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顶成巷矸石帮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1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5913.8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巷道挖掘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切顶成巷矸石帮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推进采煤工作面;工作面的后方形成采空区;采空区的侧面边缘形成切顶成巷巷道;步骤S2,在切顶成巷巷道的帮部位置与采空区边缘的矸石之间设置挡矸结构;挡矸结构沿巷道轴向设置;挡矸结构包括双层挡矸结构:第一层挡矸结构沿巷道帮部铺设;第二层挡矸结构铺设在采空区边缘的矸石上,沿巷道轴向铺设;第二U型钢连接第一层挡矸结构与第二层挡矸结构;步骤S3,矸石继续垮落至挡矸结构中;步骤S4,在挡矸结构内填充浆体,形成挡矸墙体。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挡矸结构对巷道矸石帮变形控制作用不足的缺陷。

    一种切顶成巷采空区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0595.4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顶成巷采空区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在开采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通过爆破的方式进行顶板预裂形成切缝;在靠近开采工作面的位置设置挡矸支架进行挡矸支护,在采空区垮落矸石压实稳定后在回采巷道的顶板上钻设注浆孔,对留巷矸石进行注浆形成矸石充填墙以封堵采空区,随着在注浆区域凝固后拆除挡矸支护;开采完成后大巷保护煤柱、边界煤柱和形成矸石充填墙成封闭空间,自地面向上一开采工作面采空区内注入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二氧化碳封存成本,而且由于采空区内注入了大量二氧化,还可以大幅度的杜绝采空区遗煤自燃和采空区瓦斯爆炸的风险。

    一种厚硬顶板切顶成巷矸石帮缓冲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1833.9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硬顶板切顶成巷矸石帮缓冲控制方法,属于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巷道靠近工作面一侧安装第一挡矸支护装置;步骤2,在第一挡矸支护装置远离正在采矿的工作面一侧设置柔性缓冲墙;步骤3,在柔性缓冲墙远离第一挡矸支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矸支护装置;步骤4,在工作面开采后进行切顶泄压;用于解决现有的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在开采过程中,遇到厚硬顶板的地质情况下,工作面后方大块的垮落矸石会对挡矸支护产生强烈冲击载荷,容易造成液压挡矸支护发生大范围的变形和失效的技术问题。

    一种切顶成巷采空区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1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0595.4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顶成巷采空区二氧化碳封存的方法,在开采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通过爆破的方式进行顶板预裂形成切缝;在靠近开采工作面的位置设置挡矸支架进行挡矸支护,在采空区垮落矸石压实稳定后在回采巷道的顶板上钻设注浆孔,对留巷矸石进行注浆形成矸石充填墙以封堵采空区,随着在注浆区域凝固后拆除挡矸支护;开采完成后大巷保护煤柱、边界煤柱和形成矸石充填墙成封闭空间,自地面向上一开采工作面采空区内注入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二氧化碳封存成本,而且由于采空区内注入了大量二氧化,还可以大幅度的杜绝采空区遗煤自燃和采空区瓦斯爆炸的风险。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别及等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805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261867.5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一种判别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可行的评价体系,是从开采技术上和安全保障上提出的上行协调开采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基于上行开采比值判别法并综合考虑中间岩层与采高的关系、煤系地层分布、煤系地层物理力学性质、上覆岩层特征等多因素,建立了适用于特定区域的上行开采可行系数判别式与评价方法;并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数据统计、实践经验、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共五个方面的工作,综合各方面结果能够避免单一性判断误差,可以更准确地给出上行开采方案建议。该方法结合矿井地质条件,适用范围广、评价结果可靠性更高,有效解决目前煤矿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及合理开采模式确定的困难,保障矿井煤层群的安全上行开采。

    一种用于干热岩地热开采的循环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502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31024.7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干热岩开采的发电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热岩地热开采的循环发电方法,包括利用传热介质吸收传递干热岩中的能量,传热介质中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和重力势能,再转换成电能;用于干热岩地热开采的循环发电方法通过传热介质行成一套自动循环的能量传递系统,不断的将干热岩的内能转化为传动轴的机械能,再利用地下发电厂中与传动转轴相连的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实现干热岩地热的连续开采。

    一种相似模拟实验室用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2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609316.3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似模拟实验室用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振动筛、连接套筒、破碎机和集成控制装置,所述底板底部安装滚轮,顶部焊接凹槽,凹槽与扶手架连接,所述振动筛包括底座、第一支柱、减震弹簧、振动筛箱体、振动电机、筛网、振动筛进料口、废渣出料口装置、砂土出料口,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振动筛进料口和破碎机出料口,所述破碎机包括第二支柱、横梁、破碎机出料口、破碎机箱体、工程塑料斜块、齿面辊、轴承、破碎电机、破碎机进料口装置,所述集成控制装置带有故障指示灯和按钮面板。本发明通过集成控制装置控制破碎机和振动筛,回收利用相似模拟实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厚煤层综放沿顶掘进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0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02296.1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厚煤层综放沿顶掘进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作面计划保留巷道掘进时沿煤层顶板掘进,回采时进行超前支护和临时滞后支护,临时滞后支护装置抵接于底梁上,底梁沿留巷的走向方向铺设;在留巷采空区侧设挡矸支护装置、防侧倾装置和防陷装置,且防侧倾装置的外漏段插入预裂缝的切缝钻孔内,防陷装置与挡矸支护装置的底部固定并埋入底板煤层内。本发明,临时滞后支护装置的压力通过底梁均匀分散到留巷巷道的底板,有效防止底臌和滞后支护陷入底板中;利用挡矸支护装置、防侧倾装置、防陷装置、临时滞后支护装置和底梁实现工作面间不留煤柱,保留一条回采巷道给下一个工作面使用。

    采空区垮落矸石碎胀效应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341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0142930.6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空区垮落矸石碎胀效应的模拟方法。煤层开采后位于煤层之上的垮落层垮落形成垮落矸石,该模拟方法包括:确定出模拟底板岩层的第一相似层的尺寸、模拟煤层的第二相似层的尺寸、模拟垮落层的碎胀相似层的尺寸和模拟覆岩顶板岩层的第三相似层的尺寸;根据垮落层的岩石碎胀系数,确定出碎胀相似层中的岩石粒径、级配及粘结参数;在试验台上依次铺设第一相似层、第二相似层、碎胀相似层和第三相似层;对第二相似层进行挖掘形成模拟采空区,以使碎胀相似层垮落到模拟采空区中并形成垮落矸石。该模拟方法克服了相似模拟试验中垮落层无法真实模拟的难题,更加利于研究煤层开采后采场围岩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破坏。

    采空区垮落矸石碎胀效应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34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42930.6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空区垮落矸石碎胀效应的模拟方法。煤层开采后位于煤层之上的垮落层垮落形成垮落矸石,该模拟方法包括:确定出模拟底板岩层的第一相似层的尺寸、模拟煤层的第二相似层的尺寸、模拟垮落层的碎胀相似层的尺寸和模拟覆岩顶板岩层的第三相似层的尺寸;根据垮落层的岩石碎胀系数,确定出碎胀相似层中的岩石粒径、级配及粘结参数;在试验台上依次铺设第一相似层、第二相似层、碎胀相似层和第三相似层;对第二相似层进行挖掘形成模拟采空区,以使碎胀相似层垮落到模拟采空区中并形成垮落矸石。该模拟方法克服了相似模拟试验中垮落层无法真实模拟的难题,更加利于研究煤层开采后采场围岩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