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9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03757.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持架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多级孔轴承保持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微‑纳米多级孔聚酰亚胺保持架包括相互贯通的微米孔和纳米孔;所述微米孔的平均孔径为1~3μm,所述纳米孔的平均孔径为6~40nm。本发明在微米级孔的基础上引入纳米孔,纳米孔能提高油的毛细作用,进而减少轴承转速提高时出油过快,而较大的微米孔径则利于油的存储和释放。本发明通过通过优化孔隙结构,在没有损失含油率(决定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变离心力工况下的含油保持率,这能够有效防止润滑油流失,实现稳定持续润滑,满足现代工业对长效润滑的需求,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843686.0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J9/24 , C08J9/12 , C08J9/40 , C08J9/42 , C08L79/08 , C08L25/06 , C08L69/00 , C08L27/18 , C08L33/12 , C08L81/06 , C08L8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泡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在聚合物中引入孔隙,然后将所得多孔聚合物进行超临界CO2发泡,利用多孔聚合物自身的高比表面积,增加CO2的扩散速率,加快气体溶解至聚合物达到饱和的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薄膜发泡,也适用于片材聚合物发泡,且适用于多种不同种类的聚合物,适应范围广泛。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内部为多级孔形貌,具有环境与内部互联性强、表面能低、比表面积大、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其中多级孔聚醚酰亚胺能够应用于摩擦润滑领域,多级孔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其含油率和高转速下的含油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78656.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9D171/02 , C09D7/63 , C09K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冰凝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交联聚乙二醇基防冰凝胶涂料、防冰凝胶以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交联聚乙二醇基防冰凝胶涂料包括以下组分:聚乙二醇烯基聚合物、有机溶剂、巯基交联剂、光引发剂和防冰剂;聚乙二醇烯基聚合物为聚乙二醇二烯丙基甲酰胺和/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防冰剂为甘醇和/或多甘醇。本发明提供的涂料经光固化后可以形成防冰凝胶,防冰凝胶的基体为交联聚乙二醇、内嵌小分子甘醇和/或多甘醇,通过基体中聚乙二醇网络的结晶‑熔融,能够使甘醇和/或多甘醇在低温下释放,高温下回吸;同时,本发明通过控制聚乙二醇烯基聚合物的分子量,能够将甘醇和/或多甘醇的释放温度控制在0℃以下,从而实现智能防冰。
-
公开(公告)号:CN115782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88291.7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刚性块体多级孔聚酰亚胺的方法,涉及发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一方面降低聚酰亚胺的熔体强度,小分子溶剂渗透到聚合物内部,链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增加聚合物的自由体积,使得二氧化碳分子能够顺利的扩散吸附在聚合物内部,同时降低的熔体强度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气体的成核能垒,更容易得到泡孔;另一方面本发明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为极性非质子溶剂,能够增加聚合物体系的极性,显著改善二氧化碳对极性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先制备多孔聚酰亚胺,孔隙的引入相较实心无孔聚酰亚胺,更有利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氧化碳分子扩散至基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01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43686.0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J9/24 , C08J9/12 , C08J9/40 , C08J9/42 , C08L79/08 , C08L25/06 , C08L69/00 , C08L27/18 , C08L33/12 , C08L81/06 , C08L8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泡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在聚合物中引入孔隙,然后将所得多孔聚合物进行超临界CO2发泡,利用多孔聚合物自身的高比表面积,增加CO2的扩散速率,加快气体溶解至聚合物达到饱和的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薄膜发泡,也适用于片材聚合物发泡,且适用于多种不同种类的聚合物,适应范围广泛。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发泡材料内部为多级孔形貌,具有环境与内部互联性强、表面能低、比表面积大、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其中多级孔聚醚酰亚胺能够应用于摩擦润滑领域,多级孔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其含油率和高转速下的含油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78702.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F299/04 , C08F299/02 , C09D155/00 , C10M169/04 , C10M177/00 , C10N30/06 , C10N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ω‑十五内酯/交联聚酯自分泌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凝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光固化反应制备ω‑十五内酯/交联聚酯自分泌润滑材料,其中基体为含聚(ω‑十五内酯)交联聚酯,内嵌小分子为ω‑十五内酯;利用交联聚酯网络的结晶‑熔融获得可逆释放ω‑十五内酯;因聚酯网络结晶/熔融的时温依赖性,进而获得动态调控的分泌量与分泌速度;ω‑十五内酯作为结晶性小分子,控制其结晶‑熔融相变进而获得可控的释放物凝聚态。因ω‑十五内酯/交联聚酯自分泌润滑材料分泌的ω‑十五内酯的润滑作用,展示了可控的摩擦系数与液滴滑动,解粘附等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