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实验用阀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9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987905.2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实验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方式对连接管道形成弯曲力矩造成管道变形或法兰密封失效,导致高温高压气体泄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洞实验用阀连接装置,设置有托举装置,托举装置包括法兰卡箍、弹性支撑机构和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滑动底座的上端连接弹性支撑机构,弹性支撑机构的顶端设置为法兰卡箍,通过法兰卡箍套设在高温阀的连接管道上将高温阀法兰锁紧。该装置可以大大降低预热时蓄热加热器纵向延伸或阀体自重对连接管道形成弯曲力矩,避免了卡箍处法兰泄漏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一种风洞实验用蓄热加热器的测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327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87891.4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地面试验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调节难以对应突发状况,降低了试验设备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实验用蓄热加热器的测控装置,安装在蓄热加热器上,工作于蓄热式纯净空气风洞的预加热阶段,包括工质供应系统、燃烧器、蓄热本体、冷空气进气阀、排烟系统、排污系统,所述蓄热本体竖直安装在蓄热井支撑架上,燃烧器通过法兰连接安装在蓄热本体顶部,工质供应系统的各条供气管路通过高温软管与燃烧器接口连接;所述的冷空气进气阀、排烟系统、排污系统安装在蓄热本体下部。本发明能够实现蓄热加热器自动化运行,为风洞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了偶发事件的可能性。

    直连实验平台及测量冲压发动机推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9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49294.1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连实验平台以及测量冲压发动机推力的方法,直连实验平台包括基座以及引射段;基座设于引射段入口端的前方,用于固定待测发动机模型,基座上设有推力传感器,以测量发动机模型产生的推力;引射段用于对待测发动机模型进行引射,引射段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以测量引射段内的压力;其中,待测发动机模型的出口端伸入引射段的入口端内形成悬空对接,待测发动机模型的外壁与引射段的内壁之间形成气路通道,气路通道用于在直连试验过程中吸入外部大气,并在引射段的入口端形成气膜。方法采用直连实验平台进行测量,本发明提供的直连实验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引射装置的冷却问题,且该引射装置不会对发动机的推力测量产生干扰。

    测量系统及释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30998.5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系统及释热控制方法,所述测量系统,包括:顺次电性连接的光信号采集模块、光电倍增及模电转换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光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布设光纤接收燃烧室内自发辐射的光信号以及将所述光信号发送给所述光电倍增及模电转换模块;所述光电倍增及模电转换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进行波长选择放大处理以及转换为电压信号,将所述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得到释热率、当量比分布以及火焰前锋位置。可实现监测点火成功后连续燃烧火焰前锋位置,监测点火成功后局部当量比分布变化,监测点火成功后释热率变化变化。

    一种风洞试验用高压气体流量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7879.3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地面试验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洞试验用高压气体流量控制装置,依次包括后过渡段、喷嘴转接段、稳流腔体、前过渡段,所述后过渡段的前端与下游压力管道连接,所述喷嘴转接段安装音速喷嘴,音速喷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密封垫,通过螺母压帽将音速喷嘴与后过渡段卡紧,所述喷嘴转接段、稳流腔体和前过渡段依次连接。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适用范围更换广;避免了安装时音速喷嘴与稳流腔体不同心所造成不必要的误差数据。提高了流量计安装精度;其结构简单、重复性好、流动压力损失小,易于更换,扩宽了测量范围。

    一种耐高焓气体介质补偿器变形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59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35944.6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焓气体介质补偿器变形量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变形量测量装置:沿着补偿器径向上下左右4个方位依次布置安装一组变形量测量装置;安装数据采集装置:安装光栅尺和光栅尺读数头;检测补偿器变形量:同时采集补偿器上下左右4个方位的位移量;计算位移量:通过光栅尺和光栅尺读数头采集获得轴杆相对于套筒杆的位移量;判定补偿器的状态:通过位移量的采集,判定补偿器的补偿状态处于拉伸状态或是压缩状态或是挠性变形状态的任意一种状态。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确定耐高焓气体介质补偿器的变形量大小,具有实时判定耐高焓气体介质补偿器所处的应力状态和是否过载的功能。

    一种适用于燃烧室的开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5056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21562.1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气体的开闭装置,包括:旋转角轮和水冷转动轴;所述旋转角轮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气流通道内,所述旋转角轮通过所述水冷转动轴与伺服电机连接,由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水冷转动轴带动所述旋转角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运动,以达到所述气流通道的开闭。本申请技术方案采用旋转密封结构,具有高压自密封的特点,另外旋转部件两侧通过滑动密封设计实现运动结构的密封与运动的双实现,高效水冷结构的设计可以使装置最高工作在2000K以下温度,承压20MPa。解决了高温高压气体的开启与关闭问题。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推进风洞的流场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812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1070.9

    申请日:2015-09-06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推进风洞的流场测试装置,其包括测量流场压力的总压耙(6),还包括支撑架(7)、双轴同步运动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运动控制器、第一伺服驱动器、第二伺服驱动器;双轴同步运动系统包括在第一轴的第一伺服电机(1)、第一线性模组(4),在第二轴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二线性模组;总压耙(6)安装在总压耙支架(5)上,总压耙支架(5)的第一侧安装在第一线性模组上且第二侧安装在第二线性模组上;支撑架(7)固定在高超声速推进风洞的实验舱上,其中心与喷管同轴线;双轴同步运动系统的两个轴分别平行安装于支撑架的左右两侧,通过运动控制系统执行第一线性模组(3)、第二线性模组的同步运动来保证总压耙与喷管的纵向切面平行。

    一种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模型的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19822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85313.3

    申请日:2015-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模型的支撑系统,前轴伺服驱动器、前轴伺服电机、前轴电动缸安装在底座的前方,后轴伺服驱动器、后轴伺服电机、后轴电动缸安装在底座的后方,液压杆在底座的中心,前轴电动缸、后轴电动缸分别连接第一平台底面的前方、后方,液压杆与第一平台的中心固定,通过PLC、运动控制器、前轴伺服驱动器、前轴伺服电机、前轴电动缸控制第一平台的前方上下运动,通过PLC、运动控制器、后轴伺服驱动器、后轴伺服电机、后轴电动缸控制第一平台的后方上下运动,通过控制第一平台的前后方上下运动来改变第一平台的俯仰角度。

    一种风洞实验用蓄热加热器的测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8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987251.3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地面试验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试验设备的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实验用蓄热加热器的测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开始;开启排烟系统和排污系统,关闭冷空气进气阀,打开工质供应系统;开启燃气器点火器供气过程,并判断各自是否达到预设压力;接通电源并判断点火器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值;开启燃烧器主火焰工作过程;判断火焰检测仪是否报警,并进入相应步骤;再次判断点火器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值,或进入重启点火器步骤;开启蓄热燃烧器调工况阶段;依次关闭排烟系统、排污系统,打开冷空气进气阀;结束。其能够实现蓄热加热器自动化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了偶发事件的可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