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体根系拉拔剪一体化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16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73553.5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体根系拉拔剪一体化测试装置,通过对埋入土体中的根系进行拉拔剪测试获得覆被浅层滑坡中乔木根系土力学特性:包括用于容纳测试根系并水平放置的容器和拉拔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拉拔装置和容器之间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倾角调节机构;还包括具有两个滑动连接的子部分的剪切测试箱;所述容器中还具有将测试根系压实的填充材料,当容器被固定后由拉拔装置对测试根系或剪切测试箱施加向外的拉力,通过改变测试参数以获得根系特性数据。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拉拔装置和剪切测试箱配合,从而通过获得拉拔及剪切测试数据来反映植物根系对土体的加固效果,相较于现有的实验手段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实验装置。

    一种土工试样标准化自动制样机

    公开(公告)号:CN1071928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99956.X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工试样标准化自动制样机。其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终端和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接的伺服控制器;伺服加载模块,所述伺服加载模块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其包括一活塞组件;试样模具模块,所述试样模具模块与所述活塞组件活动连接,使所述活塞组件能够在所述试样模具模块的筒体内滑动;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所述伺服加载模块上并与所述伺服控制器相连接;以及与所述试样模具模块相连通的上排气排液壶和下排气排液壶。采用本发明进行标准化自动制样,去掉了因人工操作而引起的误差,可以实现同一批试样的各项性能统一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了GDS土动三轴仪等土力学仪器的有效使用率。

    一种土体根系拉拔剪一体化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16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473553.5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体根系拉拔剪一体化测试装置,通过对埋入土体中的根系进行拉拔剪测试获得覆被浅层滑坡中乔木根系土力学特性:包括用于容纳测试根系并水平放置的容器和拉拔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拉拔装置和容器之间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倾角调节机构;还包括具有两个滑动连接的子部分的剪切测试箱;所述容器中还具有将测试根系压实的填充材料,当容器被固定后由拉拔装置对测试根系或剪切测试箱施加向外的拉力,通过改变测试参数以获得根系特性数据。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拉拔装置和剪切测试箱配合,从而通过获得拉拔及剪切测试数据来反映植物根系对土体的加固效果,相较于现有的实验手段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实验装置。

    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与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98582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059915.9

    申请日:2009-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准确度和实用性较低,以及缺乏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计算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利用现场测量数据计算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以对1987-2004年间全国现有的所有可靠观测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起的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模型。并以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为关键步骤,建立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和混合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泥石流现场的测量调访,较准确地计算出泥石流相关流量和总量指标,填补了研究领域空白,特别适合于工程应用需要。

    一种便携式原位水平推剪仪

    公开(公告)号:CN1088964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06521.7

    申请日:2018-06-20

    Inventor: 李战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力学中碎石土原位抗剪强度的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原位水平推剪仪。针对现有技术对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勘查中,现场测定推剪强度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油缸,油缸的活塞和油缸筒的端部分别通过可拆卸连接设置有框架I和框架II,框架I和框架II上各设置有一个推板,框架I和活塞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油缸筒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检测油缸伸缩距离的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适用于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碎石土原位抗剪强度的勘查工作。

    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与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98582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59915.9

    申请日:2009-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准确度和实用性较低,以及缺乏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计算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利用现场测量数据计算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和泥石流一次总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以对1987-2004年间全国现有的所有可靠观测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起的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模型。并以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值计算为关键步骤,建立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和混合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泥石流现场的测量调访,较准确地计算出泥石流相关流量和总量指标,填补了研究领域空白,特别适合于工程应用需要。

    一种颗粒材料三轴试验制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335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779202.6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制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颗粒材料三轴试验制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即一方面在成型模具的瓣体合模时,通过使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套在模具底座的顶部外周上并压紧样品包裹膜的底部,可提升模具在制样时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在制样前利用模具瓣体内部通气结构,形成负压而使样品包裹膜的中部舒展地且紧贴地附着在所述成型模具的内壁面上,方便对样品包裹膜进行铺设,进而利于提升无粘性柱体状样品的制样效率及合格率。此外,由于可以在瓣体张开时,方便对成型的无粘性柱体状样品进行三轴压缩试验,使得相比较于现有抽真空制样方法和冷冻制样方法,可节省时间和步骤,大大提升制样及试验的效率。

    一种土工试样标准化自动制样机

    公开(公告)号:CN1071928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0299956.X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工试样标准化自动制样机。其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终端和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接的伺服控制器;伺服加载模块,所述伺服加载模块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其包括一活塞组件;试样模具模块,所述试样模具模块与所述活塞组件活动连接,使所述活塞组件能够在所述试样模具模块的筒体内滑动;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所述伺服加载模块上并与所述伺服控制器相连接;以及与所述试样模具模块相连通的上排气排液壶和下排气排液壶。采用本发明进行标准化自动制样,去掉了因人工操作而引起的误差,可以实现同一批试样的各项性能统一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了GDS土动三轴仪等土力学仪器的有效使用率。

    一种山地灾害室内演示仪

    公开(公告)号:CN106940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324052.8

    申请日:2017-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灾害室内演示仪,涉及演示仪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演示机构,基座和演示机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基座上设置有带动演示机构绕铰接机构旋转的伸缩机构,演示机构包括演示平台和均布在演示平台上的多个用于模拟山地形状的振动单体,演示平台下设置有振动加载构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模拟不同山地灾害的形成过程和形象直观的优点。

    一种砾类冻土强度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4570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24976.9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性质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砾类冻土强度测试系统,用于对砾类冻土样施加外力测试其动态性能,包括三轴室和用于固定三轴室的作动主机;三轴室内部具有放置土样的密封的试验腔室,并在其底部具有开口供外部的动力杆穿入对土样施加轴向力;系统还包括外部的主液压模块,主液压模块与三轴室的试验腔室连通并注入承压介质;系统还包括外部的循环浴模块,在试验腔室外部包围有循环腔室,循环浴模块与循环腔室连通并向循环腔室内持续注入流动的工质。本发明的三轴室筒身采用三个玻璃隔板隔开所形成的三腔室结构,从而在原有的试验腔室外部增加循环腔室实现温度调控,并通过外部的真空区域隔绝与外部热交换,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