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704840.0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此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以剥离石墨为基底,大层间距的二硫化钼纳米片分散于剥离石墨基底上,形成的大层间距的二硫化钼/剥离石墨复合材料,其中二硫化钼的层间距可达到#imgabs0#大层间距的二硫化钼有利于减小材料在嵌脱钾的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进而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提高电池的寿命。本发明提供的大层间距二硫化钼/剥离石墨复合材料应用于钾离子电池时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一种类硅藻土结构的软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621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224134.0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硅藻土结构的软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硅藻土放入到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加入沥青,搅拌混合后进行水浴蒸干处理得到软碳材料前驱体;S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软碳材料前驱体先进行预氧化处理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复合材料;S3、将步骤S2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的硅藻土进行刻蚀处理,得到类硅藻土结构的软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类硅藻土结构的软碳材料及其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调控结构技术制备的具有类硅藻土结构的SC材料减缓了K+的嵌入/脱出的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的体积膨胀。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66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32783.7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基体和包覆在基体外的包覆层,基体包括多层石墨和夹杂在多层石墨之间的纳米硅,包覆层的材料为导电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制备得到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之后,相对于纯硅负极材料,不仅首效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循环稳定性也有所提升,通过石墨和聚苯胺双重包覆纳米硅颗粒,既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相较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其在比容量也有很大的优势,该电极材料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在100mA/g电流密度下,容量维持在1000mAh/g,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硅锡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62953.1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锡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硅颗粒和负载于硅颗粒表面的二氧化锡颗粒;硅颗粒包括纳米硅和/或微米硅;硅锡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2μm。硅为内核,二氧化锡为包覆层,二氧化锡是良好的导电材料且本身比容量高达782mAh/g,插锂电势低,参加电极反应时不易形成锂枝晶。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表面的二氧化锡与体系中的锂反应,变成LixSn,形成的锡化锂界面能更好的维持结构稳定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降低SEI膜的厚度,从而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可实现批量生产,易于产业化应用。采用本方法得到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与纯硅相比具有首效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44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213230.1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机配体的混合液进行反应,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废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去除集流体后剩余的活性材料。该方法利用废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得到MOFs材料,有利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与利用,且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方法相比,该方法流程更短、操作更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