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08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1275619.3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有机污染物低剂量联合暴露毒性效应评估方法,首先通过两种有机污染物对HepG2细胞的单独暴露和联合暴露,基于拟靶向代谢组分析能得到无偏且精确的代谢物信息,多重比较分析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能直观地揭示有机污染物对细胞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影响。通过计算代谢影响水平指数能够定量描述联合暴露对整体代谢和专一代谢通路的联合暴露效应类型。利用生物学检测方法能进一步对代谢路径限速酶活性进行测定,确认代谢通路的变化方向以及混合物中主要风险驱动化合物。本发明具有易于操作,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重复性好,获得信息量系统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23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530768.4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贴壁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快速前处理方法。采用顺序加入甲基叔丁基醚(MTBE)、水(H2O)与甲醇(MeOH)这三种提取溶剂,经过超声、漩涡震荡、高速离心等步骤,达到破碎细胞、除蛋白、提取动物/人体贴壁细胞极性代谢产物与非极性代谢物的两相提取的目的。与已报道的细胞小分子代谢产物的的前处理方法相比较,该方法集破碎细胞、除蛋白、极性代谢产物与非极性代谢产物两相提取与分离于一体,获得了更高的提取效率,减少了前处理过程的样品损失,有效解决了目前大量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且平行性差的问题,适合成为实验室代谢组学分析的常规前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643390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579004.9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有机污染物对HepG2细胞的暴露,利用UHPLC/Q-Trap MS能有效地对胞内及胞外培养液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合统计学处理及代谢路径分析能直观地反映有机污染物对细胞代谢路径地影响,并利用生物学检测方法能进一步对相关代谢通路限速酶活性进行快速分析。根据细胞内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及其所在代谢路径中限速酶活性的变化阐明了有机污染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机制,基于分子生物学构建了一种污染物毒性作用机制评估方法。本发明具有易于操作,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重复性好,获得信息量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297076.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短链氯化石蜡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短链氯化石蜡对斑马鱼胚胎的暴露,建立了快速提取斑马鱼胚胎代谢产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利用UHPLC/Q-Trap MS能有效地对胚胎体内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合统计学处理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能直观地反映短链氯化石蜡对斑马鱼胚胎代谢通路的影响。根据胚胎体内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初步阐述了短链氯化石蜡的毒性作用机制,基于分子生物学构建了一种胚胎毒性效应评估方法。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重复性好,获得信息全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51029.7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方法。根据精确质量数及色谱图匹配对代谢物进行定性,根据谱图的丰度对代谢物进行相对定量。该分析方法流程如下:将培养的贴壁细胞用PBS快速清洗后使用液氮淬灭;然后加入萃取液提取细胞内的全部代谢物;检索KEGG与METLIN数据库获得代谢通路主要代谢物的离子对与碰撞能等参数,建立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分析方法;采用串联四级杆线性离子阱高性能质谱(Q-Trap)结合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对细胞内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发明可以用于细胞样品中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鉴定到的代谢物的范围更广,代谢物的线性范围更宽,有效解决了目前分析代谢物定性难且需要大量的标准品作对照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