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2909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62126.8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的煤岩性状识别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基于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的煤岩性状识别系统实现的,上述的系统由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采煤机电气主控制器、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数据传输电缆、通信数据传输线,采煤机机载电源组成;上述的方法是通过采集存储由振动信号、采煤机截割左右截割电机及牵引电机的电压电流及温度扭矩、采煤机左右摇臂升降油缸压力、牵引电机速度信号组成的采煤机工作参数,分析采煤机滚筒截齿截割煤、岩石不同顶底板情况下的信号特征,运用小波包分析振动信号的不同频段能量特征,运用概率统计样本分析截割电机工作参数的特征分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综合建立不同煤岩性状数据库,实现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参数的煤岩性状识别系统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14142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623568.0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采掘设备机载大容量数据记录和振动测试系统,由包括嵌入式计算机主板、数据采集卡、大容量固态硬盘在内的主机、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组成。主机内的嵌入式计算机主板通过其板载I/O接口接收并实时将外部信号储存到大容量固态硬盘中,该外部信号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外部信号是由机电设备自身的控制系统采集并通过通信接口传到主机中,并实时的存储到大容量固态硬盘中;另外一种信号是由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并经信号调理模块调理后由主机内的数据采集卡采集,再由数据采集卡通过其通信接口传到嵌入式计算机主板中,并实时存储到大容量固态硬盘中。本发明成本低,精度高,实时性好且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331294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166294.1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H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本安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由包括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矿用信号阻燃电缆,本安型信号调理板组成。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拾取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工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该振动信号经过矿用信号阻燃电缆传输给本安型信号调理板,本安型信号调理板有两个主要作用:首先是给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供电;其次是对经矿用信号阻燃电缆传输过来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本发明解决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问题。填补了当前国内没有满足煤矿井下本质安全型要求的振动传感器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39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563527.5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3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采煤机感知的煤岩界面分析方法,是基于一种采煤机感知的煤岩界面分析系统实现的,系统由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采煤机电气主控制器、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方法是通过振动信号、采煤机截割和牵引电机电压电流及温度扭矩、采煤机摇臂升降油缸压力、牵引电机速度信号组成的采煤机工作参数,分析采煤机滚筒截齿截割煤、岩石不同顶底板情况下信号特征,运用小波包分析振动信号不同频段能量特征,运用概率统计样本分析截割电机工作参数的特征分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综合建立不同煤岩性状数据库,通过模糊数学理论定义采煤机感知煤岩界面,根据采煤机感知多传感器信息计算煤岩界面隶属度,从而作为煤岩界面识别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40539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63527.5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3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采煤机感知的煤岩界面分析方法,是基于一种采煤机感知的煤岩界面分析系统实现的,系统由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采煤机电气主控制器、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方法是通过振动信号、采煤机截割和牵引电机电压电流及温度扭矩、采煤机摇臂升降油缸压力、牵引电机速度信号组成的采煤机工作参数,分析采煤机滚筒截齿截割煤、岩石不同顶底板情况下信号特征,运用小波包分析振动信号不同频段能量特征,运用概率统计样本分析截割电机工作参数的特征分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综合建立不同煤岩性状数据库,通过模糊数学理论定义采煤机感知煤岩界面,根据采煤机感知多传感器信息计算煤岩界面隶属度,从而作为煤岩界面识别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141429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623568.0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采掘设备机载大容量数据记录和振动测试系统,由包括嵌入式计算机主板、数据采集卡、大容量固态硬盘在内的主机、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组成。主机内的嵌入式计算机主板通过其板载I/O接口接收并实时将外部信号储存到大容量固态硬盘中,该外部信号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外部信号是由机电设备自身的控制系统采集并通过通信接口传到主机中,并实时的存储到大容量固态硬盘中;另外一种信号是由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并经信号调理模块调理后由主机内的数据采集卡采集,再由数据采集卡通过其通信接口传到嵌入式计算机主板中,并实时存储到大容量固态硬盘中。本发明成本低,精度高,实时性好且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331294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166294.1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H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本安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由包括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矿用信号阻燃电缆,本安型信号调理板组成。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拾取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工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该振动信号经过矿用信号阻燃电缆传输给本安型信号调理板,本安型信号调理板有两个主要作用:首先是给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供电;其次是对经矿用信号阻燃电缆传输过来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本发明解决了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问题。填补了当前国内没有满足煤矿井下本质安全型要求的振动传感器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2799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40195.X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异构环境下时空型混合负载调度优化方法,包括:依据异构分布式集群的各计算节点的处理器将其划分为高/中性能计算节点;对排队待运行混合负载的传统资源请求{CPU/GPU,Mem}进行属性扩展,增加Label和Time两个属性;对排队待运行混合负载的资源请求增加属性Utility;构建调度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增加针对负载的限制;增加针对计算节点的限制;求解模型。本发明采用效益函数扩充时空型混合负载的传统资源请求,为其构建全局调度优化模型,进行灵活的任务分配,在可用资源充足时尽量为任务分配偏好的资源,在偏好资源忙碌时为其分配其它可执行资源,来达到提高系统执行效率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32909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62428.5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多参数的煤岩性状识别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基于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多参数的煤岩性状识别系统实现的,上述的系统由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采煤机电气主控制器、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数据传输电缆、通信数据传输线及采煤机机载电源组成;上述的方法是通过采集存储由振动信号、采煤机截割左右截割电机及牵引电机的电压电流及温度扭矩、采煤机左右摇臂升降油缸压力、牵引电机速度信号组成的采煤机工作参数,分析采煤机滚筒截齿截割煤、岩石不同顶底板情况下的信号特征,运用小波包分析振动信号的不同频段能量特征,运用概率统计样本分析截割电机工作参数的特征分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综合建立不同煤岩性状数据库,实现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参数的煤岩性状识别系统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29090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62126.8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的煤岩性状识别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基于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的煤岩性状识别系统实现的,上述的系统由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采煤机电气主控制器、本质安全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数据传输电缆、通信数据传输线,采煤机机载电源组成;上述的方法是通过采集存储由振动信号、采煤机截割左右截割电机及牵引电机的电压电流及温度扭矩、采煤机左右摇臂升降油缸压力、牵引电机速度信号组成的采煤机工作参数,分析采煤机滚筒截齿截割煤、岩石不同顶底板情况下的信号特征,运用小波包分析振动信号的不同频段能量特征,运用概率统计样本分析截割电机工作参数的特征分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综合建立不同煤岩性状数据库,实现基于采煤机截割电机参数的煤岩性状识别系统和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