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0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12764.3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亲水性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表面改性的无机晶须与挤出助剂、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混合,形成混合物I;所述表面改性的无机晶须是经硅烷偶联剂改性或表面活性剂改性;(b)将步骤(a)获得的混合物I经熟化后、形成初生态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c)将步骤(b)获得的初生态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去除挤出助剂后,进行拉伸、烧结,制得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本发明中无机晶须的引入显著改善了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使水通量大幅提升。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无需对现有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改动,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782781.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沼气脱碳集成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吸收单元和分离单元,所述吸收单元包括增压装置I、气液分离装置I和膜吸收组件;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增压装置II、膜分离组件,所述吸收单元沿气体流向与分离单元连通。本发明可实现分布式能源生物沼气的高效脱碳,过程甲烷损失率低,净化后沼气纯度高、露点低,同时设备模块化程度高、易撬装。
-
公开(公告)号:CN1081444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611096701.5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接触器应用,通过添加特定致孔剂改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微孔结构,提高制备过程中膜孔的可控性。经过配料、熟化、预压成型、挤出、脱脂和热烧结等步骤,得到多孔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与传统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制备过程相比,本发明方法减少了拉伸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中空纤维膜的加工性。此外,与传统拉伸法得到狭长型微孔不同,本发明的致孔剂致孔效果明显,且得到非狭长形的孔结构。将所制中空纤维膜丝组装成接触器,可用于分离或脱除连续气流中的某些组分,如天然气和沼气净化、烟道气脱碳、脱除水中氧等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8072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510856947.7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橡胶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预处理在支撑基膜表面引入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进而接枝硅烷偶联剂;然后在表面改性的支撑基膜上涂覆硅橡胶并使之交联制备复合膜。由于水解、自缩聚后的硅烷偶联剂中间层含有硅元素,不仅可实现硅橡胶涂层的超薄化和无缺陷,还能使硅橡胶功能层与支撑基膜之间的结合更牢固。制取的超薄、无缺陷硅橡胶复合膜可用于富氧、有机蒸汽回收以及渗透汽化等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8614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7485.3
申请日:2015-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6 , B01D67/002 , B01D71/64 , B01D71/68 , B01D2323/46 , B01D2325/12 , B01J20/226 , C10L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金属-有机框架(MOFs)混合基质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的制备方法。该气体分离膜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有机连续相,加入预处理活化后的MOFs粒子,通过聚合物预先包覆粒子的混合方法配制MOFs/聚合物纺丝液,采用干-湿相转化法经牵伸一步制备出混合基质中空纤维膜。本发明中分散相MOFs材料经预处理活化保证了结构中的微孔道不被堵塞,使其具有良好的气体吸附分离性能;MOFs上的有机配体以及聚合物预先包覆粒子的混合方式提高了MOFs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并且在牵伸作用下使MOFs在膜中分布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3877828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10562726.5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液再生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其包括以下过程:含酸性气体的吸收液送入膜接触器的管程或壳程进行解吸再生,膜接触器壳程或管程采用氮气吹扫。吹扫后的氮气含酸性气体,进入采用酸性气体分离膜的膜分离装置进行酸性气体分离,分离出的氮气再通入膜接触器壳程或管程用于膜接触器中酸性气体的吹扫,使氮气得以循环利用。此外,采用氧氮分离膜的膜分离装置分离出压缩气体中氮气,以补充操作过程中损失的氮气。本发明通过使用膜接触器法再生吸收液,提高了传质面积,降低了吸收液再生温度,并通过吹扫氮气的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吸收液的再生能耗。本发明设备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27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10148305.9
申请日:2010-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亲水性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先将聚丙烯酸和基膜材料聚合物共混制备超滤膜;聚丙烯酸的用量为聚丙烯酸和基膜材料总质量的2%~15%;基膜材料为聚砜、聚醚砜、聚砜酰胺、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然后再经过交联和接枝过程将端羧基的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到超滤膜的表面。该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和稳定性。采用共混-交联-接枝的改性方法,制备亲水性的超滤膜。本发明操作简便,所制得的超滤膜抗污染能力强,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56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572206.7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71/68 , B32B27/28 , B32B5/02 , B32B33/00 , B32B9/04 , B32B23/04 , B32B23/20 , B01D67/00 , C10L3/10 , B01D53/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天然气膜法脱碳中的应用。依次包括底膜、亲水层、亲水功能涂层;亲水层的材料选自乙醇胺、二乙醇胺、二氨基丙醇、二氨基苯甲酸、2,4‑二氨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功能涂层的材料选自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乳酸中的至少一种。在重烃污染情况下,亲水性材料溶胀情况非常轻微,完全可以保证膜表面的完整性和分离性能,过程简单,原料便宜,可靠性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654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6468.1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基质膜组件及其应用,所述膜组件为卷式膜组件,包括中心管和沿同一方向卷绕在中心管上的膜元件;中心管,两端分别为加湿气进气端和二氧化碳富集气出气端;膜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膜袋,相邻膜袋之间设有渗透气流道隔网;所述膜袋由混合基质平板膜的膜片对折组成;所述膜袋内,依次设置有柔性透气保护网、原料气流道隔网和柔性透气保护网。本发明一方面柔性透气保护网的引入可避免膜组件卷制过程中刚性原料气流道隔网对混合基质膜造成的挤压破坏应力,另一方面加湿气的引入可有效抑制原料气侧水蒸汽的跨膜渗透,保持膜高的二氧化碳分离性能。该膜组件在烟道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及沼气中二氧化碳分离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62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39054.1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67/00 , B01D69/02 , B01D69/08 , B01D69/12 , B01D71/10 , B01D71/12 , B01D71/16 , B01D71/34 , B01D71/36 , B01D71/38 , B01D71/64 , B01D71/68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膜的底膜具有梯度非对称结构,该结构有助于形成超薄无缺陷的复合膜功能层。非对称结构底膜可以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使得膜在气体加湿过程具备较好的操作稳定性,而依托这种结构所制备的复合膜,可以在保证无缺陷的前提下,在中空纤维膜内腔形成超薄的功能层。在进行气体加湿过程中,原料湿气接触复合膜的外表面,水分子在分压差推动下通过非对称结构的表面孔渗透进入复合膜,选择性地以“溶解扩散”方式快速渗透通过超薄致密亲水功能层,对膜内腔的干气进行充分加湿。该复合膜及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过程简单、可控性强且加湿性能优异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