筛选盒外部固定安装有四号电机,传输筛选盒外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块,一号固定块外部开设有散热防尘网,锥形转动桶转动在设备主体的内壁,锥形转动桶连接有球磨组件,本设备可通过球磨将煤矸石破碎至微米级,并在球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酸浸,大大提高了煤矸石再利用的效率,并使其进一步提升煤矸石电化学活性使其可以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一种煤矸石电化学活性提升用微米级制备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899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61677.4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矸石电化学活性提升用微米级制备设备,涉及煤矸石电化学活性技术领域,包括设备主体、传输筛选盒和锥形转动桶,设备主体外部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设备主体外部开设有滑动凹槽,设备主体外部固定安装五号电机,传输筛选盒外部固定安装有四号电机,传输筛选盒外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块,一号固定块外部开设有散热防尘网,锥形转动桶转动在设备主体的内壁,锥形转动桶连接有球磨组件,本设备可通过球磨将煤矸石破碎至微米级,并在球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酸浸,大大提高了煤矸石再利用的效率,并使其进一步提升煤矸石电化学活性使其可以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一种顶板破碎条件下采空区充填体参数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5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0419.6

    申请日:2025-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板破碎条件下采空区充填体参数的监测方法,涉及矿产开采技术领域,包括:沿着顶板的水平方向工作面,在顶板上设计每种顶板稳定性等级对应的监测间距;按照顶板的顶板稳定性等级对应的监测间距进行打孔,穿过伪顶打孔至直接顶内,在直接顶内设置打孔埋设层,以及穿过直接顶打孔至基本顶内,在基本顶内设置打孔埋设层;将分体式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环埋设在打孔埋设层,以测量充填体压缩变形量;在感应环埋设位置下方的地面上设置窝槽,并将应力计设置于窝槽内测量充填体应力。本发明能够具有适应性地准确监测采空区充填体参数。

    一种定量动载协同三维扫描制备不同破碎程度岩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84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1059.4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动载协同三维扫描制备不同破碎程度岩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岩样的孔隙裂隙、岩样的密度和岩样的超声波纵波波速对待制备岩样进行筛选,获得待制备试样;对所述待制备试样进行动载冲击,并采用声发射监测待制备试样内部裂隙的产生情况,获得声发射监测结果;基于所述声发射监测结果对待破碎岩样进行动载冲击和分类,获得待筛选岩样;采用三维裂隙扫描对所述待筛选岩样进行孔隙率筛选,获得不同破碎程度的岩样。本发明通过三维孔隙裂隙扫描、岩石超声波测试、实验室测试、定性定量分析等方法,能够制备不同破碎程度的岩样,为分析不同破碎程度或应力路径岩体的再承载力学特性研究提供前提。

    一种固废材料承载变形的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09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27233.8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材料承载变形的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其涉及充填开采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固废材料的散体试样,对散体试样进行筛分得到多个粒径,测出各粒径实验前的质量;将散体试样进行压实实验得到散体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计算直线部分的斜率k;对压实实验后的散体试样进行筛分得到多个粒径,测出各粒径实验后的质量,绘制各粒径实验前后的质量配比图,计算散体试样的相对破碎率Br和实测分形维数;构建宏观应变的关系式,将散体试样的实测分形维数代入关系式得到固废材料的宏观应变,进而判定固废材料的承载变形程度。本发明能够解决宏观观测法缺乏细致处的观察的问题,所获得的固废材料变形结果更加准确。

    金属-空气电池测试装置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8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66543.2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空气电池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空气电池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瓶体、进/排气组件、测试组件和正/负极连接组件;瓶体瓶口处设置有密封塞。进/排气组件用于向瓶体内通入特殊气体和将瓶体内的杂质气体排出。测试组件用于固定待测金属‑空气电池;正/负极连接组件设置在测试组件上,正/负极连接组件分别与待测金属‑空气电池的正极、负极一一对应连接,并通过导线引出瓶体后用于与外部测试电路连接。所述方法利用金属‑空气电池测试装置进行测试。本发明装置基于瓶体构建待检测金属‑空气电池的测试空间,具备装置配件少,配件间的孔隙小且封堵效果高,保持均一气氛的密封时间久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