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6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6835.4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围岩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深井围岩让压‑增压‑调压分步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对于深部高应力巷道工程,在巷道掘进期间,结合数值模拟机模拟试验分析结果进行定量让压支护;在巷道围岩产生变形后,通过变形阈值及时开展强支增压;在巷道进入工作面超前影响范围前,结合矿压观测、模拟分析机模型试验在超前区域进行多维调压控制;利用评价模型对深井围岩让压‑增压‑调压分步协同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该方法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支护卸压措施,实现对深井高应力巷道的稳定性控制,保障深部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90747.1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围岩控制主动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锚杆预紧力智能施加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智能监测装置,用于获取预紧力施加前后锚杆托盘的变形量,基于变形量与预紧力对应关系数据库得到锚杆当前的预紧力大小;智能控制装置,用于判断当前预紧力与预设预紧力的差值,若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根据差值控制锚杆拉拔装置为锚杆提供拉拔力;若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控制定量旋钮装置对锚杆施加所需的预紧力;锚杆拉拔装置,用于根据控制指令为锚杆施加轴向的拉拔力;定量旋钮装置,用于根据扭矩信号自动控制螺母与锚杆的旋紧。本发明解决了预紧力施加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测预紧力施加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2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79373.5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智能掘支物理模拟试验系统与方法,属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框架组件和控制组件,框架组件沿掘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掘进组件、支护组件和清渣组件;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掘进组件、支护组件和清渣组件的工作状态;支护组件包括定位框架、钻孔单元和送锚单元,定位框架套设于框架组件,钻孔单元和送锚单元沿掘进方向依次设置于定位框架内,钻孔单元的钻孔端可伸出定位框架的顶部,送锚单元连接有预制锚杆,预制锚杆的非连接端部伸出框架组件的顶部。能够还原实际工程中边掘边支的施工过程,提高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准确性,解决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可靠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89391.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覆岩离层注浆减沉降震评价方法,涉及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大能量微震事件密度对工作面进行区域划分,判断需要注浆的区域;分别获取覆岩离层注浆前和注浆后的地表沉降参数和微震能量;根据注浆前后的参数变化分别绘制地表沉降参数和微震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变化曲线,根据变化曲线确定地表沉降参数平均值和微震平均能量;根据注浆前后的地表沉降参数平均值和微震平均能量确定地表沉降参数的降低率和微震平均能量的降低率;根据降低率对覆岩离层注浆后的减沉降震效果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3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66772.8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1N3/08 , G01N17/00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安全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支护体系全周期设计方法,根据地下工程设计参数和地质条件,将地下工程简化为围岩‑主被动支护力学模型,计算围岩荷载;对围岩荷载进行分配,将围岩荷载分配为主动支护结构承担的荷载和被动支护承担的荷载;分别确定主动支护结构和被动支护结构在全周期内承载能力与时间的关系,分别计算相应支护结构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的耐久性系数;进行主‑被动支护结构初步设计;调整、优化地下工程支护体系设计方案。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支护未考虑现场工程地质环境对支护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施工速度慢、支护成本高、安全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27725.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岩体能量差的岩爆等级预测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勘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岩爆能量原位评价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时效性高,提高了施工安全,具体方案如下:设置不同的钻进参数进行室内数字钻进试验,获取随钻参数;利用获取的随钻参数建立岩体能量差计算模型;基于岩体能量差计算模型得到岩体随钻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获得岩体能量差;基于室内数字钻进试验中岩体岩爆情况与岩体能量差的关系,建立岩体能量差岩爆等级预测模型,确定岩体能量差岩爆等级划分阈值;基于划分的阈值,结合现场钻进过程中岩体能量差的变化对岩爆等级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73709.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程结构恒阻吸能节点,包括单耳板节点板和双耳板节点板,单耳板节点板包括第一端板和固定在第一端板一侧的第一耳板,双耳板节点板包括第二端板和固定在第二端板一侧的两个第二耳板,第二耳板间隔设置,第一耳板位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构成转动节点,转动节点两侧各设有两根NPR圆钢,同侧的两根NPR圆钢上下相对设置,构成与转动轴同轴的圆环状钢圈,NPR圆钢一端与第一耳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耳板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且强度大的优点;通过NPR圆钢的变形产生转动的阻力,通过大变形提供恒阻。本发明能够吸收一部分有地震作用产生的应变能,从而达到吸能减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806139.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3/24 , G01V9/00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围岩结构特征原位探测与分级方法,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岩体抗压强度随钻反演模型,得到岩体抗压强度以及岩体抗压强度与钻进深度变化曲线;根据岩体抗压强度随钻进深度变化曲线的响应特征,建立岩体结构面参数随钻反演模型;基于岩体结构面参数随钻识别模型得到岩体结构面参数,并确定岩体完整性系数;根据岩体完整性系数与岩体抗压强度,建立围岩原位随钻分级模型,得到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以对围岩进行原位随钻分级。本发明能够实现地下工程围岩结构特征原位探测与分级,提高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57987.0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开挖补偿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围岩控制领域,包括高预应力设计、扩散方式设计和耐久性设计,得到开挖补偿设计方案;建立预应力数值计算模型,计算预应力值;根据预应力值确定预应力施加方式和受力载体形成高预应力设计;选择护表构件,建立地下工程围岩数值模型,得到护表构件不同布置形式下围岩力学参数;根据围岩力学参数建立综合评价指标,确定最优护表构件布置形式;建立围岩和支护构件数值计算模型,确定传力范围,形成扩散方式设计;选择锚固方式,进行承载力测定;根据支护构件恒阻吸能效果测定试验得到恒阻吸能性能;根据支护构件复合受力性能测定试验得到抗扰动性能,形成耐久性设计;保证了围岩控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7099.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杆组合受力性能测试系统及评价方法。该锚杆组合受力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固定组件、拉伸施加组件、剪切施加组件、扭矩施加组件以及监测元件。所述拉伸施加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锚杆主体施加拉伸力的拉伸加载油缸,所述剪切施加组件用于对所述锚杆主体分别施加静剪切力和动剪切力;所述扭矩施加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锚杆主体施加扭矩的旋转马达;所述监测元件连接于所述锚杆主体,以对所述锚杆主体受到的拉伸、剪切和扭转进行监测。该锚杆组合受力性能测试系统能够模拟现场施工过程中锚杆主体所遇到的高应力环境下,分别对锚杆主体施加动载荷、静载荷或动静耦合载荷,准确有效的测试及评价锚杆主体的组合受力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