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3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988627.8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H01Q1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柔性宽带微波低散射结构及柔性蒙皮,低散射结构包括上部导电结构层、介质层和下部导电结构层,上部导电结构层包括多个导电结构单元和上部衬底,多个导电结构单元周期性排布在上部衬底上,上部衬底为柔性有机物;下部导电结构层包括导电氧化物层和下部衬底,导电氧化物层附着在下部衬底上,下部衬底为柔性有机物;介质层设置在上部导电结构层和下部导电结构层之间,通过控制介质层的厚度来调节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给回波提供预设角度的反射相位,实现回波与入射波干涉相消;本公开的各结构部件均为透明材质。具有反射率低,作用波段广,适用性强以及能保持蒙皮原本色彩或者保持正常视野的效果,适用于雷达散射截面缩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27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43241.2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86 , H01S3/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激光器线宽压窄装置,包括:一DFB半导体激光器;一掺铒光纤放大器,其输入端与DFB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端连接;一第一光纤环形器,其端口1与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一布里渊散射器件,其一端与第一光纤环形器的端口2连接;一第二光纤环形器,其端口1与第一光纤环形器的端口3连接;一光纤起偏器,其输入端与第二光纤环形器的端口2连接;一光纤耦合器,其输入端与光纤起偏器的输出端连接;一掺铒光纤,其端口B与光纤耦合器的端口2连接,该掺铒光纤的端口A与光纤耦合器的端口1连接;一第三光纤环形器,其端口2与布里渊散射器件的另一端连接;一光滤波器,其输入端与第三光纤环形器的端口3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01314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1357631.5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红外双隐身复合材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红外屏蔽及透波层,包括:第一衬底;多个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多个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周期性排布在第一衬底上,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用于透过微波且屏蔽红外线;至少两个微波吸收层,用于使满足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微波透过,且用于降低频率在所述预设频率范围之外的微波的回波强度;选频透波层,包括第二频率选择表面,用于使满足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微波透过;中间介质层,中间介质层作为支撑结构,位于红外屏蔽及透波层、至少两个微波吸收层、选频透波层中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17969.6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吸收器的制备方法及太赫兹吸收器,该方法包括:制备金属层;以金属层为基底,在金属层的上表面制备介质层;基于太赫兹吸收器对太赫兹波作用的目标频段,利用梯度优化算法迭代优化得到多个相变材料贴片的目标排列方式;基于多个相变材料贴片的目标排列方式,在介质层的上表面贴附多个相变材料贴片,以制备得到太赫兹吸收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72358.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谐振结构的超宽带可调型太赫兹完美吸收器,至上而下包括:相变结构层(1),由至少一个环形组件组成,每个环形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环形结构,用于对太赫兹电磁波进行强损耗吸收;介质层(2),用于进一步吸收太赫兹电磁波;金属层(3),用于全反射太赫兹电磁波;温度控制平台(4),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改变相变结构层的电导率,可调控对太赫兹电磁波的吸收强度。本发明的超宽带可调型太赫兹完美吸收器可以克服目前的太赫兹吸收器存在吸收带宽窄和电磁吸收强度固定的缺陷,具有更大的太赫兹带宽和更好的灵活性,有利于其在调制、传感、图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952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836071.X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微波隐身光学透明结构,该结构包括:顶层、介质层和接地层,介质层设置于顶层与接地层之间,顶层、介质层和接地层均采用可见光透明材料,顶层用于实现红外屏蔽和微波散射;顶层上设置有周期性交替排列的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反射光束的相位差在143°~217°之间,能够实现对较宽波段范围的微波进行反射的同时调控微波的散射方向,降低法向方向微波的回波强度,实现微波隐身;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采用满足预设发射率条件的透明导电材料生成,能够实现对红外光进行高反射、低发射且结构本身具有高光学透明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05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312092.8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低可探测超结构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低可探测超结构包括:基底;介质层,形成于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介质层包括两层子介质层;红外屏蔽层,铺设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由多个红外屏蔽单元组成,相邻的红外屏蔽单元之间留有空隙;激光多向散射层,由多个激光散射单元组成,激光散射单元对应铺设在所述红外屏蔽单元上,与所述红外屏蔽层组合为一层结构;微波吸收层,夹设于所述两层子介质层之间,用于与所述介质层共同对微波进行吸收。本发明通过复合跨尺度的超结构同时实现对激光、红外和微波三种不同探测波段的防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13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57631.5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红外双隐身复合材料,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红外屏蔽及透波层,包括:第一衬底;多个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多个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周期性排布在第一衬底上,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用于透过微波且屏蔽红外线;至少两个微波吸收层,用于使满足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微波透过,且用于降低频率在所述预设频率范围之外的微波的回波强度;选频透波层,包括第二频率选择表面,用于使满足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微波透过;中间介质层,中间介质层作为支撑结构,位于红外屏蔽及透波层、至少两个微波吸收层、选频透波层中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4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7011.3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H01Q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平面结构的超宽带微波散射透波结构及制备方法,超宽带微波散射透波结构包括:非平面介质层,位于超宽带微波散射透波结构中部,包括第一介质层单元和第二介质层单元;第一导电单元,设置在第一介质层单元上;第二导电单元,设置在第二介质层单元上;以及导电层,设置在非平面介质层下表面,用于充当接地效果和对低频微波进行透射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引入两种处于不同介质层高度的散射型导电材料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超结构的宽带低散射性能,同时对底部导电层进行部分开孔结构设计,保证了低频正常通信区,实现对入射电磁波高频散射和低频透射的效果,使整体结构同时具备宽带高频低散射防护能力和低频透射通信能力,有利于工程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73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39768.9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集成化布里渊散射激光器,该激光器沿光路依次包括一激光产生模块、一斯托克斯光信号产生模块以及一输出模块:该激光产生模块,用于产生平行光信号;该斯托克斯光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将激光产生模块产生的平行光信号转换为斯托克斯光信号,包括一第一滤光片(3)、硅基微环(4)以及一第二滤光片(5);以及该输出模块,用于对斯托克斯光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斯托克斯光信号进行聚焦、隔离并输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化布里渊散射激光器,采用体积更小的硅基微环代替传统光纤实现布里渊非线性效应,有效降低激光器尺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