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7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378389.9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大学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式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其中的电感式传感器包括弹性基底、设置在弹性基底上的电感线圈、位于电感线圈两自由端的电极;其中,电感线圈通过3D打印的方式由外向内螺旋盘绕打印在弹性基底上,或者通过表面沉积的方式设置在弹性基底上,且电感线圈的相邻两导线之间的间距相同;电感线圈的材料包括基础导电材料和辅助导电材料;弹性基底为非导电的可拉伸薄膜,电感线圈通过电极与外部电路连接导通。利用上述发明能够提高传感器的拉伸、弯曲及折叠性能,扩大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80899.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阻值范围的液态金属电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态金属电阻采用超声喷印技术制得,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以液态金属为原料,通过雾化处理得到液态金属液滴;S2、调整超声喷头的气压压力大小、超声喷头与基底的距离并构建打印网络,以步骤S1制得的液态金属液滴为原料,在衬底上打印得到液态金属电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电阻器在阻值调节范围、精度及柔性电路适应性方面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69799.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8L75/04 , C08K3/08 , C08G18/61 , C08G18/10 , C08G18/64 , C08G18/48 , C08G18/42 , C08G18/66 , C08G18/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温自修复弹性导体,一种室温自修复弹性导体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室温自修复弹性导体的应用。室温自修复弹性导体包括室温自修复弹性聚合物基材和导电纳米材料,所述室温自修复弹性聚合物基材是以二异氰酸酯和有机硅树脂为原料,在有机锡催化剂和有机溶剂下反应,通过加入扩链剂和滑动交联剂,得到的具有多重氢键和聚轮烷滑环效应的聚氨酯聚合物。通过采用该具有多重氢键和聚轮烷滑环效应的聚氨酯聚合物作为基材,使裂纹处利用多重氢键和聚轮烷滑环效应双重分子自组装作用,快速修复薄膜受损区域,从而恢复弹性导体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36352.6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B13/008 , H01B13/00 , H01B13/06 , H01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弹性导线制备系统,包括供料机构,抓取机构,注入机构,封装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供料机构,用于提供预设尺寸的弹性软管;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弹性软管两端,并带动弹性软管沿流水线输送方向移动;所述注入机构包括注射泵与液态金属加工机构,用于将加工好的液态金属从弹性软管一端注入;所述封装机构,用于将电极铜针封装在完成注入工序的弹性软管两端口处;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协调控制各个机构之间的工作,获得带有电极接头的液态金属弹性导线。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以实现液态金属弹性导线的自动化生产,同时保证生产获得的液态金属弹性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18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58310.3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自动涂覆设备,包括涂覆机构和供料机构,所述涂覆机构包括带有丝印图案的网板,带动网板升降贴附在待涂覆产品的升降机,用于将液态金属涂覆在网板上的刮板以及为刮板来回运动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供料机构包括存放液态金属的密封搅拌桶,用于搅拌液态金属的搅拌机,将液态金属输送至涂覆机构的排料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密封搅拌桶带有检测筒内液态金属粘度的检测器,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器反馈的液态金属粘度变化调节搅拌机的搅拌速度。本发明还提了一种液态金属柔性传感器制备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可以有效脚钉液态金属制备的废品率,同时控制液态金属的粘附性,从而满足各种加工工艺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68969.X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L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其中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两个电极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分隔层和介质层;其中,两个所述电极均包括柔性基底以及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导电材料;所述介质层基于热塑性聚合物和离子液体制成,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和所述离子液体相溶。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不同时具备高灵敏度和透气透湿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550734.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人运动的力‑电特性表征系统,包括检测箱、与检测箱配套使用的测试系统;所述检测箱内悬挂有仿人工腿机构与仿人工胸腔机构,检测箱外还设有用于监控仿人工腿机构与仿人工胸腔机构工作情况的控制主机;所述仿人工腿机构包括一端与检测箱内顶部固定连接的机械腿、驱动机械腿摆动的人工关节以及包覆在机械腿外侧的仿生腿部皮肤;所述仿人工胸腔机构包括做扩张、收缩运动的胸腔模具,以及包覆在胸腔模具外侧的仿生胸腔皮肤;测试时,将待测的电子材料分别固定在仿生腿部皮肤或/和仿生胸腔皮肤上。本发明能够模拟人体实际环境因素来检测电子材料的性能,通过力‑电特性表征的方式来评估电子材料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1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50756.X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皮肤控制系统,包括排汗层,弹性加热层以及控制主机;排汗层包括带有微流道腔体的基体层以及为基体层定量提供生理盐水的蠕动泵,生理盐水进入基体层后通过微流道腔体排出;弹性加热层包括覆盖在排汗层上的弹性层与封装在所述弹性层内的加热电路,弹性层上具有贯穿所述弹性层上下表面的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与所述微流道腔体对应设置并连通;控制主机包括排汗控制单元与温度控制单元;排汗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蠕动泵的输出转速,来控制生理盐水的排出量;温度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加热电路两端的电压,来控制加热的温度大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仿生皮肤控制系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模拟人体皮肤排汗与温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7123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568621.X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H13/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开关与柔性电子设备。电子开关包括导电层、隔离层与电极层,隔离层位于导电层与电极层之间,为电绝缘材料,隔离层设置通孔;导电层设置两个存在电绝缘间隔的导电区域,两个导电区域分别连接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之间为电子元件。导电层和/或电极层施加外力时电极层具有一定弯曲能力,撤除外力时具有一定形状恢复能力。该开关结构中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位于同一层面,解决了上下电极结构中电极引线位于不同层面而导致的接线、布线等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开关可靠性与性能稳定性,可应用于柔性电子设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281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550756.X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皮肤控制系统,包括排汗层,弹性加热层以及控制主机;排汗层包括带有微流道腔体的基体层以及为基体层定量提供生理盐水的蠕动泵,生理盐水进入基体层后通过微流道腔体排出;弹性加热层包括覆盖在排汗层上的弹性层与封装在所述弹性层内的加热电路,弹性层上具有贯穿所述弹性层上下表面的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与所述微流道腔体对应设置并连通;控制主机包括排汗控制单元与温度控制单元;排汗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蠕动泵的输出转速,来控制生理盐水的排出量;温度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加热电路两端的电压,来控制加热的温度大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仿生皮肤控制系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模拟人体皮肤排汗与温度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