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23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7144.0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于秋冬季,选择林分郁闭度0.3‑0.6、灌草覆盖度在20%‑40%之间,类型以荫生性种类为主的林地,进行场地清理,开水平沟/穴作为种植沟/穴,林地消毒及防白蚁处理;于第二年春季将灵芝菌包或棒,放置林地外进行林地环境适应性培育,然后在种植沟或穴中种植灵芝菌包或棒;种植后进行日常管理,保证不受动物踩踏,保持灌草覆盖度在20%‑40%,灵芝自然生长,实现仿野生种植;成熟后采收及后续管理。本发明利用灵芝种植需要较好的郁蔽条件,充分应用林下灌草生境,进行仿野生灵芝种植,减少了设施建设的费用,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利用率,除1‑5年内连续生产优质的灵芝外,还改善林地土壤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65749.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于春季进行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种植后开展病虫害调查,监测虫口及危害情况,害虫虫口数达3‑5只时,采用粘和/或诱捕防治措施;害虫虫口数量达6‑7以上,制作安装带有筛网的套管,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措施,或者直接在灵芝菌蕾刚萌芽,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措施,通过筛网观测灵芝生长状况,1‑2周后调整套管位置,直至灵芝收获,当第二批灵芝萌蕾后,重新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通过筛网观测灵芝生长状况,1‑2周后调整套管位置,直至灵芝收获,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措施可重复多年使用。本发明成功率高,简单实用可应用于人工林等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1565749.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于春季进行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种植后开展病虫害调查,监测虫口及危害情况,害虫虫口数达3‑5只时,采用粘和/或诱捕防治措施;害虫虫口数量达6‑7以上,制作安装带有筛网的套管,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措施,或者直接在灵芝菌蕾刚萌芽,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措施,通过筛网观测灵芝生长状况,1‑2周后调整套管位置,直至灵芝收获,当第二批灵芝萌蕾后,重新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通过筛网观测灵芝生长状况,1‑2周后调整套管位置,直至灵芝收获,采用带有筛网的套管防护措施可重复多年使用。本发明成功率高,简单实用可应用于人工林等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0142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49551.1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鹤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G1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定向培育方法。于春季4‑5月开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种植后1‑2周至菌棒萌蕾开盖前,进行定向培育,培育时间约30‑40天,直至影响灵芝开盖长子实体时,解除定向培育,野生状态自然生长直至收获。同年第一批灵芝采收后开始萌蕾时,进行定向培育直至影响灵芝开盖长子实体时解除,培育时间约20‑30天,然后野生状态自然生长直至收获。本发明成功率高,简单实用,可应用于各种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2234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517144.0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草护理林下灵芝种植的方法。于秋冬季,选择林分郁闭度0.3‑0.6、灌草覆盖度在20%‑40%之间,类型以荫生性种类为主的林地,进行场地清理,开水平沟/穴作为种植沟/穴,林地消毒及防白蚁处理;于第二年春季将灵芝菌包或棒,放置林地外进行林地环境适应性培育,然后在种植沟或穴中种植灵芝菌包或棒;种植后进行日常管理,保证不受动物踩踏,保持灌草覆盖度在20%‑40%,灵芝自然生长,实现仿野生种植;成熟后采收及后续管理。本发明利用灵芝种植需要较好的郁蔽条件,充分应用林下灌草生境,进行仿野生灵芝种植,减少了设施建设的费用,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利用率,除1‑5年内连续生产优质的灵芝外,还改善林地土壤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