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88270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444452.2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B01D17/038 , C02F1/40 , C02F1/38 , B04B5/1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混合物的外起旋分离装置,包括:起旋柱,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平行且间隔设置在一行上;隔板,为条形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起旋柱上端和下端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上的中心线上设置有供所述起旋柱上下两端口露出的通孔。本发明的起旋柱利用外流(绕流)实现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可填补中低流速时起旋的特定需要。利用钝体绕流产生的尾涡,其旋流强度比内流型旋流器弱,且可以在管道内部形成两种流速分布区域——中心区域流速较高,壁面区域流速较低的特点。此外由于本结构属于开放型,因此不需要专门设计特定的管道来使所有流体都必须经过旋流器以裹覆旋流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2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17456.1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E21B4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气液分离器,包括:对气液流体进行分离的旋流管,扣在所述旋流管外表面的一侧且用于输送气液流体至旋流管的进液套管,以及扣在所述旋流管外表面的另一侧且用于输送从旋流管内分离的液体的出液套管;所述旋流管的顶端设有出气口。本发明的井下气液分离器具有分离效果稳定、高效,结构简单、体积小、处理量大的优点;适用于气井、高含气的油井、页岩气井的气液两相分离,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78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70479.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B01D17/032 , B01D17/028 , B01D17/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应用,根据增程延时原理在三维空间内设置油水分离管道,通过逐层重力沉降,将原油采出液或含油污水中的水和油进行分离,可以达到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无论对于预分离、粗分离或精细分离流程,均能够达到从管体底部出水口管内排出液中几乎不含油的效果。排出的排液通过分支管路可直接进入重力沉降罐或其它工艺流程进行进一步分离,而管体顶部出油口排出的油中含水可以下降至2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03114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90169.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段塞流捕集器,能够高效处理气液混合物。包括:沿纵向依次层叠水平间隔设置的排气管、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同时与位于同一方向的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排液管的端口连通;在所述进液管、排气管和排液管的两端端口内分别水平安装有抑制气液混合物的扰动幅度以及分隔已经析出气体的波纹板;其中,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由波纹板隔开的上部与排气管端口的波纹板隔开的下部连通,而由波纹板隔开的下部与排液管端口的波纹板隔开的上部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14176.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的一种井下油气水砂分离系统及方法,包括:生产泵,用于将井下的混合流体泵入一级分离器;一级分离器,用于将来流混合流体中的石油与水砂分离;回注泵,用于将被所述一级离心分离器分离的水砂回注井下。使用该井下油气水砂分离系统,在将石油与水砂分离后,将水直接回注至井下,无需再将水输送至地面,降低能耗,并且节省了地下水的处理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793701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77838.8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C10G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33/02 , C10G2300/103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式电场聚结油水分离装置,包括:除水管道,所述除水管道具有油水输入口和输出口,并且,在所述除水管道上沿管的轴向方向开设有一组以上的除水孔,所述除水孔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除水管道的内壁相切;所述除水管道中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电极接电源负极,应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对采出液破乳或电场预聚结,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9977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95030.0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B01D17/038 , C10G3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7/0217 , C10G3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水螺旋导流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用于安装各导流部件,一端为混合液进入端,另一端为封闭的分离液排出端,在分离液排出端设置有与分离管轴心线重合的出油管,以及与分离液排出端管壁相切的出水管;螺旋起旋器,安装在混合液进入端内,由对称起旋的导流片构成;分隔装置,安装在分离液排出端内,包括间隔设置且与分离管同轴心的多个等高分隔套,分隔套由最内层至最外层逐步向分离液排出端的顶端接近。本发明既可以尽量降低对来液管道中原有流速剖面沿轴向分布的影响,也可以在粘性力作用下产生特定的速度分布,并耦合旋流场,从而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特别是适于含有粘性系数较高的稠油混合液的油水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38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91135.X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山西青科恒安矿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瓦斯管道和烟雾管道中的气体流量测量装置。本发明所述的气体流量测量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气体管道流体中的摆动部件和测量摆动部件摆动角度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气体流量的测量装置是插入式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具有如下优点:(1)适用于大流量的测量,适用于大口径管,特别适用于大口径瓦斯管道和烟雾管道中气体流量的测定;(2)测量量程比宽,永久性压损小,不易堵塞磨损;(3)安装简便;(4)受被测介质的污损程度影响较小,如含固体或液体杂质;(5)直管段要求比较低,尽量避免太靠近弯曲管段即可;(6)可以适应一定倾斜角的管道;(7)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生产规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6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78498.4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油生产、炼化、生活污水等领域的油水两相混合液的分离处理,特别针对低浓度含油污水的快速分离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管道加气旋流聚结分离装置及方法,包括输送管道、导流片和气引入口,输送管道的进液端、出液端分别设置为含油污水入口和出水口;输送管道的进液端设置有导流片;输送管道在旋流初始段的管壁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气引入口;在靠近出水口的输送管道的轴心位置设置有排油管。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处理效率高。相比单纯的低强度管道旋流,除油效率可以提高30%,比单纯气浮,除油效率可提高15%,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26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092244.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流体识别和控制的阀门,该阀门通过在阀体介质进口处设有用于识别流体状态的传感器,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实现流道的开启或关闭;本发明将流体识别和开关控制两种功能相结合,使得阀门具有准确识别流体状态和快速控制开关的功能;本发明在阀体出口处设有第一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出口,传感器识别流体状态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使得流体中的液体和气体分别流向不同的介质出口,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快速分离,消除或降低段塞流对管线和设备的冲击;减少了管线断开和所需线缆数量,解决了老设备、老工艺的改造,经常受到接口位置和线缆容量限制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