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18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07050.8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用于腈橡胶的加氢和催化剂分离的方法,该方法是指在浓度为5~25wt%的腈橡胶溶液中加入离子液体和贵金属催化剂,于氢气气氛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非极性溶剂,经搅拌、静置分相、分离,即分别得到贵金属催化剂和反应产物氢化腈橡胶。本发明不仅可以避免催化剂被聚合物包裹活性中心而失活,有利于保持加氢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反应后催化剂与产物易于分离,通过沉降分离离子液体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解决了催化剂无法有效循环使用的问题,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产品性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92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09768.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BS加氢制CBC的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氢化助剂按10:10~100:1~10的摩尔比反应制得;所述主催化剂是指含第4、8~10族的金属盐和/或金属配合物;所述助催化剂是指通式为RnMYx表示的烷基金属化合物,其中,R是指烷基、苄基、苯基中的一种;M是指锂、镁、铝和锌中的一种金属元素;Y为Cl、Br、I中的一种;x+n为配位数且与M的价态数相等;所述氢化助剂是指频哪醇硼烷、二环己基硼烷、苯硅烷、二苯硅烷、二甲基苯硅烷、硼氢化钠、氨硼烷、甲酸、异丙醇中的一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得催化剂具有高活性、低成本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0564.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327/22 , C07C327/28 , C07C327/24 , C07C327/30 , C07J1/00 , C07B4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烯烃羰化硫酯化反应制备硫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指在0.5~50 atm的二氧化碳作用下,将0.2 mmol烯烃类化合物、1~2当量的硫醇类化合物、1~5 mol%的钯类催化剂、2~10 mol%的配体、5~20 mol%的添加剂、1~2当量的硅烷类化合物或0.5~50 atm的氢气与反应溶剂混合,于120℃反应12~18小时,即得支链硫酯化合物或直链硫酯化合物。本发明高效可靠、经济安全、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10921.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胺改性炭黑增强的聚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先采用氧化炭黑与二胺反应生成胺改性炭黑,然后在二胺与浓度2~5wt%的碳酸酯溶液催化反应生成聚脲的过程中引入所述胺改性炭黑,即得胺改性炭黑增强的聚脲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所得聚脲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25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10922.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IPC: B01J23/755 , B01J23/89 , B01J37/18 , C08F8/04 , C08F297/04 , C08C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加氢的非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5~80 wt%的活性组分镍、0.01~5 wt%的第二活性组分、5~80 wt%的硅源和5~80 wt%的铝源组成。本发明所得非均相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加氢反应活性,且反应后与产品分离容易,避免了使用均相催化剂所存在的催化剂和产品的分离及循环使用问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10903.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IPC: C08F8/04 , C08F13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聚环烯烃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指在反应介质中环戊酮与多聚甲醛于30~200℃反应0.5~96 h,生成中间体2‑甲撑环戊酮;所述2‑甲撑环戊酮在溶剂A、催化剂A中通过选择性催化加氢脱水反应,将2‑甲撑环戊酮转化为3‑甲撑环戊烯,该3‑甲撑环戊烯经过聚合得到聚‑3‑甲撑环戊烯;最后所述聚‑3‑甲撑环戊烯在溶剂B、催化剂B中经过催化加氢得到聚环烯烃材料。本发明制备聚环烯烃的原料环戊酮可以由生物质来源的糠醛通过加氢反应制备,是一种可再生的原料,从而减轻了聚环烯烃对于化石原料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3429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907983.7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C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橡胶的催化氢化方法,该方法是指在浓度为1~30 wt%的腈橡胶溶液中加入羰基金属化合物和环氧化合物,于氢气气氛下反应,即得氢化腈橡胶。本发明使用羰基金属化合物与环氧化合物反应生成活性烷基金属物种,在氢气反应条件下,将腈橡胶溶液中不饱和C=C双键加氢生成饱和C‑C键,从而明显提高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实现对不饱和C=C双键的高效催化加氢,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68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160564.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327/22 , C07C327/28 , C07C327/24 , C07C327/30 , C07J1/00 , C07B4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烯烃羰化硫酯化反应制备硫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指在0.5~50 atm的二氧化碳作用下,将0.2 mmol烯烃类化合物、1~2当量的硫醇类化合物、1~5 mol%的钯类催化剂、2~10 mol%的配体、5~20 mol%的添加剂、1~2当量的硅烷类化合物或0.5~50 atm的氢气与反应溶剂混合,于120℃反应12~18小时,即得支链硫酯化合物或直链硫酯化合物。本发明高效可靠、经济安全、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5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610903.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IPC: C08F8/04 , C08F13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聚环烯烃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指在反应介质中环戊酮与多聚甲醛于30~200℃反应0.5~96 h,生成中间体2‑甲撑环戊酮;所述2‑甲撑环戊酮在溶剂A、催化剂A中通过选择性催化加氢脱水反应,将2‑甲撑环戊酮转化为3‑甲撑环戊烯,该3‑甲撑环戊烯经过聚合得到聚‑3‑甲撑环戊烯;最后所述聚‑3‑甲撑环戊烯在溶剂B、催化剂B中经过催化加氢得到聚环烯烃材料。本发明制备聚环烯烃的原料环戊酮可以由生物质来源的糠醛通过加氢反应制备,是一种可再生的原料,从而减轻了聚环烯烃对于化石原料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610921.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胺改性炭黑增强的聚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先采用氧化炭黑与二胺反应生成胺改性炭黑,然后在二胺与浓度2~5wt%的碳酸酯溶液催化反应生成聚脲的过程中引入所述胺改性炭黑,即得胺改性炭黑增强的聚脲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所得聚脲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和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