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4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1123.8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式潮差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水池、固定安装机构、潮位控制模块以及实验试片,实验水池与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实验水池侧壁通过立杆固定有实验试片,实验水池底部通过固定安装机构安装有潮位控制模块,潮位控制模块一侧设置有空气管路,潮位控制模块至固定安装机构表面设置有连接管路,固定安装机构底部设置有三通管路,三通管路分别与连接管路、空气管路及排水管路连通,潮位控制模块及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上的电磁阀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潮差较大的海域的腐蚀状况,一键式模拟海洋环境中的全日潮或半日潮,以及加速潮涨潮的腐蚀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10664.0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海水旋转冲刷模拟装置,包括实验水池、海水旋流器、立柱、结构横梁、样品夹持装置及位移控制单元,实验水池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海水旋流器,海水旋流器通过动力电机驱动,位移控制单元包括左右位移控制单元和上下位移控制单元,左右位移控制单元设置在实验水池相对的两边,左右位移控制单元控制立柱左右移动,立柱上设置有上下位移控制单元,相对的立柱通过结构横梁连接,上下位移控制单元控制结构横梁上下移动,结构横梁下方安装有样品夹持装置,上下位移控制单元、左右位移控制单元及动力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可分阶段自动控制海水的流速及材料在海水中的深度,可同时挂多个不同种类的材料,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284383.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多巴胺敏化间距型二氧化钛复合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负载在钛基体表面上的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和浸涂在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膜表面上的聚多巴胺涂层;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光阳极有效拓宽了TiO2对入射光波长的吸收范围,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率,降低了金属的电极电位,提高了TiO2对阴极的保护作用,又不会出现过保护现象;作为一种非牺牲性阳极,不需要消耗电能,环境友好,可重复使用,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51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73788.0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核废液存储罐气液界面腐蚀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内部具有腔体,密封装置的顶部设有密封盖;腔体内设有气体发生器,密封盖上在气体发生器的正上方设有输液管;气体发生器的一侧设有电解池,电解池内设有核废液模拟液,密封盖上在电解池的上方设有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对电极和测量探头;本发明还给出了在上述测试装置上模拟核废液存储罐气液界面腐蚀的测试方法。本发明真实模拟了气液交界处核废液对存储罐内壁的腐蚀特性,通过改变密封装置内部气氛中的气相组分浓度,探索了该区域的腐蚀规律与腐蚀机制,气相组分浓度控制精确,测试装置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实验效率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84383.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多巴胺敏化间距型二氧化钛复合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负载在钛基体表面上的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和浸涂在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膜表面上的聚多巴胺涂层;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光阳极有效拓宽了TiO2对入射光波长的吸收范围,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率,降低了金属的电极电位,提高了TiO2对阴极的保护作用,又不会出现过保护现象;作为一种非牺牲性阳极,不需要消耗电能,环境友好,可重复使用,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41185.2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H2‑MIL‑101(Cr)/TiO2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生长在钛基体表面上的TiO2纳米管膜和水热法合成在TiO2纳米管膜表面上的NH2‑MIL‑101(Cr)纳米颗粒多孔膜。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NH2‑MIL‑101(Cr)纳米颗粒多孔膜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可以拓宽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利于光进行多次散射,提高了光吸收强度,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光转换效率高,腐蚀电位降低,抑制了金属阴极的腐蚀,阴极保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1173788.0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核废液存储罐气液界面腐蚀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内部具有腔体,密封装置的顶部设有密封盖;腔体内设有气体发生器,密封盖上在气体发生器的正上方设有输液管;气体发生器的一侧设有电解池,电解池内设有核废液模拟液,密封盖上在电解池的上方设有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对电极和测量探头;本发明还给出了在上述测试装置上模拟核废液存储罐气液界面腐蚀的测试方法。本发明真实模拟了气液交界处核废液对存储罐内壁的腐蚀特性,通过改变密封装置内部气氛中的气相组分浓度,探索了该区域的腐蚀规律与腐蚀机制,气相组分浓度控制精确,测试装置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实验效率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6955644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047006.4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式潮差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水池、固定安装机构、潮位控制模块以及实验试片,实验水池与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实验水池侧壁通过立杆固定有实验试片,实验水池底部通过固定安装机构安装有潮位控制模块,潮位控制模块一侧设置有空气管路,潮位控制模块至固定安装机构表面设置有连接管路,固定安装机构底部设置有三通管路,三通管路分别与连接管路、空气管路及排水管路连通,潮位控制模块及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上的电磁阀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模拟潮差较大的海域的腐蚀状况,一键式模拟海洋环境中的全日潮或半日潮,以及加速潮涨潮的腐蚀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0742256.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渗剂高温加热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渗锌的方法。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单一组分渗剂,将镁合金与碱式氯化锌粉末渗剂紧密接触,将扩渗体系置于加热炉中,在一定温度下使碱式氯化锌中的锌元素持续向镁合金表面扩渗,直至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富锌涂层。本发明采用单一组分碱式氯化锌作为粉末热扩渗剂在镁合金表面得到富锌涂层,用料简单,渗剂可循环使用,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742256.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渗剂高温加热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渗锌的方法。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单一组分渗剂,将镁合金与碱式氯化锌粉末渗剂紧密接触,将扩渗体系置于加热炉中,在一定温度下使碱式氯化锌中的锌元素持续向镁合金表面扩渗,直至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富锌涂层。本发明采用单一组分碱式氯化锌作为粉末热扩渗剂在镁合金表面得到富锌涂层,用料简单,渗剂可循环使用,安全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