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5555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110227.6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浪花飞溅区锈层底部腐蚀电化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所述浪花飞溅区锈层底部腐蚀电化学测量装置包括密闭干燥器、电解池、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擦镜纸。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以测量被锈层覆盖下的金属电极在浪花飞溅区的腐蚀电化学行为,为在浪花飞溅区锈层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过程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92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09731.4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模拟海洋腐蚀环境条件下测定氢渗透电流的装置,所述装置由试样、铂丝、上部电解池帽和底部电解池帽组成,试样为钢制圆桶,铂丝的一端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试样的底端,另一端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试样的上部并引出导线。试样的内壁镀有镀镍层,试样的内部灌有NaOH的二次蒸馏水溶液。本发明装置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对各种模拟海洋环境条件下氢渗透电流进行测量,克服了现有电解池需根据不同的海洋环境进行设计和测量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465555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110227.6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浪花飞溅区锈层底部腐蚀电化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所述浪花飞溅区锈层底部腐蚀电化学测量装置包括密闭干燥器、电解池、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擦镜纸。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以测量被锈层覆盖下的金属电极在浪花飞溅区的腐蚀电化学行为,为在浪花飞溅区锈层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过程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0742256.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渗剂高温加热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渗锌的方法。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单一组分渗剂,将镁合金与碱式氯化锌粉末渗剂紧密接触,将扩渗体系置于加热炉中,在一定温度下使碱式氯化锌中的锌元素持续向镁合金表面扩渗,直至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富锌涂层。本发明采用单一组分碱式氯化锌作为粉末热扩渗剂在镁合金表面得到富锌涂层,用料简单,渗剂可循环使用,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742256.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渗剂高温加热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渗锌的方法。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单一组分渗剂,将镁合金与碱式氯化锌粉末渗剂紧密接触,将扩渗体系置于加热炉中,在一定温度下使碱式氯化锌中的锌元素持续向镁合金表面扩渗,直至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富锌涂层。本发明采用单一组分碱式氯化锌作为粉末热扩渗剂在镁合金表面得到富锌涂层,用料简单,渗剂可循环使用,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75542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305700.0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23C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渗剂及应用该扩渗剂的粉末热扩渗镁合金表面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镁合金材料填埋在扩渗剂中,得到覆盖有扩渗剂层的镁合金材料;2)然后将所述覆盖有扩渗剂层的镁合金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在大气气氛下,于300℃~500℃加热保温0.1h~120h,得到扩渗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3)再清洗所述扩渗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去除所述扩渗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表面的疏松氧化物,得到具有扩渗层的镁合金材料半成品;4)最后再将所述具有扩渗层的镁合金材料半成品重复1~10次步骤1)‑3),得到具有扩渗层的镁合金材料,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057554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305700.0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23C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渗剂及应用该扩渗剂的粉末热扩渗镁合金表面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镁合金材料填埋在扩渗剂中,得到覆盖有扩渗剂层的镁合金材料;2)然后将所述覆盖有扩渗剂层的镁合金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在大气气氛下,于300℃~500℃加热保温0.1h~120h,得到扩渗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3)再清洗所述扩渗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去除所述扩渗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表面的疏松氧化物,得到具有扩渗层的镁合金材料半成品;4)最后再将所述具有扩渗层的镁合金材料半成品重复1~10次步骤1)?3),得到具有扩渗层的镁合金材料,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57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810768025.4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23F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生阴极保护的复合膜光阳极,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热法制备Ni3S2/TiO2复合膜光阳极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包括:1)TiO2纳米管阵列膜前驱体的制备:采用阳极氧化法以钛箔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对电极,在工作电解液中以恒电压的形式氧化并煅烧处理后在钛箔基底上形成管径较一致、管壁薄厚均一的形貌规则整齐的TiO2纳米管列阵薄膜前驱体。2)Ni3S2/TiO2复合膜的制备:在硫源和镍源作用下对上述获得TiO2纳米管前驱体进行水热法处理,使Ni3S2负载TiO2纳米管上即得Ni3S2/TiO2复合膜光阳极。本发明所得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光生阴极保护效应,且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98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5512.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氢渗透监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作面为平面的海洋环境氢渗透监测传感器及监测方法,传感器包括渗氢发生单元、数据记录单元和仪器固定单元,工作试样呈单开口圆筒状,底部内表面镀镍,于开口处拧入螺柱和带孔螺丝堵头,外套带螺纹圆筒形成封闭空间,在封闭空间内注入电解液,并安装金属氧化物电极与辅助电极,通过三根不同信号引线将单开口圆筒状工作试样、金属氧化物电极和辅助电极分别与恒电位仪的工作电极端口、参比电极端口和辅助电极端口相连,进行数据记录。传感器通过仪器固定单元安装于研究环境中。本发明传感器的工作面为平面,且体积小,重量轻,容易安装,在海洋环境中可良好记录金属氢渗透行为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80918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588405.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23F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膜光阳极,尤其是涉及一种NH2‑MIL‑125/TiO2复合光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溶剂热法将NH2‑MIL‑125颗粒负载到TiO2薄膜上,由此得NH2‑MIL‑125/TiO2复合光阳极。由NH2‑MIL‑125复合后的TiO2光阳极不仅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利用率,还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在可见光照射下能使与之偶联的304不锈钢电位大大降至自腐蚀电位以下,表现出优越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有效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