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T快速成像的负载敏感岩芯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86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510374060.4

    申请日:2015-07-01

    Inventor: 赵毅鑫 赵弘 龚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快速成像的负载敏感岩芯加载方法,主要运用在实验室内岩芯的抗压性能测试中,以期获取岩芯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该方法在岩芯加载过程中,通过微焦点CT扫描仪对岩芯表面固定位置处的轴向应变量和环向应变量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主控计算设备进行不同时刻扫描图像间应变量的对比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机械加载装置并调节其加载方式,当所述岩芯表面监测点轴向应变量或环向应变量到达设定阈值时,所述加载装置的加载方式将自动由位移控制调整为应力控制,以获取所述岩芯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可以精确获取岩芯峰后变形和强度特征,为作业形式和检测手段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种基于CT快速成像的负载敏感岩芯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86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74060.4

    申请日:2015-07-01

    Inventor: 赵毅鑫 赵弘 龚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快速成像的负载敏感岩芯加载方法,主要运用在实验室内岩芯的抗压性能测试中,以期获取岩芯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该方法在岩芯加载过程中,通过微焦点CT扫描仪对岩芯表面固定位置处的轴向应变量和环向应变量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主控计算设备进行不同时刻扫描图像间应变量的对比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反馈至机械加载装置并调节其加载方式,当所述岩芯表面监测点轴向应变量或环向应变量到达设定阈值时,所述加载装置的加载方式将自动由位移控制调整为应力控制,以获取所述岩芯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可以精确获取岩芯峰后变形和强度特征,为作业形式和检测手段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动态渗流组合加载岩石力学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18644U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20205575.6

    申请日:2017-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态渗流组合加载岩石力学实验装置,其装置对岩样顶底施加一定强度的渗压与不同强度和延时的冲击载荷。其实验装置包括试件(6),试件(6)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输入杆(4)、输出杆(13),输出杆(13)的外端设置有吸收杆(7),在吸收杆(7)处设有阻尼器(8),输入杆(4)处设有冲头(3)、冲头发射机构(2)及高压气罐(1),在输入杆(4)和输入杆(13)上贴有应变片(5),试件上下两端连接有导管(11),导管连接着阀门(10)和溶液存储室(9)。

    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609898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236292.9

    申请日:2015-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该系统包括紧贴顶板的Π型钢梁、支撑顶板Π型钢梁的钢管混凝土立柱、套在钢管混凝土立柱下部的椭圆环底座、以椭圆环底座为铰接支点的倾斜液压千斤顶,其端头支撑充填墙体表面的Π型钢梁和金属网。由钢管混凝土立柱形成的桁架结构对顶板起主要支护作用,与充填墙体协同控制顶板的下沉变形,在此过程中钢管混凝土立柱可适度扎底让压,增加钢管混凝土立柱在垂直方向的稳定性,那么倾斜布置的液压千斤顶以椭圆环底座为铰接支点,可提供较大的作用力支撑充填墙体表面的Π型钢梁压金属网。随着大断面沿空留巷顶板进一步变形,其侧表面的变形被倾斜液压千斤顶支撑Π型钢梁压金属网所限制,充填墙体受力状态被改善,此时充填墙体对顶板支护作用显著增强,与钢管混凝土桁架协同控制顶板变形;当围岩变形达到一定状态后,桁架结构与充填墙体也都趋于稳定,两者最终形成有效的巷旁协同控制系统。

    一种基于三轴加载的岩石霍普金森动态冲击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772734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205631.6

    申请日:2017-03-06

    Inventor: 龚爽 赵毅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轴加载的岩石霍普金森动态冲击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岩石施加一定强度的三轴围压与不同加载率的冲击载荷。其试验装置包括试件11,试件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输入杆6、输出杆7,输入杆处设有冲头3、发射管2及压缩气体容器1,冲头和输入杆之间设有测速系统4,在输入杆6和输出杆7上贴有应变片5,应变片5的监测数据存储在瞬态波形存储器10中。试件11位于压力容器8中,三轴围压通过液压传动装置9进行调节和控制。压力容器8为油压容器,试样11两端由端板12夹持,油压容器的密封系统包括防尘盖13、杆密封14、容器盖17和防松螺母16,油压压力由针状阀15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