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2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141185.2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H2‑MIL‑101(Cr)/TiO2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生长在钛基体表面上的TiO2纳米管膜和水热法合成在TiO2纳米管膜表面上的NH2‑MIL‑101(Cr)纳米颗粒多孔膜。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NH2‑MIL‑101(Cr)纳米颗粒多孔膜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可以拓宽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利于光进行多次散射,提高了光吸收强度,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光转换效率高,腐蚀电位降低,抑制了金属阴极的腐蚀,阴极保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284383.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多巴胺敏化间距型二氧化钛复合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负载在钛基体表面上的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和浸涂在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膜表面上的聚多巴胺涂层;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光阳极有效拓宽了TiO2对入射光波长的吸收范围,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率,降低了金属的电极电位,提高了TiO2对阴极的保护作用,又不会出现过保护现象;作为一种非牺牲性阳极,不需要消耗电能,环境友好,可重复使用,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84383.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多巴胺敏化间距型二氧化钛复合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负载在钛基体表面上的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和浸涂在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膜表面上的聚多巴胺涂层;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光阳极有效拓宽了TiO2对入射光波长的吸收范围,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率,降低了金属的电极电位,提高了TiO2对阴极的保护作用,又不会出现过保护现象;作为一种非牺牲性阳极,不需要消耗电能,环境友好,可重复使用,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41185.2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H2‑MIL‑101(Cr)/TiO2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生长在钛基体表面上的TiO2纳米管膜和水热法合成在TiO2纳米管膜表面上的NH2‑MIL‑101(Cr)纳米颗粒多孔膜。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NH2‑MIL‑101(Cr)纳米颗粒多孔膜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可以拓宽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利于光进行多次散射,提高了光吸收强度,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光转换效率高,腐蚀电位降低,抑制了金属阴极的腐蚀,阴极保护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59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818228.0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斜相钒酸镧作为模拟酶在测定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应用。本发明的单斜相钒酸镧为立方体结构,单斜相钒酸镧的粒径大小为400‑500nm,单斜相钒酸镧作为模拟酶直接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单斜相钒酸镧作为模拟酶间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本发明的单斜相钒酸镧为立方体结构,高度结晶,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高,具有良好的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作为模拟酶用于测定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浓度,能够对过氧化氢进行快速检测,还为葡萄糖检测提供了一种间接、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这种检测方法选择性好、抗干扰性强、测量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已成功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在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18228.0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斜相钒酸镧作为模拟酶在测定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应用。本发明的单斜相钒酸镧为立方体结构,单斜相钒酸镧的粒径大小为400‑500nm,单斜相钒酸镧作为模拟酶直接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单斜相钒酸镧作为模拟酶间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本发明的单斜相钒酸镧为立方体结构,高度结晶,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高,具有良好的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作为模拟酶用于测定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浓度,能够对过氧化氢进行快速检测,还为葡萄糖检测提供了一种间接、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这种检测方法选择性好、抗干扰性强、测量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已成功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在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3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18234.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氧化三钴纳米笼作为双重模拟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笼既是过氧化物模拟酶又是氧化物模拟酶,四氧化三钴纳米笼既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又具有氧化物酶的活性,四氧化三钴纳米笼用于测定过氧化氢、抗坏血酸和酸性磷酸酶的浓度。本发明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笼是一种过氧化物模拟酶和氧化物模拟酶的双重模拟酶,用在生物传感器中,不仅实现了对过氧化氢浓度的快速检测,而且实现了对抗坏血酸浓度的快速检测,还实现了对酸性磷酸酶浓度的间接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应用广泛;四氧化三钴纳米笼为中空笼状结构,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有效增大了与底物的接触反应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34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818234.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氧化三钴纳米笼作为双重模拟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笼既是过氧化物模拟酶又是氧化物模拟酶,四氧化三钴纳米笼既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又具有氧化物酶的活性,四氧化三钴纳米笼用于测定过氧化氢、抗坏血酸和酸性磷酸酶的浓度。本发明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笼是一种过氧化物模拟酶和氧化物模拟酶的双重模拟酶,用在生物传感器中,不仅实现了对过氧化氢浓度的快速检测,而且实现了对抗坏血酸浓度的快速检测,还实现了对酸性磷酸酶浓度的间接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应用广泛;四氧化三钴纳米笼为中空笼状结构,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有效增大了与底物的接触反应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1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021123.8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式潮差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水池、固定安装机构、潮位控制模块以及实验试片,实验水池与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及排水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实验水池侧壁通过立杆固定有实验试片,实验水池底部通过固定安装机构安装有潮位控制模块,潮位控制模块一侧设置有空气管路,潮位控制模块至固定安装机构表面设置有连接管路,固定安装机构底部设置有三通管路,三通管路分别与连接管路、空气管路及排水管路连通,潮位控制模块及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上的电磁阀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潮差较大的海域的腐蚀状况,一键式模拟海洋环境中的全日潮或半日潮,以及加速潮涨潮的腐蚀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0742256.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渗剂高温加热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渗锌的方法。利用碱式氯化锌粉末作为单一组分渗剂,将镁合金与碱式氯化锌粉末渗剂紧密接触,将扩渗体系置于加热炉中,在一定温度下使碱式氯化锌中的锌元素持续向镁合金表面扩渗,直至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富锌涂层。本发明采用单一组分碱式氯化锌作为粉末热扩渗剂在镁合金表面得到富锌涂层,用料简单,渗剂可循环使用,安全环保。
-
-
-
-
-
-
-
-
-