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36417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632685.7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稻田氮肥合理施用量的方法。该方法首次提出建立稻田施氮量与作物产量和环境指标的直线平台模型,基于直线平台反映的数据信息确定稻田合理施氮量。通过该方法确定的氮肥施用量,不仅可以维持作物高产,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氮肥过量施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在产量和生态环境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41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32685.7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稻田氮肥合理施用量的方法。该方法首次提出建立稻田施氮量与作物产量和环境指标的直线平台模型,基于直线平台反映的数据信息确定稻田合理施氮量。通过该方法确定的氮肥施用量,不仅可以维持作物高产,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氮肥过量施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在产量和生态环境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252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240681.4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稻田生态高效灌溉渠道设施,包括渠道和附属建筑物,所述渠道的横断面为U形,渠道的底部低于田面;所述附属建筑物包括灌水槽、灌水闸、生态板和节制闸,所述灌水槽位于每一灌溉小区中间部位的渠道侧边上,其底部与田面同高;所述灌水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位于灌水槽中且紧靠渠道上沿;所述生态板为一面设有起伏波纹的板材,其分段交叉斜靠在渠道内侧的底部和上沿边且波纹面朝上;所述节制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其分段设置在渠道中。利用本申请提供的稻田生态高效灌溉渠道设施,一是能高效利用水资源;二是能提高灌溉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三是能提高生态效益;四是节省耕地;五是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低、坚固耐用、操作维护简单、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32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130131.7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干热河谷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梯田田面的内缘高于田坎内缘,沿田坎内缘设置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槽,集水槽上盖有蜂窝状盖板,盖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尼龙网、石英砂层、砾石层、土层和集水小土沟,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本申请提供的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综合考虑了干热河谷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以及现有梯田自身结构的特点,自动且充分收集储藏降水,减少水土流失,解决旱季用水问题;同时不需额外占用耕地,修建成本低,维护简单,自流灌溉,可作为永久设施进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25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40681.4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稻田生态高效灌溉渠道设施,包括渠道和附属建筑物,所述渠道的横断面为U形,渠道的底部低于田面;所述附属建筑物包括灌水槽、灌水闸、生态板和节制闸,所述灌水槽位于每一灌溉小区中间部位的渠道侧边上,其底部与田面同高;所述灌水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位于灌水槽中且紧靠渠道上沿;所述生态板为一面设有起伏波纹的板材,其分段交叉斜靠在渠道内侧的底部和上沿边且波纹面朝上;所述节制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其分段设置在渠道中。利用本申请提供的稻田生态高效灌溉渠道设施,一是能高效利用水资源;二是能提高灌溉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三是能提高生态效益;四是节省耕地;五是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低、坚固耐用、操作维护简单、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329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30131.7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干热河谷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梯田田面的内缘高于田坎内缘,沿田坎内缘设置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槽,集水槽上盖有蜂窝状盖板,盖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尼龙网、石英砂层、砾石层、土层和集水小土沟,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本申请提供的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综合考虑了干热河谷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以及现有梯田自身结构的特点,自动且充分收集储藏降水,减少水土流失,解决旱季用水问题;同时不需额外占用耕地,修建成本低,维护简单,自流灌溉,可作为永久设施进行使用。
-
-
公开(公告)号:CN203334253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348055.2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生态高效灌溉渠道系统设施,包括渠道和附属建筑物,所述渠道的横断面为U形,渠道的底部低于田面;所述附属建筑物包括灌水槽、灌水闸、生态板和节制闸,所述灌水槽位于每一灌溉小区中间部位的渠道侧边上,其底部与田面同高;所述灌水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位于灌水槽中且紧靠渠道上沿;所述生态板为一面设有起伏波纹的板材,其分段交叉斜靠在渠道内侧的底部和上沿边且波纹面朝上;所述节制闸为楔式闸板式闸阀,其分段设置在渠道中。利用本申请提供的生态高效灌溉渠道系统设施,一是能高效利用水资源;二是能提高灌溉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三是能提高生态效益;四是节省耕地;五是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低、坚固耐用、操作维护简单、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194231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185750.1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A01G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92
Abstract: 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梯田田面的内缘高于田坎内缘,沿田坎内缘设置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槽,集水槽上盖有蜂窝状盖板,盖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尼龙网、石英砂层、砾石层、土层和集水小土沟,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本申请提供的梯田田面集水灌溉设施,综合考虑了干热河谷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以及现有梯田自身结构的特点,自动且充分收集储藏降水,减少水土流失,解决旱季用水问题;同时不需额外占用耕地,修建成本低,维护简单,自流灌溉,可作为永久设施进行使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