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4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22775.7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膜状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功能膜状光催化剂包括膜,催化剂A负载在所述膜的孔隙中,并且负载在孔隙中的催化剂A部分凸出于膜的表面,贵金属包覆在凸出于膜的表面的催化剂A上,催化剂B包覆在贵金属上;其中,催化剂A选自氧化亚铜、酞菁铜、酞菁钴、酞菁镍和g‑C3N4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B选自二氧化钛、钒酸铋、氧化锌、钨酸铋和三氧化钨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并且避免了氧化端与还原端之间反应,防止两者互相干扰与污染。另外,该光催化剂具有组合灵活,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条件容易控制,无污染的优点,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66544.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25B3/21 , C25B3/27 , C25B3/11 , C25B3/09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溴代污染物为溴源光电催化制备溴代芳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光电催化配对体系中,溴代污染物在阴极发生还原脱溴反应,脱除的溴离子穿梭至光阳极被氧化为Br·或Br2进攻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C‑H键生成C‑Br键,合成溴代芳烃。本发明的光电催化配对体系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使耦合电流的起峰电压值相比于黑暗条件下的电解配对体系降低约1.3V;并同时实现降解溴代污染物,降解效率超过99%;合成溴代芳烃,选择性和产率分别为100%和96%;本发明可以通过循环实验持续提升溴的利用率直至接近100%。本发明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溴代污染物降解协同资源化转化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88814.7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25B11/02 , C25B11/052 , C25B3/11 , C25B3/27 , C25B3/23 , C25B11/077 , C03C17/23 , C01G49/06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电氯化反应的赤铁矿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包括铁盐、硝酸盐和掺杂金属盐的第一混合溶液在具有导电基底的环境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第一羟基氧化铁电极并退火,得到赤铁矿电极;S2、将赤铁矿电极加入含有铁盐、硝酸盐、掺杂金属盐和铵盐的第二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第二羟基氧化铁电极并退火,得到赤铁矿光阳极。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效光电催化亲电氯化反应,可高效且选择性的氧化氯离子形成活性氯正物种(HClO),抑制水氧化副反应,高亲电氯化选择性(达到99%)以及高电流效率(FE达到90%)。
-
公开(公告)号:CN11533794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0519078.4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B01J37/02 , B01J37/16 , C07C5/09 , C07C15/46 , C07C15/58 , C07C17/354 , C07C25/28 , C07B5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光催化制备烯烃类化合物的应用,包括将炔烃化合物在光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光照反应得到烯烃类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制备烯烃化合物反应过程中重金属Pd使用带来的昂贵的生产成本,并避免了重金属Pd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耗能大等问题。本发明光催化剂可以高效、绿色地合成烯烃化合物,并且在仅仅使用氘代甲醇或氘水情况下,也可以方便廉价的得到氘代烯烃化合物。且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廉价,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高,无污染,且有效地避免了完全氢化产物(烷烃化合物)的产生,从而高选择性地实现了炔烃化合物的选择性半氢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7979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49637.1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缺陷“三明治”型钙钛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催化剂具有如下优势:在一步简单可行的水热反应中仅靠调节乙二醛的加入量来构造表面缺陷,这些氧空位不仅影响材料的光学性质,即可增强其对可见光的吸收,也可变成活性反应位点,进一步促进光催化NO去除效率,易于控制二次污染,在环境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利用水热法制备具有纳米片状结构的含缺陷的“三明治”型钙钛矿催化剂,利用乙二醛等还原试剂并精确调控其加入量来构造表面缺陷,由于采用的是液相合成,所述方法可行、合成工艺相对简单、操作简便、相对高温氢气/惰性气体煅烧能耗较低、易于控制且成本低,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7324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229157.4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9/14 , C07C33/32 , C07C45/69 , C07C47/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还原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溶剂调控不饱和醛酮的光催化还原反应选择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催化剂、不饱和醛酮、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其中,所述溶剂包括醇,在无氧条件下,用光源照射反应容器进行反应,通过调节反应溶剂中醇的比例和/或种类,得到选择性不同的还原产物。所述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产率高,选择性最高可达100%,产率最高可达100%。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94640.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的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主要包含Cu、N、C三种元素。所述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的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Cu-ZIF-8煅烧制得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本发明采用Cu-ZIF-8为前驱体,利用Zn原子的高温挥发,高温煅烧,制备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本发明首次将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CO2还原,为电催化CO2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5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887264.2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G01N31/10
Abstract: 一种光催化原位表征系统,用于光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及有机物环境光化学过程研究,包括超高真空腔体、原位质谱模块、原位反射红外光谱模块、能谱模块、样品表面刻蚀及清洗部件、样品操纵台、在线更换样品部件、真空泵组、原位光照组件和气体进样部件。利用本发明,可以对固相样品表面进行原位刻蚀及清洗,并可以系统研究(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固相催化剂表面及气固、液固界面上的反应细节,如反应物吸附模式、分子特征基团变化、表面元素种类定性测试、催化反应或程序升温过程中间产物原位定性定量检测等。
-
-
公开(公告)号:CN10732638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61659.0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C25B1/003 , C23C18/1216 , C23C18/1245 , C25B1/04 , C25B11/04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掺杂的三氧化二铁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将三氯化铁、硝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将氟掺杂氧化锡(FTO)放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表面沉积有β-FeOOH的FTO;步骤(2):将步骤(1)的表面沉积有β-FeOOH的FTO在硼砂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在400-800℃下煅烧,得到表面沉积了硼掺杂三氧化二铁的FTO。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形貌均一,所得产品光电性能远优于常规光电极,在催化、光电催化水氧化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且应用本方法制备得到的光电极光生电子和空穴分离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活性,其水氧化光电流可达1.05mA/cm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